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产业供给侧改革 之人力资源现状与出路

2016-08-26
文/东方金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彭卓义

如何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人才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高度,更关乎一个行业的高度。
某厂工人正在进行首饰抛光。

近几年,曾经风光热闹、跑马圈地的黄金珠宝行业似乎冷寂了下来,与其他行业一样,同样面临“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课题。概括而言,黄金珠宝行业供给侧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企业规模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亟待建立、产品雷同、创新不足、抄袭严重、设计元素不足、文化内涵不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人才的不足,人力资源管理是短板,人是最根本的因素。本人任深圳技师学院珠宝首饰专业顾问委员会委员多年,在黄金珠宝行业任职时间较长,想具体谈谈黄金珠宝行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人才和人力资源问题。

只要人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黄金珠宝行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出路,因为我们不能怀疑——路,是人走出来的。

黄金珠宝行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短缺

 黄金珠宝行业开放时间比较晚,以手工制作为主,以民营小单元及家族式个体工商经营为主体。技术含量不高,入门门槛比较低,导致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中大型规模企业少,使得管理人员多以亲属为主,有些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知识,法律意识淡薄,更不要说高层的企业管理、黄金风险控制方面的知识了。工人很多依然是初中文化水平,进入行业的业务人员也大多是职校、大专毕业,工人知识水平低,导致生产自动化创新程度低,设计人员缺乏,多为以师带徒的形式,正规设计类专业毕业的少,即使是学设计专业的也存在知识贮存不足,传统有余,创新不足,设计模式跟不上“80后”、“90后”的时尚追求。尤其是翡翠设计上,仍停留在传统的谐音文化及传统题材,多年不变,有失去年轻消费者的危险。至于翡翠摆件更是难觅到年轻人,面临青黄不接、技艺失传的尴尬。营销业务人员及品牌培训人员与金融、电子等其他行业相比,其综合素质也略逊一筹。

(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除本身是学珠宝专业的本科生外,其他非本专业的一本高校毕业生,即使是现在就业形势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进入珠宝行业的也不多,即便进入也不会长久停留真正从事珠宝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或行业普遍文化不高,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价值观认同感不足,职业发展通道不畅,认同感低而不会久留;2、企业管理不规范,培训不到位,年轻人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途而失望离开;3、六天工作制,珠宝行业普遍实行六天工作制,至于国家法律规定的年假及其他假期无法保证,也难以争取,以深圳为例,制造型珠宝企业一般都是工作六天,时下青年人已不同于其父辈,对生活品质有其要求,物质上没有忧虑,追求更休闲的生活方式,对于加班,周六上班有抵触情绪。

(三)在职培训少,培训水平参差

珠宝企业普遍采取拿来主义,对员工不太情愿培训。一来是员工培训后干了不多久跳槽了,企业花了人力物力却很难留住人。二来工作本来就很忙,很难抽出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若是外训,培训机构良莠不齐,许多是搞保险那一套,释放激情式培训,搞成功学培训,回到现实后员工发现现实依然是现实,培训效果不好,有时适得其反。有的培训还走偏了,前段时间国学热,有的企业老板对国学一知半解,听信忽悠,请培训师到企业下班后培训,拿糟粕当精华,员工反感,起不到知识、技能提升作用。

(四)激励机制不健全,员工跳槽频繁

深圳珠宝界,有的公司号称珠宝行业的黄埔军校,因为同行许多员工及管理层好多出自该公司,原本该公司很重视员工培训的,但因跳槽多,觉得得不偿失,老板逐渐失去了对员工培训的兴趣。有的企业老板挖人才时,许诺高薪、高提成、高奖金、给股份等,但员工到岗服务后,以工作达不到要求为由,对之前承诺只字不提,许诺成了画饼。甚至有些职业经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为干出业绩使出自己全部本领,希望老板兑现诸如股份等承诺,但往往是一场空,发现老板原来是利用自己,当你的价值用完之后,老板在你身上学会了诸如管理经验、客户渠道之后,以各种理由逼你走人。当这种经历多了之后,很多人才连同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忠诚度降低,劳资双方失去互信,企业发展难以找到稳定的经营团队,人才也难找到自己长期施展才华的平台,伤害的是个人、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院校培养的人才少,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珠宝专业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是10多年前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始的,其后才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桂林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几所原来是地质类的院校开设珠宝鉴定、商贸、设计相关本科专业,其他的还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开设大专,还有深圳技师学院等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培养毕业生有限,很难满足全行业的发展需求。上述学校,由于招生起点不同、师资水准不同、教学设备方面的差异,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综合水平参差不齐,优秀的高中学生报考珠宝类专业太少,使得珠宝类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如何破解黄金珠宝行业人才及
人力资源难题

(一)为人才发展提供路径,提升行业吸引力

珠宝行业也在转型中,公司化经营逐成常态,个体户经营逐渐减少。经营者应按公司化经营形成管理思想,要看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按国家法律法规经营,尽量实行五天工作制,有条件的为员工提供年假等。任人唯贤,能者多得,把好用人导向,履行承诺,采取股权激励等措施让员工成为老板,与企业共发展。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毕业生投身珠宝行业,破除家族式企业任人唯亲、不信任外人的狭隘落后观念,以绩效、工作能力论英雄。

(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留住人才

企业要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人五湖四海,不以地域划分,使人人感到平等,形成使年轻员工感到奋斗就有结果的用人导向。企业可以搞员工生日会、年终表彰大会、组织外出旅游及良好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减少流失率。

(三)提升珠宝类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

提升珠宝类职业院校专业的办学水平,建议对教师像香港大学一样实行聘任制,保持教师队伍的更替和教师知识的更新。要保证70%的一线教师来自企业,制定职业类院校教师从教资质,在优秀的在职企业员工中选拔受过系统教育有从业经验、善于归纳、传授的人才到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来。学校必须从严管理学生,不能搞放羊式管理,否则害了学生,学校声誉受损,企业失去信心。要学校要与企业密切结合,企校共同培养,学生可与企业、学校三方签订协议,教训结合,毕业后必须服务于企业一定的年限,以保证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总之,如何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人才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高度,更关乎一个行业的高度。只要人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黄金珠宝行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出路,因为我们不能怀疑——路,是人走出来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