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小镇 星火燎原

2019-01-20

本刊记者 吕磊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小镇。随后,国家相关部委陆续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加上各地方政府、产业资本、房地产商等合力,全国各地建设特色小镇的热情不断高涨。在这股浪潮中,珠宝特色小镇也陆续开始出现。


如果说前两年还是启蒙年、摸索年,那2018年则是珠宝特色小镇的发展年。福建莆田市金银谷特色小镇、东莞厚街黄金小镇、佛山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南沙东涌珠宝特色小镇,加上诸暨山下湖珍珠小镇,番禺大罗塘珠宝小镇,国内珠宝特色小镇的队伍越发壮大。


珠宝小镇不是镇


特色小镇一般不是指行政区划的单元,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市区,主要聚焦于自身优势特色产业,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以莆田为例,金银谷特色小镇的区划就包括了北高和上塘两个福建省金银珠宝特色小镇,这两个区域也是莆田市黄金珠宝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其中,北高镇有近一半人口从事与珠宝相关的职业,有埕头、美兰等6个黄金珠宝专业村,注册珠宝企业、批发零售商户700多家,而上塘珠宝城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排名前列的银饰交易市场、福建省内最大的银饰品批发中心,年交易额达70多亿元。


在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政策与资金开始向小镇倾斜。一方面,围绕金银谷产业特色小镇的相关交通、生活、产业配套设施全面建设,承载重任的北高黄金珠宝产业园即将开园,黄金珠宝博物馆已开始内部装修,包括恒大在内的住宿小区加速开工。另一方面,在政策扶持措施上,扶持文件出台、产业发展基金成立等诸多举措,都显示了莆田市政府旨在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实现黄金珠宝千亿产值的宏大目标。在莆田市的计划里,金银谷小镇将会建成国内重要的金银珠宝交易中心、生产基地、产融结合平台、产业人才集群以及设计研发基地。


政府参与小镇建设的两种模式


在莆田金银谷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可以看到政府深度参与产业特色小镇的一种模式。莆田政府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既扮演配建制度和环境的角色,同时也以最高层级的规划者作为引导力量,背后还有国投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可以时刻作为冲向一线的翘板。相比政府的角色,参与企业在金银谷小镇建设过程中则主要负责具体的落实、建设和运营。


这种政府+企业合作模式的好处是可以保障特色小镇初期的稳步建设。但随着小镇的升级与发展,一旦出现企业和社会资本能力不足,政府能否保障政策支持的力量和资金持续的流入就成为重要考验。


与莆田不同,在2018年获评“广东十大明星小镇”的东莞厚街黄金小镇,则是由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的另一种发展模式。


东莞厚街黄金小镇是由行业知名的大企业信泰集团投资打造,项目分三期开发,融合研发、设计、旅游等功能,旨在打造一座现代版的产业聚集基地和黄金珠宝主题文化体验园。


据悉,东莞厚街一直是全国黄金珠宝的重要供应地,黄金珠宝年加工量超过100吨,包括老凤祥等都已经在东莞设置工厂。信泰集团本身具有黄金珠宝产业的基础,具有行业号召力,开发小镇的各项建设具有行业优势资源。目前,厚街黄金小镇建成投产后两年内预计可实现加工黄金200吨,销售收入约800亿元。良好的发展基础也让东莞市政府将黄金小镇项目确定为市重大建设项目,对入驻企业提供税收、融资等产业扶持。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居幕后,企业对小镇的建设具有主导作用,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显然对黄金珠宝产业自身的内驱动力会更加苛求。


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珠宝特色小镇的出现,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国内珠宝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出口。


在今天消费升级与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产业新城、特色小镇等模式成为诸多地方城市承接产业转移、重塑区域经济结构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特别是随着深圳罗湖水贝


等传统首饰生产制造基地要素成本上升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产能外溢以及供给侧去中心化趋势的兴起,中国黄金珠宝行业供给端的产业转移为各地方政府在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之外,提供了产业兴城的新思路,对于很多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产业文化的城市,承接黄金珠宝产业转移成为了城市产业升级的新风口。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深圳水贝、广州番禺、广西梧州、浙江诸暨等在内的20多个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这些产业基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传统工艺的优势以及区位优势,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和形成规模经济,来提高行业的运作效率,显然他们也都是产业特色小镇的潜在对象。目前,在上述这些产业基地中,番禺大罗塘、诸暨山下湖、平洲等都已经入选特色小镇名单。


珠宝特色小镇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特色小镇突出主业、注重文化传承、聚集社会资源的特点,将为黄金珠宝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未来,星罗棋布的珠宝特色小镇也有望成为拉动珠宝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