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人生:法国华人首饰 行业的两枝女人花

2016-06-16
专栏·巴黎在线

鲁佳

法华传媒俱乐部主席

法国华人协会众多,有的以地域划分,有的以行业划分,有的以姓氏划分,但以性别为纽带的知名协会仅此一家,即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而该协会的第一、二届会长邱爱华和第三届会长钱美蓉,都是首饰批发行业的翘楚。


邱爱华曾就读于中国浙江师范大学,1978年来到法国是为了践一个约。当时中国刚刚恢复高考,能念大学是难得的机会。但邱爱华的爱人麻长生早前到法国打拼,行前与她约定在法国会合。于是,签证一办下来,她就飞赴巴黎。她说这是一种承诺,“我答应过来找他,我就来了。”

邱爱华选择的人没有辜负这份承诺。之后的岁月里,他们一起吃了很多苦。邱爱华是中文系高才生,初到法国面对法文,几乎目不识丁。那时,她经营皮革工厂,白天一件皮具一个苏地赚血汗钱,晚上收了工就去念夜校,从看图识字学起。不久,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生活负担更重了。一个本属象牙塔里的少女,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骤变,走得十分踉跄,唯一的安慰是爱人在旁,吃再多苦也甘之如饴,就这样,“两个人抱着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邱爱华说。

从皮革行业转身步入首饰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跨步。1983年,邱爱华遇到一个从事首饰批发的契机,但此前巴黎乃至全法国几乎没有华人投身这一领域。第一个吃螃蟹,需要很大的勇气。当时,邱爱华犹豫了又犹豫,爱人麻长生也在旁鼓励她,“反正咱们的皮革工厂还开着,你尽管去试试吧!”

这一步走出来,就为旅法华人首饰批发业走出了一条路。邱爱华在巴黎开起第一家属于浙商的首饰批发店,每年在中法两地奔波,跑进出口贸易,把法国的审美理念带回国内,更牵线小商品云集的义乌走出国门,带动巴黎近郊华人批发商圈欧拜赫维利耶与义乌结成友好城市,义乌当地行家都知道这位“首饰界的老前辈”。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十载转眼即逝,邱爱华见证了华人首饰批发这一行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繁荣的历史。而今回首,邱爱华说,其实从事首饰批发生意,更多是因为喜欢,一个人必须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愉悦满足。职场也好,家庭也好,选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的,没有遗憾,不会后悔,这就是美丽人生。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从事首饰和时尚行业的女人,更离不开美丽一词。邱爱华不仅在选购和入货时审美眼光犀利,更将美丽上升为一种生活常态,并推而广之。亮相各种场合,她永远仪容整洁,身披亮丽丝绸,芬芳香水沁人,笑容温暖明媚。

2008年2月24日,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在巴黎十六区的海豚酒店举办成立庆典,当时身为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副会长的邱爱华,以全票被选为首届会长。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的成员包括餐馆、批发、红酒、文化、旅游、首饰等各行业的巾帼精英,邱爱华安排姐妹们不定期地聆听讲座,学习女性妆容礼仪,让大家活得更有魅力、更具风采、更受赞赏,以一种高雅漂亮的姿态生活在法国。邱爱华说,女人要活得漂亮,这种漂亮不仅是外表,更体现在温柔敦厚、庄敬自强。

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成立后不到三个月,邱爱华又被选为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主席。2010年,邱爱华蝉联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第二届会长。任职的四年间,邱爱华不仅为自己的首饰生意奔波,更为公益事业忙个不停。她组织会员在云南建立一所希望小学、为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捐献学习用具、为台湾风灾募款、护卫奥运火炬巴黎传递、经济危机时举办创业交流会……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已经不是一个娜拉的时代。娜拉出走后或许走投无路,但现在中国女人有了独立的生存能力,并且可以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之上热心慈善,力所能及地扶危济困,关怀世界。这种人格的自我完善,才是大美。


2012年,邱爱华将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的会印交予创会元老之一钱美蓉。钱美蓉亦是亮丽杰出的女性,在侨界、在商场、在艺术领域,甚至在政治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她的舞台非常广阔,在华人箱包和首饰一行也是舞步翩迁。  

钱美蓉在瓯江之畔、鱼米之乡的温州市区长大,上世纪80年代来到法国,起步之初在工厂做工,存了一些钱又筹得一些资金,1986年在距巴黎200多公里的59省开起自己的第一家箱包店,1989年在89省开了第二家箱包店,1990年代初在78省开起第三家箱包店。进货时,钱美蓉结识欧拜赫维利耶批发圈的犹太商人朋友,动了到欧拜赫维利耶发展的念头。
那是1994年,欧拜赫维利耶尚不是今天华人商铺热火朝天的场面,那时还是犹太人的天下。钱美蓉凭着自己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劲头,在欧拜赫维利耶做起箱包批发进出口,在这片新天新地开疆破土。到后来,华人批发进出口行业从巴黎三区转移到十一区,又从十一区辗转到欧拜赫维利耶,眼见兴起,眼见衰落,眼见迁徙,而钱美蓉没有兜这么大的圈子,她在欧拜赫维利耶已一马当先稳坐楼台。

2007年,欧拜赫维利耶逐渐演变为欧洲最重要的进出口批发市场,华人华商纷纷进驻,钱美蓉却又有了新想法。她将自己在欧拜赫维利耶的偌大铺面分成五六份,经营权卖给别人,自己妥当收租,然后将生意撤回巴黎三区,在华商云集且长盛不衰的庙街开了一家首饰批发店,专做石头饰品。

当时,巴黎首饰批发店的发源地二区圣丹尼一带,店铺已经关了许多,十区和十一区的服装批发商也逐渐转战巴黎近郊欧拜赫维利耶,但只有庙街,堪称小巴黎华人批发行业的一方宝地,这里的首饰批发店不仅开着,而且产品保质保量。三区以庙街为轴心的华商首饰店,有的已经做成品牌并进驻巴黎春天等高级百货公司。钱美蓉从箱包领域进入首饰行业,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经营得颇具特色。

我们约在一家距离店铺不远、位于巴黎时尚地标玛黑区的精致蛋糕店进行采访。钱美蓉身穿米白色夏奈尔套装,佩戴着一串珍珠项链,整个人如同洒满和煦春光。她对笔者展示自家首饰店的饰品,有大受欧洲客人青睐的绿松石制品,有法国人最具情意结的蝴蝶造型吊坠等等。颜色上,则大胆启用娇艳的玫瑰红、复古的孔雀绿、幽雅的蓝、前卫的黑。法国人最喜穿简约的小黑裙,搭配这些别致抢眼的首饰,一件就足够出众。

但从事箱包和首饰一行的钱美蓉认为,女性的形象展示不仅是用什么箱包、戴什么珠宝,而是体现在一种精神上,渗透在一言一行里,展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所谓每个人都是一张名片,就旅居法国的华人女性而言,如果每人都做到自身仪容雅洁,彬彬有礼,内外兼修,那么华人女性的整体形象必然会提高。所以,她担任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的会长期间,经常在协会里安排健康讲座、知识讲座,让姐妹们培养才艺情趣,与时俱进。

在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卸任会长一职后,钱美蓉又担起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担子,经常组织大型文艺演出,带队到中国巡演。同时,作为法亚共和联盟的第一副主席兼妇女主任,她携手巴黎六区、八区的区长到中国考察,时而安排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等政治家与华人会晤,促使改善华人的生存环境,提高华人的话语权。

少女时代,钱美蓉就一直勤学不辍,读过机械设计,又读了财会文凭,大仲马、小仲马这些法国文学家的作品也是书不离手。她说,当年选择跟丈夫来法国,某种程度上是那时在她少女的心里对法兰西有份文学式的憧憬。到现在,她仍是每天看书看报看新闻,对一些事件有所感想就会写成短文与朋友分享。

如今,钱美蓉已将78省的箱包店出让,但59省和89省的两家箱包店需要打理,巴黎三区的首饰店更多交给孩子负责。她的孩子在法国接受教育,对生意有更多更新的想法,钱美蓉相信下一代一定会把生意做得更有质量,比父母辈出色得多。

钱美蓉回顾道,自己从温州到法国,白云苍狗,半生忙碌,过程中难免艰辛,但都算顺利渡过。现在更想把下一代培养好,给自己多一些时间遍览人生,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把失去的光阴补回来,一箪食一瓢饮,心之所安,即是幸福。

走在街上,在巴黎三区的华人商圈,首饰批发店鳞次栉比。钱美蓉感慨地说,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很喜欢巴黎,法国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精神还是深深地吸引着她。虽然现在有经济危机等压力,但这些都是暂时的,巴黎的美好则是永恒,希望大家都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并且用华人的勤劳智慧为大家生活的地方尽心尽力。

首饰,只是一个行业,和任何行业一样。而人生,还要广阔得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