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零售”:撬动行业发展的杠杆需迭代
本刊记者 何思璞
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生活带到了全新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见“智慧”二字。而传统零售业在迎来电商挑战后,再次与智能相结合,进入“智慧零售”时代。
提到人工智能和新零售,很多人都会想到“无人店”“无人货柜”。但“无人”所需要的技术成本及“无人”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最终不一定遵循商业的规律。用户能不能更好,更快,更便宜地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才是零售的核心。如果人工智能可以在成本控制、收入提升的某些环节起到作用,让生意更简单一点,即可实现零售业态的优化。
近年来,“新零售”一词成为黄金珠宝行业关注的中心,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零售行业也引进科技成果为自身建设添砖加瓦,这也造成了“智慧零售”频繁出现在了黄金珠宝行业从业者的视线中。
目前,中国的传统零售企业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难题:企业营收和增长乏力,甚至下滑;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传统零售业态之间竞争激烈,以及电商向线下市场加速布局的冲击;还有商业模式持续创新和变革带来的驱动影响等。在这样的市场消费趋势和生存环境下,零售企业迫切需要加速转型。
在各“智慧零售”方案团队的宣传中,“智慧零售”成为了撬动行业发展瓶颈唯一的途径。这样的舆论宣传让很多陷入困境的企业仿佛看到了救命的唯一稻草,在去年争先恐后地对店面进行“智慧零售”改造。然而经过一年时间的实际应用,结果如何,是否带来了效益优化更是值得业内人士去关注。
通过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苏宁易购发布的《2018智慧零售发展趋势报告》可看出,由于互联网技术、全球化以及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零售行业的的确确需要变革。从核心来看,智慧零售的出现主要有4个原因:移动互联网以及社交推动买卖关系变化;电商带来的全球化生活方式在影响零售业; 中国制造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人类对品质和审美迫切需求。
关于智慧零售,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阿里说是“新零售”,京东说是“第四次零售革命”,苏宁说是“智慧零售”,网易却说是“新消费”。那么智慧零售中的智慧是什么?
何为智慧,就是去人工化,最大程度的实现数字化运营。目前智慧零售的智慧其实主要的体现就是微信支付。其实就是以微信支付为基础,实现多场景下的数字化生活。在腾讯发布的《2019“智慧36行”行业发展报告》中,首次展示微信支付“智慧36行”最新成果及2019年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在智慧零售行业,微信把零售数字化、自动化、营销互动化和业务延伸电商化等多个方向做到极致,智慧经营、刷脸支付、电商小程序等工具提升了客户体验,购物更加便捷。在餐饮行业,扫码点餐场景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广泛渗透,微信支付以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门店经营效率。而微信支付深入431个城市,覆盖公交、地铁、高速等八大场景,在公交地铁二维码乘车用户中占比高达39.6%。甚至旅游也通过微信实现了智能化。微信支付以“流量、数据、体验”为核心,助力零售企业完成人、货、场全方位数字化。使所有的活动不再受人工限制,实现零售的自动化、数字化转型。
微信支付根据大众的消费喜好,消费习惯,消费趋势,做出创新产品与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动了零售的进一步增长。
在“智慧零售”方案团队的观点中,智慧零售就是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来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针对的是线下场景及相关市场参与者。 在用户参与的所有场景中,从线上到线下,涉及物流方式和支付方式,包含辅助各类场景达到目标的技术落地。智慧零售本质就是利用网络更便捷的服务用户。零售行业不断变革发展,从线下零售1.0阶段逐步向4.0阶段转型,即实现全渠道零售,比如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模糊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同时大量运用智能技术辅助行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是智慧零售行业的驱动力。 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和技术两类核心驱动。 互联网又分流量驱动、用户驱动和成本驱动;而技术就是这些大数据、人工智能如VR、AR、物联网等等。
然而现实是,目前所谓的人工智能,其实是建立在有人工的条件下,才能智能,所以,不如说是“智能人工”。智能服务于人,所以人工智能也无法离开人工的介入,让人像机器那样工作,远比让机器像人一样工作更简单。
当前,零售业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前两次分别是实体零售和虚拟零售,而第三次零售变革就是智慧零售,而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的是虚实融合的智慧零售。新零售的“新”是人为赋予的概念,指新时代下的零售业态。无论新零售还是传统零售都是零售,都必须回归零售的本质。零售的本质是将商品卖给用户,并以此赚钱。因此,控制成本,提升收入,才是最基础及最重要的。
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生活带到了全新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见智慧二字。而传统零售业在迎来电商挑战后,再次与智慧相结合,进入新的转型。在相对闭塞的黄金珠宝行业,智慧零售,究竟从何体现“智慧”二字?
2019深圳国际珠宝展上有不少“智慧零售”团队来参展,但相比于去年一眼望去的智慧零售“门庭若市”的场景,今年显得冷清了很多。
在展会上,记者采访了几位逛展的业内人士。他们认为,目前黄金珠宝行业的“智慧零售”因为自身硬件还不能完美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使采用了智慧零售系统的终端店面投入更多的人力与成本,所得到的数据统计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些都会给零售店面的经营造成不便。一些观点认为,智慧零售只是在各零售环节中增加使用了一些智能型辅助工具,而非零售模式下的系统革新,智慧零售仅是使各节点的效能提高。
钻石世家高级培训讲师张靖瑶对“智慧零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智慧零售”所使用的电子设备辅助,虽然会让终端零售店面的管理更系统化,各个环节的操作更便捷了。但目前来看,如果销售人员过度依赖这些电子设备的辅助,就会使销售人员对于客户的流程跟进过于刻板公式化,缺失了人情味儿。
张靖瑶表示,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不同的一点就在于销售人员对客户服务的体验感,如果过度依赖电子设备辅助,客户缺少了服务体验感,完全可以选择线上购物,这样终端零售店面受到的冲击会更大。此外,张靖瑶认为“智慧零售”所主打的精准客群这一说法是含有一定水分的。她认为,通过“智慧零售”系统辅助曝光、引流来的顾客群体表面上看很多,但实际上销售转化率却很低。
太阳金店济南旗舰店总经理郑希华认为,“智慧零售”的设备存在问题,支撑“智慧零售”背后的思维模型很好,但自身硬件设施不能跟上“智慧零售”的数据模型,并且“智慧零售”主打的“智能”应该是解放人工,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使用“智慧零售”设备还需更多人工进行处理,与“智慧零售”所主打宣传的立场背道而驰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行业内“智慧零售”更像是一个炒作噱头,去年初做时还算风生水起,但在实际投入应用中却暴露出了各种问题,有很多问题直触“智慧零售”理论的核心,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智慧零售”在黄金珠宝行业内至多就是起到一些辅助性的作用,而且还需要单独安排人员进行操作,反而费时费力。
在黄金珠宝行业,零售转型升级的要素是“消费者洞察”。所谓消费者洞察,就是更详尽的研究消费者消费喜好、习性,也就是对消费群体进行快速锁定的“消费者画像”。
目前业内面临的问题是,消费群体年轻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化新兴消费群体更具探索的能力,对于黄金珠宝饰品的选购十分随性,这也就造成了智慧零售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并不具有可信度,因而终端零售店不能根据智慧零售系统反馈出来的数据进行运营模式调整。所以,智慧零售虽然能给很多行业带来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但在黄金珠宝这样一个消费风向决定市场走向的行业中,零售转型升级还需积累与迭代。(责编:刘丽丽)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