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侵权门槛 才能有效遏制侵权蔓延

2017-12-19

文/本刊记者 张圆

意见》关键词解读:知识产权


受访人:TTF高级定制珠宝董事长 吴峰华

核心观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立法原则如果由赔偿制向西方惩罚制学习,知识产权的保护就能最大化。


今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提到: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探索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以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参照确定损害赔偿额度,完善诉讼证据规则、证据披露以及证据妨碍排除规则。探索建立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绿色通道。研究制定商业模式、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对珠宝行业来说,这是首饰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利好消息。近年来在我国,呼吁知识产权保护的声音越来越大,相关政府文件都鼓励被侵权者积极维权,行业也不乏呼吁维权、唾弃侵权的公开声音。但是,侵权现象仍大行其道,“雷声大,雨点小”的背后的一大原因是立法不全,侵权、违法的成本低。对此,记者专访了TTF高级定制珠宝董事长吴峰华,TTF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力度在业内无出其右,吴峰华给公众的印象也一向是首饰设计维权的“斗士”。这一次,他会怎么看?


吴峰华重复了他曾多次强调过的观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立法原则如果由赔偿制向西方惩罚制学习,知识产权的保护就能最大化。”


在西方,相同的设计侵权案子胜诉后,法国的赔偿力度是中国的600倍,美国的赔偿力度是中国的500倍。这种巨额惩罚让侵权者违法成本极高,震慑力强。而国内,被侵权者得来的赔偿费甚至无法覆盖律师费。


据了解,影响最终判决赔偿金额的关键,是要知道侵权者使用他人产品盈利了多少,这部分最难取证。一件侵权案的诉讼费至少在3万元以上,一般赔偿金额为10万元左右,如果“取证”时间过长,那么维权成本一定会高于所获赔偿。另一个难点是,通常的维权措施是自己购买侵权产品,这无疑会增加维权成本,而且并不能准确掌握对方获利的具体数据。对于抄袭TTF这种动辄价格上百万元的高级定制的珠宝产品的,被侵权方需要花大价钱来购买侵权方的侵权产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使得维权难上加难。


即使是已经胜诉的案子,赔偿金额较成本而言也是“得不偿失”。被业内誉为“中国珠宝原创设计维权第一案”的TTF诉《胜利之V》侵权案,花费近两年的时间才在终审中获胜,最终只获得15万元的赔偿,尚不足以支付诉讼费、取证费、人工费。


罗湖区知识产权法审判庭相关负责人曾对吴峰华表示:“就这个数目而言,在现有的法律上已经是突破性的判决。只要你能举证说明你损失多少,我们可以判决多些赔偿给你。”


此案的胜诉,促使全国人大通过了首饰设计知识产权的相关提案,这在当时引起了行业极大的关注。2014年,由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推动,吴峰华参与起草,全国人大代表易凤娇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的第4709号《关于加强我国珠宝首饰设计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答复,最终促成了加大著作权侵权的惩处力度——“法定赔偿数额由五十万元增加到一百万元”及“针对部分设计行业的特殊情形,国家知识产权局试点设立外观设计专利快速申请授权通道,只需10个工作日即可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


对于依旧恶劣的产权环境来说,这仍是一朵“小水花”。几年过去了,珠宝行业知识产权环境变好了吗?在吴峰华看来,环境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原创珠宝设计维权依旧复杂艰辛,国内有多少人打知识产权维权官司呢?去年,吴峰华被采访时还表态不计较得失,维权到底,但今天,他曾经的“倔强”已经化为无奈。


“《意见》出来后,还需要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来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的实际立法工作。”吴峰华说,“探索建立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绿色通道,那就是不打官司,搞行政处罚,但说到底还是没有严厉的惩罚,侵权成本太低。谁愿意打官司呢?在中国,这是最后的无奈之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