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90后”
金苏琴
“60后 ”
深圳市欧祺亚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深圳市壹海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壹海珠品牌创始人
“他们带来活力和希望”
公司年轻血液还是比较多的,大约有50%左右都是“90后”。
“90后”是当前社会最新鲜的一批人才,他们有年轻的心态和乐观的工作态度,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快,又非常有个性,在珠宝领域中,他们往往能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意,给老生常谈的行业带来活力,也为公司带来更多希望。此外,他们还能影响身边的同事,使得整个公司更加朝气蓬勃、充满干劲。
壹海珠其实就如同一个大家庭,我是家庭里的大家长,他们在年龄上和我儿子相近,所以我看待他们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90后”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我,让他们和传统的员工不一样,金钱控制或者别的强制、压制的方法不是一个好的管理手段,所以我对于“90后”其实是采取大方向上引导、小方向上让他们自由发挥的管理态度。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也能让他们对公司更加有归属感。
何黎
“70后”
万足金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
“成名要趁早”
全公司80%以上都是“90后”。做职业经理人这么多年,带过“80后”“90后”的业务兵。“80后”会比较讲究规范,“90后”更有个性,更崇尚自由。
改革开放马上要40年了,社会资讯达到史无前例的发达。我们这代人跟现在的“90后”“00后”的眼界、思维是没法比的,对他们谈不上指导和教育,唯一可以超过他们的无非是经验而已,但放在现在也未必有用。我观察到的年轻创业者也远比他们的父辈强。现在的年轻人要成为一个部门或项目领头人,三五年顶多了,没有哪个年轻人会等你10年、20年,这跟我们这代不一样。这是张爱玲说的“成名要趁早”。 要对年轻人说些什么的话,那就是“我们老了”。
我认为现在的社会是推陈出新,不停迭代,上了年纪的反而应该是要放下身段向他们学习,不能倚老卖老。30岁左右的主流消费市场要20多岁的来研究,不是我们这帮50岁的人来研究。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研究透了,生意才好做嘛。那能不能一开始就扶植年轻人来做部门负责人?也不能拔苗助长,要磨练能力,成熟到一定的阶段了,我愿意推他们一把。但他们要经历的坎坷必须他们自己走。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他们的。再过20年,“90后”的思想也成了“老保守”。
我说句实话,公司招部门负责人,尤其是研发、创意之类的部门,部门负责人一定是30-35岁的,不会招更大年纪的了。他的思维没有固化,还能接受新东西。哪怕一位40岁的说他还具有超前的理念,已经做到行业最好的,我们也不一定会考虑。
回到那句话:成名要趁早。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年轻人要争取早日出头。以前的教育说40岁、60岁再开始事业也还是来得及的,这样的教育是错的。有先人在18岁就当了将军的。这不是拔苗助长,是鼓励年轻人早点奋斗。
施想
“80后 ”
深圳市金明丰珠宝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每一代都是《芳华》一般的青春”
我部门里有“90后”,公司的展厅销售大部分也是“90后”。“90后”的性格曲线不像“70后”“80后”有些固定模板,他们的个性比较足。
我看《芳华》电影的最大感受是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有共同点,一些张扬个性、为人处世方式、对未来的期待等等是有共性的。你要说“90后”的特质,那我个人的看法是,“90后”要实现的自我价值不是建立在物质之上,但你看“80后”可能因为小时候经历物质匮乏的年代,长大以后也更看重家庭和责任,因此比较追求名利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90后”没有经历物质匮乏。他们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更看重的是能否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件事情的价值。就算这件事情的价值在我们看来很小甚至有些傻气,做不大,但如果他认同,他就会甘之如饴、不顾旁人看法地去做。这就是跟物质没有关系的价值观。
我们能看到,有很多细分领域上的、新兴的、标新立异的企业就是“90后”干出来的。他们受到的束缚少。
如果“90后”是员工,这种跟物质无关的价值观对管理者来说是优势还是劣势?话不能这么说,所有人的价值认同跟钱没有关系,“70后”“80后”也是一样的。我认同的管理是要让员工成长、让他们看到希望,找到归属感、管理者要找到这个点。怎么找到这个点?帮助他们规划,给具体的小目标,引导他们汲取正确的职场营养,改进思维方式,点拨迷津。这个是他们最需要的。不管是哪个年代的人,青春过去,大家怎么看待自己的选择?
吕小羽
“80后”
宝创会联合创始人兼媒体总监 资深媒体人 《珠宝娜些事》创始人
“成名要趁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属性。很多人说“90后”不好管或者说太个性、太自我,但我认为,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我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很多“90后”宝二代、设计师,我看到的这个群体有着比较低调、谦虚、上进的特征。他们现在面对的不是生存的问题,而是发展的问题。
二代们接手的是已经比较成熟,积累了较多资源的企业,沿着父辈们的路往前走,可能在我们眼里看来会比父辈们走的更容易吧?但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说,这个阶段会有新的挑战。所以说再有所突破,还是有压力,要突破一定瓶颈的。二代们现阶段也都很重视产品、渠道、推广和展示产品的方式等。他们比父辈更为重视C端的市场反应,可能父辈们在经营之余想的是投资副业和房地产,那二代们会考虑搞电商、直播、新零售等等贴近C端的这些方式,他们更为重视年轻消费者。这个也是跟时代背景有关。
“90后”二代们不缺物质,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要求也很高。愿意向优秀的人学习如何为人处世,也常走出国门游学、旅行,开拓眼界,乐意接受新事物,关注时尚。他们接受资讯和信息的方式更为多样和新潮。“90后”的设计师们比较突出的是,容易接受新理念,很快上手一些新的软件。
接下来的行业是“90后”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我认为他们有很多发挥空间,二十多岁的年纪是人生芳华。物质基础、多元化的环境加上他们的才能,这些都是可以应对未来变化的加分项。
10年前我们进入行业的时候也被说“你们‘80后’怎么样怎么样”,我那时希望前辈能给经验、指导、提携,回到现在,如果“90后”需要我有什么可以做的,我会尽我所能。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