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西伦:用心创作,产品才有韵味

2019-11-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设计者,要关注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扬,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是发展的必然。


“非遗”传承迎来良好氛围


近年来,国家确立了全面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基本形势和社会发展大趋势,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氛围。工艺美术界的各行各业都在做着积极的努力,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创造了好的条件。关注文化的人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在学习前,需要对此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除却盲目性,之后才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多年以来收藏热以及电视的各类“鉴宝”节目让老百姓对“淘宝鉴定”这个概念有了很深的感触,都认为“鉴宝”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同理,学习古代文化“鉴别精华与否”也是十分重要。


现存诸多的古代作品十分庞杂,它们的品质属性不同。从其基本属性可分为:文物性、工艺性和艺术性。三种品质特质在每一件作品中的占比不同,因此需要事先鉴别、区分。鉴别的目的是要找出适合学习研究的作品。对于经典作品,花更多时间深入研究是十分值得的,而不是经典的可以一代而过。经典作品内涵十分丰富,值得投入更大精力去研究得出规律性、逻辑性、哲理性的东西。这些是精髓,应该予以特别重视。


“工艺美术”,要把工艺性放在前面,这是前提。作为传统工艺的“花丝镶嵌”,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不错的黄金饰品出现。到了唐代,金饰品的制作更是精彩,真正能够贴近现在“花丝镶嵌”这个概念。到了明朝,做工和精巧程度可以让观者赞叹,不少都是经典之作,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到了清代,花丝镶嵌工艺就发展得更好、更讲究,工艺制作以及造型的成熟度更高,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刚进厂的时候,还有解放前就从事这个行业的老艺人。老艺人手里的工夫十分精湛,工具在他们的手里简直不像工具,如同手一样:兰继业老艺人錾刻以錾刀代笔,一刀一刀如绘画。王再山老艺人实镶的锉工了得,锉刀就如粘在器物上一样,往复的旋转运动犹如机械一般,这一切无疑都是长年苦练的结果。现在不同了,工人不会这样去学,去这样做,我们的制作条件比原来好多了,我们继承的就是老艺人们的扎实与坚韧工作的精神。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是必然的,现代工艺既要继承老艺人扎实和坚韧的工作精神,也要跟随时代。现在寻求的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创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使我们有了更加科学的思维。


用心设计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工艺品


关于设计开发,会有不少这样的情形:一个简单饰品的设计会附文字说明,文字详细地解释其设计造型的象征和涵义,用很多的说明文字解释一个视觉形象。而消费者在没有决定购买产品前是不会看这些说明文字。产品和消费者的唯一对接就是视觉感受,第一感觉很重要,这能给继续消费行为带来可能性,大多数消费行为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人为给视觉形象以特殊含义,消费者感觉不到。


视觉传达的基本特征是一种感觉和意会,让受众感到轻松和愉悦。设计师的使命就是通过这种可视的形与色的组合让消费者体会到预期的消费愉悦,这是好产品的效果,它需要设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多方面修养。


科技进步为制作提供了更多制造手段,这要求设计者制造者更明心性,对社会,对广大消费者身心负起责任。市场上可见的饰品不少,但真正深入人心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或是有制作少设计,或是无制作也无设计。而有设计但是不经心的设计,最多只是组合的设计手法。这已经形成了市场上很常见的一种模式,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很难让人找到眼前一亮的产品。


设计是一件不易的工作,专业素质是基本前提,其次要头脑灵活,视觉感受灵敏,再是要有丰富的联想,通过各种视觉可以体会其背后的审美心理,对于诸多造型元素的搭配结合来实现预期的视觉心理效果。这样的作品才算是入了心,如此才能打动人,多数价格高昂的作品是在这种特质上下了很大功夫的。


用心去设计,用心去做的作品,消费者可以感受到。尽管他们不是专业人士,依然可以体会到这个审美结果。所以将设计深入到心,是设计创作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不是短时间可以达到的,而是已经具备了对作品内涵的绝对的控制能力,没有多年的努力及综合修养是不可能达到的。


优秀设计师的修养是多方面的,看必然可至别人看不到的,或者是别人熟视无睹的,把这两个维度做到位之后所形成的作品必然会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喜欢收藏的多接触这类作品,艺术鉴赏能力肯定会提高很快!


用一个领域的语言来描述另一个领域的事,这种做法越来越多,原因在于论述者从该领域中很难再找到合适的词语,在表达上更能说明问题,反倒不如用借用语更加诙谐生动。


“味道”这个词被借用到设计中,用以表现造型风格的纯粹。工艺与造型的有机结合,求得传达一种纯粹的美,不同味道的作品,体现着不同的美,作为设计师,要努力创造这种不同味道的美,以此来丰富我们的市场,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上的不同追求。


作为花丝饰品,以层叠有致,精巧入微为特色,已经开始广泛地运用到了金银饰品中,使它们同样焕发出了一种精致,创作探索的发挥的空间依然广阔。与此同时,随着大众对花丝镶嵌工艺认知度的提高,从侧面对这种工艺品的创新必然是一个有力的促进,越来越多不同特色,不同味道的好作品必将会不断涌现,这是对这种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的最好回馈。


(本文系崔西伦在新拐点·新机遇—2019黄金新趋势(长春)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