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行业的“金三角运营管理法”
零售·圆桌对话
201905.15
文/赵为民
2004年至2014年,可谓是中国黄金珠宝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有数据显示,行业每年以两位数以上增长,2014年中国珠宝零售市场销售总额不低于5000亿元,但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营固化、模式单一、过度竞争、价格大战、产品同质、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等。大量中小珠宝企业面临存货、资金周转、渠道成本高企、盈利空间压缩等多重压力。
2015年,行业整体下滑,中国黄金珠宝的传统经营结构、产品组合模式等遇到巨大挑战,行业进入重大革新与洗牌期。
“黄金十年”后,黄金珠宝业要回归本源,而非继续低水平竞争。黄金珠宝行业如何从价格洼地攀登价值高峰?如何迈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三维交叉构建了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黄金三角”。简单地讲,就是三句话:经营靠理念,管理靠方法,盈利靠绩效。
“金三角”之一:利他的经营思想
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这是荣辱之大分也。”齐国执政大夫孟尝君,派门客冯谖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去收债。临行前冯谖问孟尝君道:“债收齐后买些什么东西带回来呢?”孟尝君说:“你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驱车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人都来验对债券;然后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券赐给百姓们,接着烧了那些债券,百姓们高呼万岁。冯谖驱车回到齐国都城向孟尝君复命。冯谖说:“我私下考虑您家里堆满了珠宝;厩棚挤满了狗马;阶下站满了美女,您家里所缺少的只是义罢了。于是我用债券给你买回了义。”孟尝君当时很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
过了一年,齐王不再重用孟尝君,孟尝君只好前往封地薛邑。距离薛邑还有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迎接孟尝君。这时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当时所给我买的义,今天才看到。”在这个案例中孟尝君开头确实损失了“利”债券,却得到了“义”民心。这对于孟尝君来说也可以说是最大的红利。
很多公司无法轻松赚钱、持续赚钱的原因是没有一套好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的本质是客户思维,以客户为中心来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目的是为了让更多客户持续不断地围绕在自己身边。
新“黄金十年”,在笔者看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不是管具体事,而是管人心、管思路、思想和文化。这也就要求我们在企业文化战略实践过程中需要格地重视价值观管理。因此,要卓有成效的进行价值观管理,一定要处理好两件事情:一是确立一套简明扼要、实用实效的价值观;二是使它们能在各层次、各方面的实践中发挥作用。具体说,一是用利他思想战胜利己思想,先利他后利己;二是从经营产品升级为经营客户与用户,为客户与用户创造价值。
“金三角”之二:靠谱的管理方法
都江堰是解读四川天府之国的“密码”。都江堰主体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构成。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自动引水分流,自动调控两江流量,自动防洪排沙的作用,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危害。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精髓就是管理平衡之道。企业管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层管理,就是戴明环(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检查、反馈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中层管理,即建立认同感、设定目标、启动加速、修正目标,形成良性循环。三是高层管理,即相信——发愿——行动——解惑,形成良性循环。
管理的本质是团队思维,明确责、权、利,优化流程让一切有秩序地进行,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升团队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营造好的环境氛围。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平衡思维是一种管理融合、整体和谐的思维,也是突出沟通价值的思维。在当今时代,“变”是主流,是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是互动中的平衡。企业团队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打破平衡,寻求新的平衡,与时俱进。平衡永远遵循四项原则:动——平衡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动态的,就好像一个蓄水池,有进水和出水;等——平衡中得到的与失去的总保持相等,就好像蓄水池进水等于出水,才能保持水面高度不变;稳——保持平衡的特点,就是平衡总保持稳定;变——当平衡的一边改变时,另一边也会随之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
据此,企业的平衡管理模式从体制上可分为职位与权力平衡、职位与责任平衡、流动平衡、待遇平衡、组织内外平衡。从人员的角度可划分为心态平衡、工作平衡。根据平衡思维推导出中国式的“五行管理”——卓越团队的“骨肉血脉魂”。
第一,团队之“骨”——抓团队架构组合,夯实坚实基础;第二,团队之肉”——抓团队成员配备,形成优势互补;第三,团队之“血”——有效的经营人才,提升战斗能力;第四,团队之“脉”——梳理清晰的机制,保障执行有力;第五,团队之“魂”——打造强者之精神,凝聚成就无敌。
经营管理,“变”是主流、是永恒;而“平衡”是相对的,我们只能追求互动中的平衡。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寻求平衡、打破平衡,与时俱进。
“金三角”之三:有效的运营策略
何谓绩效?绩效就是:人效、坪效、品效、产效、客效、财效,“六效合一”。再通俗一点,绩就是业绩、成绩;效就是效益、成效;绩效就是利润。
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但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却断言:“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
稻盛和夫在年轻时就提出了“六项精进”法则: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在稻盛和夫看来,“六项精进”是搞好企业经营所必须的最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度过美好人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人们能够日复一日地持续实践这“六项精进”,人生必将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甚至超乎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想象。
一个人干不过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干不过一个机制,一个机制干不过一套模式,一个模式干不过一套系统,一个系统干不过一个趋势。趋势是什么?世界经济向东方转移,中国经济重心从城市向乡镇转移,消费的重点从白天市场向夜色市场转移,实体行业向网络平台转移,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未来最大的趋势是:产业重构,服务赋能,社群聚众,产品文化化、资产证券化。
新黄金十年,黄金珠宝企业升级的阶梯战略:做爆款单品、占小众市场、卡产业C位、用金融杠杆、树文化战略。
相关阅读
如何培育新时代黄金珠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市场的变化既有周期性的客观规律,也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宏观要素问题的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艰难,市场竞争逻辑的颠覆,人力资源的缺乏,使传统的黄金珠宝企业,感受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
有温度的佩戴物——情感与当代首饰
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将某些石头、珍贵的动物骨头作为驱病、辟邪、召唤好运的象征性物件进行佩戴。这些佩戴物可以使人们感到安心、愉悦和快乐。可以说,首饰自古以来就拥有附加属性。
珠宝零售新解:人连接人
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珠宝首饰市场,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珠宝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的国家之一。
顶级珠宝商有多值钱
在珠宝饰品销售中,最典型的话术是宣称每块宝石都是独一无二的,买家看重的是和那件宝石饰品的缘分。而现在,这种购买的缘分降临到了珠宝饰品商的头上。
新黄金时代,珠宝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今年的印度节日季金饰需求有什么不同
写在12月:致敬这珠宝的最美好时代
写一封给大自然的情书 ——四季与当代珠宝首饰艺术
陈道富:黄金的金融属性需再认识再开发
要想看懂黄金,没有百年视野是看不懂的,黄金有千年传统。当前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中央和国务院对当前态势最顶层的判断,怎么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黄金市场在今年投资品市场中是一道比较亮丽的风景线,目前黄金在金融市场中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全球降息潮:增持黄金成为资管重要选项
今年以来,美联储时隔11年重启降息,从上年四次加息到今年8至10月连续三次降息,美联储在降息通道上狂奔,与此同时,全球很多国家也纷纷降息。降息潮遇见负利率,让黄金等全球资产价格面临重估,黄金及资产配置成为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