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回暖向好 2018蓄势待发
文/刘裕琛
回顾2017年,可以发现,国内黄金珠宝市场整体回暖,黄金振荡走高。
2016年三季度以来,国内零售多重数据向好,国民消费进入复苏周期,黄金珠宝行业充分受益于消费复苏,整个行业呈现回暖趋势。
2017年一季度,黄金价格从1150美元/盎司上涨至1250美元/盎司;二季度整体于1200至130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三季度大幅拉升,一度突破1300美元/盎司大关;四季度先是震荡下行,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突破1300美元/盎司,完美收官。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一季度开始,黄金珠宝零售盈利改善显著,黄金珠宝行业收入增速9.07%,扣除非净利润增速24.05%,均同比大幅由负转正。
2017年,整个黄金珠宝业还有一个明显趋势,就是高纯度黄金爆发。
2014年,黄金珠宝行业整体转入低迷,我们也一直在观察和判断未来的突破方向。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发现,老百姓对黄金纯度的重视和追求,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预判,高纯度黄金应该是未来市场突破的一个方向。后来,高纯度黄金在黄金市场的风生水起证实了这一点。
表面上看,四个九和五个九纯度的黄金都还在卖含金量,但其实大家虽然以纯度为最初着力点,但同时也对整个品牌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如在品牌背景、品牌定位、产品研发、产品工艺等方面。
除了高纯度黄金爆发之外,2017年行业里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互联网+”趋势更加鲜明。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商业模式的竞争。最近两年,黄金珠宝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加快经营模式转变,“互联网+”成了一股可借势的强劲东风。很多同行在电子商务B2C领域发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互联网+”并不仅仅意味着做电商销售,还包括借助互联网进行整个企业的智能化供应链管理、店务管理、会员管理等。
展望2018年,黄金珠宝行业更多的是蓄势盘整,等待再次爆发。
在这一轮蓄势过程中,黄金将继续增长,为下一次金价和市场的双重爆发蓄积能量——第一,2018年,全球经济繁华犹在。2018年,全球经济有望延续增长的脚步,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家将继续全面性经济扩张,通货膨胀水平整体平和;第二,2018年,全球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政治波动。全球性商业风险咨询公司Control Risks负责欧洲和非洲的主管Nick Allen于12月18日曾表示,在经过早已动荡不安的一年之后,预计2018年会有更多的政治动荡;第三,黄金2018年全球供应或连续第二年下降。尽管2017年金矿勘探的力度有所加强,但2018年全球黄金产量可能从2016年的纪录高位连续第二年下降,而且从废旧珠宝中回收的供应也将下降。这将导致2016年至2018年的黄金总供应减少2.7%,但同期全球黄金需求(排除ETF和其他机构投资)将增2.9%。
这几大因素都是金价上涨的有力支撑。而市场回暖、消费需求回升如若叠加上黄金价格上升,市场将可能迎来再次爆发,行业性的再次繁荣是可期的。
在这一轮蓄势过程中,行业也将进一步深度洗牌,以设计和研发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作用将更加凸显。
随着市场成熟,消费者对珠宝首饰设计风格、款式、工艺的日益看重,产品原创设计能力将成为珠宝首饰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一环。但珠宝首饰企业普遍设计基因不足,这成了珠宝行业产业链的短板。
我们知道,中国的黄金珠宝行业正处于深度洗牌的关键时期。珠宝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大洗牌的大趋势?借势而上,而不是被趋势淘汰。完整的产业链建设将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