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支招|突破传统 跨界合作——哈尔滨市恒缘金业直营部经理廉宇

2017-02-22


本刊记者 刘冬


要说2016年什么最火,当属“跨界”最吸引眼球。各电视台相继推出的《跨界喜剧王》、《跨界歌王》等节目就受到众多观众的关注和追捧。“跨界”作为现下潮流圈最常见的字眼,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



在珠宝圈就有这么一位追逐潮流的店长,她就是哈尔滨市恒缘金业直营部经理廉宇。“珠宝店的顾客进店频率比较低,怎么通过跨界把顾客的进店频率增加,这是未来珠宝店应该去考虑的,只有增加顾客的进店频率,才能增加顾客黏性,促进销售,就像货品销售一样,只有增加顾客的试戴率才能提升成交率,如果顾客连试戴都不愿意,如何去促成成交。”廉宇对未来珠宝店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想法。


四大要素影响店铺业绩


廉宇从事珠宝行业已经有十几年经验,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在她看来,从南到北的珠宝店,它们的差异化非常大,而一个店铺的业绩主要受人员、货品、场景和模式四大要素影响。


一、货品调整。


如果要在一个新的地区开店,首先要做市场走访,了解竞争对手情况,根据竞争对手货品情况进行自身货品的调整。其次,要在销售过程中调节货品结构,要清楚哪些货品在当地是适销品。廉宇讲到,她在福州工作的时候了解到,福州人结婚,亲朋好友都要送一钱(3.2克)左右的黄金,而且要是花款的,像百合花、玫瑰花等这样的款式,但这些款式在其它地区基本很少人戴,而在福州,这种款式需求却非常大。于是根据当地的购买习惯,她向公司申请把全国所有这样款式的黄金饰品都调到福州的店。“在结婚旺季的时候,这种款式的货品需求量非常大。”


二、人员管理。


人员要根据当地人员的风俗和生活习惯进行管理,每个地区人的性格是不同的,要利用自己的阅历去影响、带动员工信任自己。廉宇初到海南的时候,海南本地的员工对她很是排斥,管理工作很难开展,但她没放弃。“想要管理好这些员工,首先要让自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用自己的阅历和眼界与她们去沟通,让员工觉得我不仅可以帮他们做销售,帮他们赚钱,而且还是一个生活的导师,让员工觉得我是可以信任的。建立信任之后,管理起来就容易许多,至少让员工去做什么,他们是心甘情愿的。”廉宇举例道。


三、场景营造。


场的要根据不同的氛围去营造。廉宇说她当时在海南的时候,东北人到海南的旅游的人比较多,而店里只有她一个东北人,所以顾客觉得在异地能够碰到老乡是非常有缘的,自然而然这些顾客就非常信任她,愿意找她买珠宝。在这样的环境下,廉宇在海南的门店专门营造了一个东北场景,利用老乡之间的情感去销售。曾经一位到海南买房子的东北顾客,闲逛时到了廉宇的店里,由于是老乡的缘故,聊得非常投机,彼此感觉非常亲近,于是便在店里买了一条碧玺吊坠和一枚戒指,价格在十万左右。


四、模式选择。


货品、人员和场景都准备好了之后,就是销售模式的选择。廉宇介绍道:“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珠宝市场,需要跨界合作。现在,有的珠宝会在花店里面去销售,求婚的模式也进入到一些品牌当中,除了传统的经营模式,更多的要增加新的经营模式,加入情感元素,增加货品的含金量。很多东西不是赚货品的钱,而是情感的钱,要用情感提升自己货品的价值。而传统珠宝销售模式就是价格战,它伤害的是行业利益,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利三方原则


如今的珠宝行业,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不能只是单打独斗,要借力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廉宇指出的利三方原则,就是利公司、利对方、利员工。员工在一个项目中起主要作用,因为员工要去推动项目的完成,所以员工要有一定的利益在里面。利自己的公司,利合作方也是这个道理。“相信在未来,所有的合作跨界都要遵从利三方原则。当然如果只是老板之间在决策,员工不推动,不执行,是不可行的。所以要给员工一些利益,让他们去推动事情的发展,这样项目才能做起来,经营才能够得到提升。”


廉宇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形化,是没有标准的,虽然条条框框的规范化模式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人毕竟不是机器,人的思维是变化的,甚至是跳跃的。所以,在未来,跨界合作是必然的,只有相互之间借力发展,才能取得行业利益的最大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