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论析木玉(上篇)——我与析木玉的不解之缘

2017-09-12


资料整理 / 本刊记者 蒋子清


千璞滙析木玉作品:2016年天工奖·金奖·绿度母--作者:赵泽民


析木玉是中国最早被开发使用的玉料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八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但是由于储量稀少,且受限于开采水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析木玉几近绝迹。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析木玉才重新出现。析木玉玉质细腻温润,韧性极佳,十分适合雕刻。它独特的色彩也为人所称道。析木玉的色彩以绿色为基调,带着一抹暖色的黄,近似草木色,变化万千,但每一种都生动自然,给人丰富的审美感受。


对于一种玉石,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能将其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玉石雕刻大师。本期,让我们来看看在各位玉雕大师眼中的的析木玉是怎样的千姿百态。


千璞滙析木玉作品:山鬼

作者:吴德昇


吴德昇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61年7月出生于上海,14岁进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学习。1978年,从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业中学毕业,被选入上海玉石雕刻厂工作。1993年,成立吴德昇琢玉工作室。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升玉雕艺术工作室。作为玉雕界泰山北斗式人物,吴德昇以人物为主项,以立体雕为特色,人物造型夸张,故事情节浓郁,尤以人体的表现别具风格。


在吴德昇看来,玉雕最关键的要素是材料。他认为,材料首先就需要纯净、细腻、油润。每块材料都有残缺性,再加上每块材料的形状都不同。在设计的时候,就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所以要根据材料厚薄、颜色、瑕疵来决定它的设计。吴德昇表示,产自析木河的这种玉料的细度、油性非常漂亮,并不亚于白玉。在其创作女性、罗汉等题材的析木玉作品时,在自由发挥的创作过程中,他发现析木玉的颜色相当丰富,变化的跨度也很大,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创作。不管是霸气外露的帝王色,还是似春芽般的嫩黄绿,都给人绝非一般的视觉享受。


千璞滙析木玉作品:未央·龙凤呈祥对牌

作者:蒋喜

蒋喜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1964年3月出生于无锡,1981年9月进入苏州市玉石雕刻厂学艺,1988年4月成立苏州蒋喜美石坊玉雕工作室,从事玉器设计与雕刻三十余年。蒋喜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的玉器风格和雕刻技法深有研究,设计和雕刻的玉器作品既包含了浓郁的古代玉文化的特殊内涵,又体现了现代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独具艺术魅力的作品风格——“古韵今风”。


蒋喜自认为有很深的析木玉情结,他也毫不掩饰自己对析木玉的喜爱。在蒋喜的观念里,好玉料要满足几个条件:色正、有硬度、有韧性、有细度、有油润度。而这些条件析木玉都具备。蒋喜认为析木玉素净的色彩和细腻的质地很适合做牌子,不管是做繁复一点的工艺,还是简约写意的,艺术效果都非常好。


实际上,析木玉最让蒋喜欣赏的还是它的天然古韵。蒋喜尝试用析木玉做了两对龙凤对牌,用全新的设计去表现美学气质的“古”,而非拘泥于造型、工法的“古”。这样的创作方式既保留了析木玉独有的古味,又融入了当代的设计和审美理念,兼具自然和人力之美。蒋喜认为,要让古老的析木玉焕发出全新的艺术生机,创作者们应该各显神通,大胆寻求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千璞滙析木玉作品:2016年玉龙杯

金奖·千里走单骑--作者:张庆东

张庆东


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千璞滙玉雕设计师。生于20世纪80年代,辽宁岫岩人氏。从小学习绘画,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后转入玉雕行业。作品多次荣获“天工奖”“玉华奖”“玉龙杯”“中国首饰玉石百花奖”等业内重要奖项。

张庆东长于人物件,创作的多为传统人物,英雄美人、黄发垂髫皆有不俗的精神气度,观之妙趣横生。他雕出的人物气质神韵是传统的,外在形态上却有着现代绘画、雕塑的影子,呈现出新巧且富于趣味的美学特征。


对玉雕创作者来说,玉料是决定创作的关键。不论创作风格如何不同,在玉料的选择上,玉雕师都喜欢雕刻起来比较顺手的玉料,张庆东将这种玉料形容为“没脾气,好相处”。入行多年,市面上流行的玉料张庆东几乎都接触过,最终认定家乡的析木玉。他笑言就像终于遇见了一位合得来的伴侣,创作的时候很舒服,很享受。对于张庆东来说,较之白玉,析木玉色彩的深浅变化更能激发他的创作热情。处理色彩不同的玉料,张庆东会根据色彩来选择题材和表现手法。比如颜色深的析木玉玉料,他会设计成男性人物,雕刻的时候用硬朗有力度的线条来表现。做素活牌子,深色能很好地表现出庄重古雅的味道。而对色彩淡的玉料,他会选择创作孩童或者女性题材,表现手法也会偏柔和。


千璞滙析木玉作品:华林赏香

作者:瞿利军

瞿利军


生于20世纪70年代,苏州人氏,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瞿利军自幼酷爱绘画,曾从师学习国画、篆刻、微雕、雕塑等。1989年,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刻班毕业后进入苏州玉石雕刻厂从事玉雕工作。1992年,自创中鼎玉雕工作室。 二十多年来,瞿利军在继承苏州玉雕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形成了“精、细、雅、洁”的个人创作风格。


瞿利军用“雅色”来形容析木玉的颜色。在他看来,析木玉的绿干净纯正,分外素雅,与他自己的创作风格十分贴近。事实上,他的析木玉创作可以看作是其挖掘并表现该玉种之雅韵的尝试。瞿利军用析木玉创作的两件作品,一为香插,一为山水牌,两件作品的诞生都与玉料的色彩有莫大关联。瞿利军一直认为创作要考虑到玉料本身的气质,艺术风格应该跟玉本身的气质是融为一体的。析木玉是雅的,创作的整体风格也应该雅,但这并不意味着做析木玉只能按照旧工的老思路去做。雅有大小之分,瞿利军以为,打破传统束缚去表现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雅气,如此才是大雅。他希望他的析木玉作品能让人感受到这种充满生机的大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