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之美 ——日本当代首饰设计启示

2019-05-15

文化设计

 201905.15

  • 文/周凝瑞



周凝瑞,讲师,就职于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进行当代首饰设计及综合材料等研究。热爱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主要从事《宝玉石鉴赏》、《材料加工和成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发表论文《关于本科艺术高校开设现当代首饰专业可行性报告》于省级期刊《时代报告》,公开发表专著《当代首饰设计与制作研究》等。


2010年获得英国伯明翰珠宝学院硕士学位,其作品参加英国伯明翰“Table Manners”艺术设计展、英国伯明翰“MAKING TREASURE”艺术设计展、英国伯明翰“Brilliantly Birmingham”艺术设计展。


日本的当代艺术


在世界艺术史中,波普艺术似乎是个转折点,安迪·沃霍尔有意无意地拉近了人们与艺术的距离,艺术品不再只是被摆在艺术馆里供人观赏膜拜的物件,艺术家也不再远离市场、自娱自乐,这是个艺术大众化的时代。美国的当代艺术,如同它的经济一样引领着世界,同时也影响了日本艺术家。


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的流行使流行文化和艺术的界限渐渐模糊,流行文化与艺术相互感染和延伸,使艺术更加大众化。作为动漫王国的日本,在动漫产业的引导下,成为亚洲流行文化的输出大国,出现了一批把当代艺术和流行文化相融合的艺术家,他们的出现使日本当代艺术开始带有明显的流行性和显著的卡通化特征,也对全球的艺术界和时尚界产生了影响。


日本的当代设计发展

设计师手中的每一种材料都可以被用来制作出很美丽的首饰,即使它们很廉价……来自日本设计师Yoko Izawa的首饰作品,表达了含蓄、朦胧、神秘的美感。这位设计师生活和工作在伦敦,喜欢用织物和玻璃来制作首饰,Yoko Izawa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自然气息和清新的艺术美感。

Mariko Sumioka来自日本,在爱丁堡学习设计。她受到日本传统建筑特性的启发,将自然材料、明暗对比等运用到首饰设计当中去。在日本,人们尊敬和理解自然,并把自然当做自己的一个成员。对细节精益求精的Mariko,习惯运用重复的几何形状进行创作,作品都以过去的时光为主题,巧妙地运用材料,将其转变成为适合佩戴的当代首饰。



当代设计文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它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它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控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它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化的混合趋向。而日本的当代设计文化正好符合这三条特征。


日本有着跟其他各国都不相同的艺术文化脉络,从古至今,模仿是它所惯用的进步方式,模仿之后有选择性地再创造,构建了日本艺术史。日本处于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中间位置,既有东方文脉的血统,又带着西方文化的表象。日本的艺术家们生在这样独特的环境中,必定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两方面的影响:那些当代艺术品虽然形式前卫,但仍带有明显的日本传统文化印记。因此,要理解日本的当代艺术,必须由研究日本文化入手,了解日本人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进而去理解日本当代人的思想及其艺术创作,从而寻找日本当代首饰艺术产生的根源。


日本的木纹金属工艺


木纹金属工艺于17世纪起源于日本,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工艺最初被用于刀具的制造上,后因日本行会的兴起、武士阶层的消亡以及木纹金属操作的复杂性,导致了这种传统刀具手工工艺的衰落。但是,这项古老而神秘的金属装饰工艺在近代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重视,通过种种方法使其在现代西方国家金属装饰行业中大放异彩。木纹金属工艺在西方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工艺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可以被自由运用到首饰设计和加工的行业当中。


日本当代首饰文化对我国首饰的启示


探寻影响设计师创作的文化根源和思想根基,对日本当代艺术的矛盾性与流行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当代首饰设计的发展道路提供启示。在我国,当代首饰还处于发展阶段,也鲜有人真正为当代珠宝做好准备,大家都存在很多困惑。如果在我国艺术高校能开设当代首饰设计专业,不失为教育和帮助公众欣赏这种当代珠宝的“新”方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