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支招|河南信阳平桥老凤祥店长周梅:从幕后走到前台一样做好销售

2018-04-16

本刊记者/魏翔琪

每个公司的改革时期都会有很多员工进行岗位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便会有一些员工从“二线”走向“一线”。信阳老凤祥平桥店店长周梅,从幕后走到前台,不仅是工作内容的改变,更是心态的改变,肩上责任的改变。她开始做销售的时候业绩并不是很理想,总是想通过各种努力去完成自己的销售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这样的经历成为了她记忆中最有成就感的一次经历。


案例分享
 为了销售去“下乡”

那一次,我们的销售任务下来后,发现进店的顾客很少,始终无法把业绩做上去,于是我便想拿一些我们的商品去下面的镇上做销售,也刚好有一个亲戚朋友在那边的镇子上卖货,于是我便与他们一起过去了。

下车后,我把所有的产品、道具摆放在桌子上,这其中包括绳子、剪刀、转运珠等物品。当时会有一些顾客不认识我们的品牌,都说没有听过有金鑫珠宝这个品牌。当时,我先给顾客看我们的售货小票,告诉顾客我们的店面地址,让顾客知道我们是对他负责任的。还要与顾客强调我们的售后服务,这点一定要体现到,并把自己的名片发给顾客,让顾客知道购买后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保持联系。

很多顾客会问“我怎么信任你的商品呢?”、“你说你卖的是真的就是真的吗?”。这个时候我会回答:“您看看,每一件商品上面都打有我们的LOGO,您尽可放心的购买。并且,您看您在这买,也是我们亲自上门服务的,对吧!您经常来买东西,也不用您花钱坐车去市内了,您在这买了是最实惠的。”往往这样的交流过后,顾客会打消一些质疑的念头,当时成交了几百块钱。

这次销售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走出去”,我非常有成就感。回来后,我把这些亲身经历分享到我身边的同事之间,后来他们也采取了我这种方式去开拓市场。虽然没有去下乡,但是他们也拿着产品走到了亲朋好友中去。多多少少也是有一点点的业绩的,这些也都是我们利用下班时间去做的事情。


改变心态,争口气

周梅每每回想自己从二线转向一线工作开始的那段日子,总会给自己一句打气的话:不管做哪个行业,二线也好、一线也罢,要想做好,就做到最好。在不断的鼓励中,她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让自己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上去。

周梅讲:“刚从二线到一线的时候,我心里落差非常大,面临的顾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顾客,对我如何的挑剔,作为员工来说,我不能挑顾客只能接受,这点我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之前在二线工作没有感觉到销售这么辛苦、这么累,为了销售业绩,不管是十块钱、二十块钱对于我来说都是挑战。大单也好,小单也好,我是永不放弃的,这样才能积少成多。”

周梅很清楚作为销售人员首先用业绩说话,没有业绩什么东西都白谈,所以她更清楚坚持的重要性,顾客的重要性,她更加注重接待每一位顾客,从问候开始的售前、服务的售中以及维护的售后,每一个环节都是这样的小心谨慎,这也是在为自己争口气。周梅说:“我要坚定我自己能做到最好,一定要做得到,我不能让别人说‘周梅,你这个人之前是干什么的,现在干什么的’。所以,我坚定的心态就是要将自己发挥到极致。”

的确,很多的闲言碎语都是从“质疑声”中产生的,每句话中虽不带利刃,却能伤到听者的自尊心。周梅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所有人看,她可以做好销售。

二线工作面对的“顾客”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而一线工作面对的顾客每一个都是全新而又陌生的。然而,最难的却是面对业绩的压力时,要自己寻求办法去拓展客户、维护客户来完成业绩,很多销售“老油条”都不会去想做的事情,周梅却愿意付出更多的心思去想、去做,为的就是那一口志气。所以,当你面对销售业绩下滑时,你是不是真的已经想尽办法,还是依靠经验“坐吃山空”。与周梅的沟通中,她的微笑从未离开过嘴角,笑声也总是那般亲切。这最具有“成就感”的销售案例,让她在采访的过程中斗志昂扬,感受到她强大的能量。所以,销售业绩做不上去的时候,不是你的头脑没有别人聪明,而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去努力,做了一个“口是心非”的人。

供稿请联系

 中国黄金报记者 刘冬

微信号/手机号:13253468999

目前26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