珠宝行业不能拼价格 赚钱老板都是这么玩的!

2016-05-16

珠宝是高价值产品,一次能用十几年,还可以传承下一代。而不是你卖3500,我卖3400,他卖3200,一味拼价格,拼到最后赚的是卖白菜的钱,最后大家都玩完!不拼价格,那我们拼什么,赚钱的老板是怎么玩的?

 ►为大家讲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珠宝商老板,将店开在旅游景区,但他的珠宝生意一直不好,很难卖出去。当他为此事心烦意乱时候,决定出去旅行,于是给店员留了一张纸条。写上:全部折价1/2销售。

过了一段时间,他旅游回来后,惊呆了,店的里珠宝几乎销售一空。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是打半价卖出去的,而是比以前的2倍的价格卖出!

原来,他写的纸条太潦草,店员把1/2看成2倍销售了。2倍的价格反而卖得更好。这是为什么呢?

1
“原价与折扣价的秘密”

你是否经常看到“门面到期,全场1-5折”等折扣促销的信息?然后你再听音他们的喇叭里喊着:全场特价1-5折!然后双腿就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怎么着也要带上一两件回去,同时还会告诉身边的朋友,那边一家门面在打折,卖得很便宜呢。

你被营销了。在这里,我要为你揭开原价与折扣价的秘密!

当客户看到原价1888元的衣服时,会觉得这个产品好贵。当客户再听说这件衣服由于门面转让,清仓打折,只需2折时,算了一下,只需要378元左右。此时客户内心开始冲动了。因为客户认为,他花了378元的价格,买到了价值1888元的衣服。

2
“原价代表产品价值”

当客户大脑中第一时间听到一个商品的价格(1888元)时,在潜意识中接纳了商品的价格。只有他真心去购买时,才会去分辨它是否值这个价。所以商家在不停地宣传原价,抬高原价,都是为了在客户心中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产品值这个原价(1888元),也就是为商品标上价值。

3
“折扣价代表真实销售价格”

原本商家就只想把这件衣服卖378元,如果直接卖378元,客户认知中这件商品就只值378元,当他要购买的时候,还要砍砍价才行。

通过用原价1888元,变成折扣价378元,此时客户的消费动力非常强。客户内心消费的动力就是:价值(原价)远大于价格。也就是说,客户感觉到产品超值的时候,他们的消费动力最强。

“使用【原价与现价】策略的细节重点”

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原价与折扣价使用的重点。在看到这段话后,千万不要着急着回去就修改原价,然后打上折扣价。应当注意:

1、折扣产品不能是大家都熟知价格的产品
比如:你不能把一瓶康师傅矿泉水,标价10元,然后打1折卖掉。要运用“原价与折扣价”这个策略,最好是竞争对手那里没有这个品类,客户对产品价格并不熟悉。

2、要为产品打折给出合理的解释
产品不能突然间打折,你不能不给任何理由的就“天上掉下林妹妹”。服装店经常用的两个合理的解释是:门面到期,清仓打折,或产品换季,清仓打折。

当然,理由可以是:10周年店庆打折。创意一点也可以是:老爸70大寿祝福打折,老婆生日打折。总之,要给客户一个相信产品是真诚打折的理由。

再看一个例子:

当客户准备去报名学习英语培训的时候,打电话给第一家机构,他给客户报了一个价:1980元;

当客户打电话给第二家机构的时候,他给了客户3个价格,分别是:1280元,2280元,3980元;

当客户打电话给第三家机构的时候,他给了客户4个价格,分别是:1280元,2580元,5980,9980元。

请注意上面的3家英语培训机构的价格,当客户打完3家电话的时候,客户会想,第一家可能是屌丝机构,只做低端的,这不能去啊,担心在那里也学不会什么,至少老师肯定不是最好的。

于是客户锁定了后面两家。此时客户内心消费倾向于“2280-2580元”这个价格,他们只差300元,对吗?于是客户开始分析两家机构,资料显示都差不多。但是客户发现第3家最贵有9980元的。9980元,这个数字开始在客户心里发酵【人家肯定有实力才敢收9980元。没有金刚钻,敢收这个钱?】于是在客户心里会认为第3家比第2家要强一些。

那么,价格体系在营销中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就三句话。

1、“第一句话:高价代表价值”
客户在前期阶段无法对商品各个参数做逐一地了解,于是,价格成为评估产品价值与商家档次的第一要素。很多公司标榜自己是某某市最高端的英语培训,最高端的时装会所,引领行业标准。只因为,他们家有一款产品是这个城市最贵的。
当然,产品不能贵得太离谱,必须切合目标对象的心理判断。看到这里,赶紧修改你的产品价格体系吧!

2、“第二句话:中间价赚取利润”
中间的产品价格是利润的来源区。客户大部分的选择都来源于这里。为什么呢?因为客户不喜欢廉价的感觉,也不喜欢上当受骗。既然客户不确定商品的价值多少,那么客户就会避开过高或过低的价格,选择中间价格产品。

再看一个例子:
经营好珠宝店定价策略

1、新产品定价策略
对于新产品,企业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定价策略:

撇脂定价策略:
企业以大大高于成本价格推出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追求最大利润。其优点是可短期内回收资金,降低风险,树立了产品形象,提高了档次,为以后的主动降价留下回旋的空间其缺点是商品价格过高,易引起反感,过大的降价空间也易使消费者对产品价值产生怀疑,这样将不利于产品的推广。通常,产品技术复杂,不易被仿制,适用于此法。

渗透定价法:
与上法相反,企业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推出产品,目标是强占市场。其优点是可尽快打开市场,易被消费者接受,阻止竞争者进入,扩大市场占有率其缺点是利润率低,投资回收长,以后降价空间小,提价又易招致反感。一般是产品技术不太复杂,易引起仿制,或市场上已有类似替代品时,采用此法。


2. 心理定价策略
消费者心理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企业为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而采用的心理定价策略有以下几种:

声望定价策略:
定以高价,“好货不便宜”等消费心理所致。例如:古董玉器的消费者,通常对真品有这种心理。

非整数定价策略:
宁可9.8元,也不可10元,满足人们求廉的需要。同样,宁可定11.23元,也不定11元,让人感觉定价认真,而非信口开河。

整数定价法:
对高档首饰、礼品,常常采用此法,以免找零,例如钻石饰品的定价。

招徕定价法:
企业以推出廉价品招徕顾客。常在周末、假日等时间采用此法,例如,一些商场周日商品打很低的折扣,或者买一百送一百购物卷等方式,这些属于应被禁止的做法

配套定价法:
以不同价格销售产品的整件和配件。例如:整件亏损,零部件祢补。在珠宝销售中,部分宝石镶金饰品可以使用此法,比如,红宝石项链,金的价格低于市价,但通过宝石的价格祢补,因为宝石的定价标准人们通常不熟悉。

一口价:
面对市场日益流行的价格战,商家的利润率急剧下降,为了扭转局势和处于竞有利位置,一些商家采用的针对打折相反的一口价策略,即按货品已标注好的价格售卖,不打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