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上市,资本市场的新学员
文/本刊记者 任心悦
2016年11月23日,通灵珠宝A股成功上市,成为沪市首家珠宝IPO企业。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针对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战略,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形成了“三去一降一补”这一具有重大指导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经济工作部署。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马光远曾公开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
高杠杆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挥之不去的隐忧。有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尤为突出,债务率高达156%。
去杠杆的主攻方向是去企业的杠杆。而资金密集、产能过剩的行业首当其冲。黄金珠宝行业已有30多年的发展史,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正面临材料成本高,大量生产导致产能过剩的困局。
面对资金困局 创新融资势在必行
“一名珠宝商在深圳罗湖水贝万山珠宝园楼顶,跳楼自杀,据称是欠款人跑路,被逼跳楼。”,曾经,这样的消息深深刺痛着珠宝人的心。
2014年,珠宝行业的债务危机开始不时在业内流传,“跑路”“跳楼”“断贷”,成了行业资金链紧张的缩影。
2012年以前,珠宝行业的日子比较轻松,贵金属、珠宝原料升值,珠宝消费不断增长等,市场一片利好珠宝行业,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因此大量资金不断涌入。
然而,随着2013年黄金价格的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环境出现了变化。消费的下滑、金价红利的消失,让一些公司现金流的游戏无法继续,也让一些企业借贷扩张的日子走向末路。
在资产负债率不断高企的情况下,一小部分有实力的珠宝企业已经开始尝试融资工具的创新,通过改变融资结构来降低杠杆率和融资成本。
尽管新三板流动性差,交易不活跃,但对于重资产的珠宝企业,尤其是处于零售端的主要企业,获得新三板的背书也算是向资本市场迈出了第一步,进入了相对便利的融资环境。
于是乎,近两年的黄金珠宝行业资本市场热闹非凡。
借壳上市、IPO、挂牌新三板、增持或定增,有实力的珠宝企业纷纷踏上资本快车道。通过上市,企业在能盘活资金的同时,也倒逼企业步入规范发展轨道。近年来政府也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直接提高融资比重,但是对于传统的正在转型中的珠宝企业,资本究竟该怎么用,依旧是许多上市或准备上市的珠宝企业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企业上市盘活资本市场
作为行业内早期的上市公司,潮宏基一直在积极寻找产业并购良机。2014年潮宏基完成了FION的并购,使集团的业务范围增加了女包品类。2016年上半年,潮宏基发布定增预案,定增募集资金将用于“珠宝云平台创新营销项目”,项目总投资额12.3亿元,投入募集资金1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大数据系统建设、互联网销售及个性化订制平台建设、体验店改造和升级、顾问式营销网点建设等。
而近两年风头正劲的金一文化和爱迪尔珠宝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
爱迪尔珠宝上市之后,积极布局,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参股并购或其他方式,不断整合行业产业链优质资源,积极寻找在某个区域有品牌影响力,产品结构有差异化的珠宝公司进行资源共享、利益共享。
自2014年上市以来,金一开始在战略层面进行思考,通过在整个产业链上布局,包括金融板块、智能穿戴,同时,金一成立并购基金,通过上市公司资本驱动进行了一系列并购,通过产业基金孵化行业,从上游到下游各个链条中有竞争力、有未来成长性的企业,再进入第二轮并购,以此加速产业链平台的增长。
在资本层面上,作为上市企业,需要运用好资本的力量进行战略布局或竞争力再造,上市公司的资本,是为了更好的驱动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通过并购加速扩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也要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目前的珠宝首饰企业已经从注重数量向注重品牌质量转变,同时还关注产业链的发展。如传统龙头企业老凤祥,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知名设计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等人才;金一文化与时尚集团共同成立的产业定制化明星品牌“星设计”,通灵珠宝通过冠名电视剧扩大品牌知名度,唐嫣、江疏影都曾为其活动站台……在珠宝行业,“人气明星+人气同款+人气传播”商业模式正在形成。
当然,品牌也从未放弃跑马圈地。资料显示,老凤祥在全国的网点近3000家,其中老凤祥旗舰店覆盖了80%以上的大城市,而港资龙头周大福在大中华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零售店超过2100家,遍布480多个城市。除了新开终端门店,并购也是一种迅速扩大市场的有效手段。六福珠宝收购金至尊,使得其在内地的门店数量直追周大福,金一文化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优势,收购浙江越王珠宝、南京宝庆尚品等区域强势龙头,加速全国扩张,发力渠道建设。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