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故事”的橱窗

2016-12-16


   文 / 张微



日前,在上海时装周的主题演讲板块,有一个关于“2017ˉ2018春夏流行趋势”的讲座。其核心主题是说,在未来,季节、年龄和性别将不再对时尚产生重要影响,终极决定因素将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一个板块讲到:到2017年,你只有5秒钟的时间去完成对消费群的吸引。而在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显示,人类平均注意力时间是8.25秒,但到了2017年,就缩减至5秒。所以,靠什么特点和优势在最初的5秒钟来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以及抓住未来5至10年最大的消费群体,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结合橱窗的特性,这一趋势的变化毫无疑问提高了橱窗对客户吸引力的要求,从最初的10秒吸引,到未来的5秒吸引,每一秒都对进客率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零售终端中,橱窗扮演着“灵魂和眼睛”的角色,橱窗的好坏几乎等同于品牌的生命力。一个合格的橱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吸引路人目光的停留,从而提高商品被消费的几率。而随着消费群体的要求越来越高,橱窗的基本功能已经无法继续停留在基础阶段,一个优秀的橱窗应该具备给顾客留下深刻记忆的能力,从而提升顾客回头率。正如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早餐》电影中凝视珠宝橱窗的那一幕,它就像是产品面向消费者的一面镜子,呈现出最美的姿态,同时也照出了消费者的内心需求。


据统计,人们对一种事物的了解,80%靠视觉。橱窗陈列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顾客的视觉神经,而有故事、有主题的橱窗陈列则更容易讨好消费者。香奈儿2016年秋季的麦穗橱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主题式橱窗陈列。而主要元素“麦穗”其实与香奈儿本人以及品牌文化的传承有着很深的渊源。


在嘉柏丽尔·香奈儿的童年记忆中,麦穗就是喜悦与快乐的象征。她的生日——8月19日,也恰逢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每年在夏末举行的丰收庆典,意寓着丰足的收获与满盈的粮仓,也象征着硕果累累与年谷顺成。而香奈儿的父亲视麦穗为美满与健康的象征。在孩提时代,她时常听到父亲将之唤作“我的好麦穗”,这份呼唤始终萦绕在她心头,伴随一生,麦穗也幻化成她的幸运符,常伴左右。在香奈儿位于康朋街的私人寓所、丽兹酒店的套房以及著名的La Pausa法式别墅中,随处可见麦穗的身影,或采撷于田间,或点缀在木制或青铜的艺术品中,亦或出现在挚友达利的画作里。


基于这一历史传承,在香奈儿最新一季的珠宝系列里,就以麦穗这一经典元素,创作了主题系列橱窗。金色麦田和麦穗充满了整个橱窗,同时也与珠宝作品遥相呼应。同时,在全新系列珠宝发布期间,香奈儿还资助了由巴黎著名街头艺术家加德·维尔(Gad Weil)于芳登广场上创作的“Blés Vendôme”装置艺术展。该装置艺术展由金色麦穗、木材、沙地组成,是由上百名学生、技师、农民等各界人士共同完成的杰作,旨在向麦穗这一象征着永恒新生的标志致敬。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高级珠宝品牌为推出的新品所做的一套完整的视觉营销。从历史传承,到品牌定位,再到与之相匹配的橱窗设计,每一个环节无不彰显着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中,视觉营销已不再单纯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橱窗设计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


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视觉体验,视觉营销通过视觉达到产品营销或品牌推广的目的。现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品牌争取客源手法雷同,打折、促销已经不能够吸引新生代的主力消费人群。那么在视觉时代,何不通过视觉冲击和有内涵的橱窗展示来吸引顾客的兴趣,从而达到刺激消费,推广品牌的目的?


中国珠宝的商业橱窗不再只是简单的堆货可以解决问题的,企业一方面要学会紧扣产品主题、公司品牌定位、以及产品的特质差异性进行橱窗设计,此外还要懂得营造话题,在不同的节日和情景下给消费者讲故事,增添橱窗的趣味性和主题性。


由此可见,对消费者而言,简单的橱窗只有信息,而高明的橱窗则会升华到话题高度。有深度的橱窗背后必然有着好的“故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