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之三:中国品味 潮起东方

2019-09-11

文/本刊记者 何思璞

  “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

——木心

  年轻人对于“国潮”越发显性的需求,正快速推动着国产品牌的潮流化发展。这些国产品牌几乎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日常,而除了快消领域的国产品牌在时尚界做的种种改变,一些国产老牌子也在悄然地改变自己。这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传统老字号品牌也愿意为年轻群体而改变,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中强化。

  而这些品牌与当代青年消费群体更为紧密的对接,会不会成为“国潮”文化发展的路途?这成为了业内外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

  当如何贴合当代国内青年消费群体成为品牌的发展命题时,如何去结合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潮流文化,成了中国品牌需要思考的方向。

  在欧美潮流盛行之外,国潮品牌开始崛起,大街上潮流男女的穿搭不再是清一色的大牌Logo。表达自我个性与潮流品味的载体,可以是身着一件奢侈品品牌经典款,也可以是一件国产潮品。对于当代新兴消费群体来说,更重要的是潮流设计的语言符号与自我表达的诉求是否匹配。

  当“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服饰”的意义得到了个性化的延伸,成为表达自我的道具,于是,国潮的理念从原先仅表达设计者的理念层面下沉至年轻群体的个性表达。“国风”“传统”“古典美学”成为了各大国潮品牌的关注重点。

  中国的传统美学,在于涵养,是华夏民族骨子里的自带的美感。了解了中国的传统美学,就不难理解中国当代青年人关注点所在。虽说其中有很多内容已被时代所摒弃,但中国人就是有把传统文化玩出新花样的本领。

  就如同近年来的汉服热。汉服不但在学生中拥趸众多,不少高校都发展起了规模可观的汉服社团;在社会上,也有不少白领通过购物网站置办起汉服的行头,出门游玩时装扮起来拍下写真。更有不少新婚夫妻在结婚照或全家福的拍摄上,一改以往西服配白纱的西洋款式,选择了中式风格,营造出一份古风古韵。“汉服热”的兴起,不仅具有审美上的意义,更是在表达一种基于文化认同感的自信与自豪。

  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是社会愈加开放、观念愈加进步的表现。在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包容的今天,国产品牌通过追溯传统文化、古典美学,而彰显个性的“标新立异”的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当代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可。

  在当代年轻消费者心中的“国潮”元素,已不再局限于潮流、个性的展现,“国潮”文化更需要具备底蕴。对他们而言,构成“国潮”产品的元素变得更具内涵,代表当代青年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是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趋势,是属于年轻一代的中国记忆。

  相信在各国产品牌地不断摸索中,对“国潮”文化深度的挖掘会越来越深入,中国美学将独步世界潮流文化的舞台。

 [责编/王昕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