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检:科技驱动 服务融合

2019-04-17

文/本刊记者 吕磊



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下称“南京国检”)是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依托南京市质检院,于1995年成立的国家级金银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作为国内一流的金银珠宝产品专业检测机构,多年来,南京国检在贵金属检测科研攻坚与推动贵金属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多次承担全国范围内贵金属、珠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仲裁检验等质量监管任务,并广泛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等大型赛事及活动特许金银制品检验工作。


“在技术设备、人才配备上保持优势,推动检测服务深入企业生产线,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合作,这是南京国检这些年来成为行业一流贵金属检测机构的主要原因所在。”南京国检主任金绪广告诉记者。


深度融合企业质量控制


国内大型黄金珠宝企业——德诚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德诚”)是南京国检在国内贵金属产业链上长期的合作伙伴,其与南京国检的合作已持续了数年。在合作中,南京国检围绕德诚布局Au9999产品和生产销售双线并进的发展策略,专门为其量身打造了全线的质量服务体系,实现“深度融合企业质量控制、全面嵌入企业销售体系、助推产业健康发展”的规划目标。


金绪广介绍,南京国检与德诚的合作在多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南京国检与德诚共建一流实验室,在德诚上线Au9999产品之初,南京国检核心技术团队就进驻德诚黄金工厂,参与其内部实验室的全线营建工作,从设计规划、仪器配备、工程验收及至实验人员的招聘与培训,提供专业的建议,这为德诚Au9999产品质量达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南京国检也不断协助德诚完善质量体系。南京国检通过成立德诚质量服务小组,帮助德诚起草并宣贯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指导企业完善各种实验室管理制度、记录表格;指导企业优化实验室布局,帮助实验室培训试验人员面对面地指导企业实验室按规范开展工作。


此外,在服务方式方面,南京国检也改变了以前客户送检的传统质检模式。南京国检在德诚推行“驻厂检测工作室”创新服务模式,将服务平台前移,工作室派驻专家,把工作组定位在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角色上,延伸了服务的深度。


对于与德诚的合作模式,金绪广表示,检测机构将检测服务深入到企业生产线的模式,要比单一的产品检测更好,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可以全面把关产品质量,“这种合作对德诚来说也有好处,他们单独建立检测机构的话,一方面不专业,另一方面投入也大。通过与检测机构的互补,把双方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发挥出来,进而达到产品质量把控的目的。”


目前,南京国检的驻厂实验室已经进入多家企业,目前除了在南京和深圳两地开设的三个实验室外,南京国检在外地还有二十多个合作实验室。


创新个性化服务


此前,南京国检和深圳市点金贵金属精炼有限公司(下称“点金精炼”)合作发布了“一料一证一码”原料认证体系。在此合作模式下,由点金精炼出品的所有黄金原料都经过了南京国检检验认证,每一块料均有指定唯一的原料二维码检验合格证书,实现了所有原料产品有码可查、有证可依,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客户利益。


金绪广表示,现在个性化的首饰比较多,但像金条这样的产品从外观上看都是一样的,检测报告怎么和类似金条这样的产品一一对应起来呢?为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国检创新地把电子报告改成二维码,用激光雕刻机雕刻在金条上,通过这种形式上的改变,实现质量把控。而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利用这个入口作为产品特色开展宣传,相关报告信息等全方位展示给消费者,获得消费者更深度的信赖。


科研能力是质检发展的核心基础


在金绪广看来,南京国检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一流的质检机构,核心是在于南京国检在贵金属检测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人才优势。目前,南京国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有2名博士,10多名研究生,高级工程师14人,CGC国家注册珠宝玉石检测师近20人。


“一方面,我们有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对装备的投入是一流的,目前已经拥有几千万元的装备。”金绪广说。据悉,南京国检刚完成一次设备采购,又增加了3000万元的设备,特别是引进了一台价值数百万元的辉光放电质谱仪,其可以进行全元素扫描,精度比现有设备要高出一大截。“这件仪器(辉光放电质谱仪)全国目前只有40台,主要用于材料分析,用在飞机发动机、多晶硅等高端设备分析检测上,对贵金属检测来说可能是‘大材小用’。我们引进它更多地是为科研方面做准备,因为它对高纯度原材料检测和分析特别有优势,像硬金里面的元素、K金里面的杂质分析等,都可以分析出每种杂质的含量。”  


金绪广表示,南京国检下一步将会在科研创新上继续加大投入,建立贵金属研究院,加强研究分析贵金属的其他应用,包括与高校开展复合材料分析,将南京国检打造成科研创新型企业,以科研驱动市场。“我们计划在贵金属电子应用领域加强科研。比如像手机这样的电子设备,其对作为材质的金银纯度要求更高,以及电子和其他高端材料上,都有贵金属材质应用的影子。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他说。


对于国内质检行业未来的发展,金绪广认为,质检行业的整合是一个趋势。“如果你不能提供比企业更高水平的检测需要,企业为什么还需要你?”在他看来,一些大型企业对质检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企业开展创新生产,就要考虑产品研发时的质量问题,像颜色、耐劳度、稳定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等。而这些需求,对于缺乏科研能力的质检机构来说,可能就配合不了。它更需要企业和有科研能力、有技术、有设备的质检机构来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