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设备是工厂的重要后方和未来 ——专访星光达珠宝厂长李国兴

2018-05-18

本刊记者   张圆



李国兴


黄金首饰生产的进一步自动化、机器化,可以简化生产流程节约人工。而设备更为智能化后,可以降低人员操作难度,进一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其次,好产品依赖于设计与工艺,保证精细工艺的设备能为设计加分。


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星光达”)工厂厂长李国兴可能是在珠宝圈最爱跟设备公司打交道的厂长之一了。他是设备公司会议室里的常客,一月几次地来反馈设备使用情况,还常和设备公司交流珠宝产品工艺,为新设备的研发提供意见。


“我们是前方打仗的军队,设备工厂就是坚实的后方基础。大家是唇齿相依,共同成长的关系。”他向记者介绍,“就拿我们的老合作伙伴——诚一信设备公司来说,双方合作了十几年后,规模都共同拓展了十几倍,”可以说,他们在行业中是共荣共存的关系。


今时今日,珠宝工厂与设备工厂的关系只会更加紧密。


在李国兴看来,珠宝工厂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面临两个最为紧迫的问题:一是缺人手、招工难,人工成本越来越贵。二是急需研发贴近年轻一代消费者的产品。而要解决这两大问题,设备工厂无疑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黄金首饰生产的进一步自动化、机器化,可以简化生产流程节约人工。而设备更为智能化后,可以降低人员操作难度,进一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其次,好产品依赖于设计与工艺,保证精细工艺的设备能为设计加分。


“我们的调查发现,今天的年轻人不爱佩戴珠宝的原因是很难遇到自己觉得跟自己个性适合的。怎么让今天的消费主力‘90后’爱上珠宝?那个打开市场的点在哪里?”李国兴常常跟身边的年轻人讨论,为什么潘多拉会成为人人想有、想追,还想送人的产品品牌?


他认为“珠宝实用性”的观念或许是那个“点”,即关注精致工艺更甚于外观设计。拿一个素圈戒指来说,造型简单,单从设计上创新很难,此时应该转向的创新点就是工艺。而这种创新很依赖于设备工厂给珠宝工厂带来的生产模式上的改变。


李国兴还强调,虽然珠宝行业仍是较为传统的半手工业,但学习和借鉴工业4.0的概念,建设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将会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珠宝行业能不能实现工业4.0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工厂的设备创新。


而珠宝工厂作为机器设备使用者,需要从工艺、成本等因素考虑,反馈其对设备的要求,促使设备优化和创新。


李国兴介绍说,今天珠宝工厂和设备工厂打交道,与十几年前的环境完全不同了,以前珠宝工厂依赖进口机器,而现在国内的设备已经走向了全世界。这种自主研发带来的优势是十分巨大的。他认为,对于设备工厂来说,这个成绩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珠宝工厂。


十几年前,星光达可能是水贝最早购买3D打印机的珠宝工厂之一,打印机是从德国引进的,虽然很先进,但是设备一年要交几万元服务费,维修也不容易,而且对方只销售仪器,还不管培训。这让李国兴非常挠头。


“我那时就跟诚一信的吴厂长说,一定要有国内自主研发的3D打印机。”李国兴回忆,“后来,当设备研发出来,我们双方都非常兴奋。时至今日,中国的3D打印机同外国的相比,精度更上一个等级,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而且国内设备工厂还能提供从维修到培训的贴身服务,设备价格也低廉多了。”他说,“两三年前,说到工业4.0我还觉得遥远,但每次看到设备更新,就觉得其实技术革新就在我们身边,这也让我对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