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设计师的风骨

2017-03-21

文/本刊记者 任心悦


随着高仿之风肆意蔓延,珠宝首饰也无法幸免,当制造珠宝首饰的样稿不再是一幅幅凝聚无数灵感与精雕细琢的手绘稿,而变成了一张张手机中翻拍的图片时,“受伤”的便是珠宝设计师了。


吴二强

当代首饰艺术家;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上海首饰设计协会理事;

中国国际时尚产业设计人才校企联盟专家顾问;

“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百强设计师/重点人才库”成员;

“U&M-Art Jewelry Studio—吾尔强艺术首饰工作室”艺术总监。



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近几年来,开始有不少从事当代首饰艺术的高校教师、毕业生、职业艺术家在从事着当代首饰艺术创作和社会传播工作。作为典型代表的“U&M—吾尔强工作室”艺术总监吴二强,其独特的作品创作风格,极富个性的当代首饰艺术见解,活跃的专业态度和社会实践与推动执行力,受到了社会和业界的一定肯定,是中国原创设计的一位积极践行者和推动者。


与有当代首饰艺术专业的高校得一线城市不同,内地城市很大程度上存在一种现象,许多消费者宁愿花更高的价钱去买一个满大街都戴的高仿珠宝首饰也不愿买一件独立设计的艺术首饰。“因为他们没有或者极少见到当代首饰艺术是什么样子,没有受到过当代首饰艺术的理念影响,对首饰的追求停留在黄金珠宝玉石的财富保值层面,甚至把大品牌商标也当成首饰价值的一部分,但是大品牌首饰昂贵,所以去拥有一枚高仿珠宝似乎也满足了不同程度上的虚荣心。”吴二强给出自己的解释。


吴二强《风骨-松竹梅》胸针,925银


转变珠宝消费理念


在吴二强看来,这种现象的存在,与长期以来只能见到传统商业珠宝首饰的大环境有关,与经济水平有关,与人们的文化与艺术欣赏认知水准有关,与珠宝消费理念有关等等。当然,从事高仿珠宝的企业或个人缺少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不懂得珠宝首饰设计的真正社会意义与精神引领价值,生产高仿首饰,错误引导大众的消费认知行为,是应该被行业和社会唾弃的。这就要求当代首饰艺术行业群体要肩负起责任,高度重视原创的价值意义,多创作具有时代意义的当代首饰艺术作品,让大家多佩戴当代首饰作品,把当代首饰艺术理念普及到人们的生活认知上去。


莫失职业道德


高仿珠宝对社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让社会风气浮躁、和市场秩序紊乱、佩戴者盲目虚荣,引导消费者失去正确的珠宝首饰消费观。高仿珠宝除了达到高仿者为谋取经济利益这一唯一目的外,高仿部门自己的设计师失去了职业道德,失去了首饰艺术对大众审美与精神文化引领的价值,失去了人性与生命的本真意义。高仿珠宝也污染了设计师同行们的职业操守,是珠宝首饰行业创意创新道路上的一块毒瘤,必须铲除。


保护原创设计


抵制高仿珠宝,行业设计师们应齐心协力从设计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素质出发,做有思想的设计师,不要为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部门服务。设计师也应该最大可能的将自己的独特设计进行广泛传播,而不是因为怕被抄袭而掩藏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设计师的作品知名度越大,好作品被人知道的越多,抄袭者遭到的谴责就越多。“当然,我们更需要社会和相关部门加快加大培养和树立原创社会风气的措施和力度,保护原创设计产权和专利,打击抄袭盗版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制保障和职业道德相结合,让高仿者在社会舆论面前恐慌和止步,让高仿者在法律面前没有空子可钻。”吴二强说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