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公司:珠宝工厂的幕后英雄

2018-05-18

本刊记者   张圆


“成功的背后,珠宝工厂和设备供应商互相包容,取得进步。研发的奋斗过程哪怕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吴建中介绍公司最新设备。


“我们公司为黄金珠宝行业提供了18年设备,可以说见证了18年来行业兴衰和潮流热点,而且与这些兴衰戚戚相关。”深圳诚一信科技有限公司销售主管田勇向记者介绍。


“前些年流行硬金工艺,因此我们公司的电铸设备就很畅销。现在竞争加大,销量也下降了。两三年前,不少小的黄金珠宝工厂倒闭,小型设备销量很明显跟着下降。”设备公司作为珠宝上游企业的供应商,通过他们的角度,能从侧面准确反映珠宝上游企业的兴衰、困境与未来。


诚一信是国内黄金珠宝设备公司中的佼佼者。据介绍,诚一信的设备涉及珠宝的全产业链,几乎占据了水贝珠宝圈的各大工厂大半份额以上,其铸造设备在深圳的份额更达到了80%-90%。这也是在国内珠宝业最早生产铸造机和3D打印设备的公司。


诚一信设备的行业跨度从珠宝首饰、眼镜、钟表、冶炼到牙科及小五金业,其中在珠宝首饰行业属于资深企业,成为国内大中型珠宝上游企业及院校的优质供应商,其产品也早已走向了全球诸多国家。



从一件珠宝的设计概念开始到成品,诚一信覆盖了珠宝设计制作、激光成型出模、数码注蜡、金属熔炼、自动浇注、抛光及激光焊接打标等所有工艺流程的设备。


据田勇介绍,近来,某销量较高的机器是连续铸造机和真空加压铸造机。连续铸造机主要生产数控加工CNC等工艺所需要的原材料,真空加压铸造机则主要是取代传统的手工铸造方式。这两款设备的畅销反映了珠宝行业在持续由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


“工厂负责人们选择新科技新设备的主要原因是机器代替人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这是所有工厂负责人最关心的事情,有时候一台便于操作的自动化设备就能为他们解决物力和人力上的诸多问题,比如招工难,人才流失,员工管理难等等。”田勇称。


诚一信厂长何远龙对工厂的招工难和管理难深有感触,这一点设备工厂和珠宝工厂都是共通的。“拿本厂举例,我们的员工稳定性还相对较高,50多人的规模,工作10年以上的有七八个。但是新员工的招聘却难的多。”


诚一信董事长吴建中强调,如果设备不在珠宝行业做深做全做稳定的话,就没有竞争力。他对此深有体会,只有把行业产品线做全了,才能为珠宝工厂提供最细致全面的服务。反过来,这种针对广大客户面的“贴身”服务也带来了这些珠宝企业的反馈,成为了设备工厂的研发创新动力来源。


早年,国内市场流行黄金摆件,原来用于生产小型产品的小型设备达不到要求,只能研发新的。有的设备则完全没法参考先例,例如要生产重达几十公斤的银、铜的产品,国外就没有相关的生产设备。


这些年,这样的“创新”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而连续铸造机和3D打印设备的成功研发是吴建中至今想起来都最为兴奋和难以忘怀的。


早先业内的机器设备依赖进口,机器价格高,维护难。不论机器是否需要维修,上游珠宝企业每年都需要支付给外国工厂几万元的服务费,到了设备真需要维修的时候,买零件又要花费一笔费用。成本高昂,服务还不到位。而这恰成了国内设备逆袭的契机。


“一台保养得当的设备,客户已经持续十多年了还在使用。”吴建中对自家产品如数家珍。


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工厂厂长李国兴是诚一信多年来的常客,他带来过不少反馈意见,帮助研发和升级了不少机器设备。吴建中笑言称,星光达的铸造车间的设备比诚一信的还多,而且全是诚一信制造的。


吴建中称国内珠宝业的第一台3D打印机的研发过程并不顺利,当时星光达工厂的3D技术主管专门向他提出使用意见,才使得设备得以优化并最后超越国外同行。


“成功的背后,珠宝工厂和设备供应商互相包容,取得进步。研发的过程哪怕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但他同时坦言,国内设备公司在品牌、包装设计上还远没有外国设备公司有竞争力。


李国兴认为,国内上游珠宝企业一定要给国内设备商认可和鼓励,行业革命性的发展,依赖于科技与机器的进步。


“6年前,我参观意大利工厂的时候,他们以机器为主,人力为辅,咱们相反。但我认为他们‘成也机器,败也机器’,现在没落了是因为单价高的设备普及了,更新的成本也就高了,所以更新就慢。”


“而国内的环境是,设备普及程度还不够。珠宝工厂有没有勇气去试用新科技新机器,给设备工厂研发新科技的市场空间?有时候在生产业技术上没问题了,但是其中的市场风险却无人愿意承担。这需要大家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他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