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退潮,黄金裸泳?

2017-07-04

金价虽然短期会受到货币价值的影响而波动,但毕竟从2011年后就开始逐步“深潜”。即使四大央行联动左转,黄金也不至于呈现出“裸泳”的姿态。


本报特约评论员  王亚宏


黄金虽然素有抗磨损之名,但市场环境却是多变的。随着过去9年中全球央行注入廉价货币的做法出现转向,作为一种资产的黄金也要面临新的考验。


自从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来,以注入流动性为名,央行的印钞机逐渐热得发烫。虽然美联储已经在两年多以前就开始重新打开升息通道,但这并没有扭转“美国向左,全球向右”的步调。


在过去一周里,全球货币当局协调步调的苗头开始显现,全球四大央行里的另外两家也打算一起“向左转”。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上周没有拿出吸引人们习惯看到的“火箭炮”,而是在葡萄牙辛特拉的欧洲央行大会上发表了经济复苏正在向纵深发展的讲话,稍后他又重申了对欧元区经济的乐观展望,这被外界解读为欧洲央行正准备缩减大规模购债计划的信号。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外一边,虽然英国政府在闹着脱离欧盟,但英格兰银行却表现出和法兰克福类似的步调。英格兰银行行长马克·卡尼表示,如果商业投资保持增长,英国央行将有可能提高基准利率,他称“退出某些货币政策刺激措施可能是有必要的”,市场普遍认为这是英国央行对于利率政策释放的新征兆。


包括将利率下调至零乃至负值,以及大规模的资产购买计划在内的超宽松政策的目的在于重振疲软的经济。现在央行口风顿转,基于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力的复苏,这使得货币政策制定方有底气能撤出廉价货币行动。


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中国经济的温和向好带动的外需复苏中开始反弹。当然即使如此,也并非所有央行都做好货币政策退潮的准备。日本央行就表示在该国的通胀率仍远低于2%的目标之际,他们将延续刺激措施,包括接着实施负利率和资产购买计划。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虽然在5月份曾谈到了货币政策转舵可能造成的问题,但也强调日本央行尚未进入到探讨退出策略的阶段。


在过去几年里,量化宽松政策曾一度将金价推至历史高点。但正如所有大宗商品一样,货币增发对其价格的带动作用存在阈值,一旦超过限度,央行的廉价货币对商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就出现边际效应递减。这点在2011年后已经体现出。


理论上说,当央行暂停印钞机后,廉价货币的流出会让一些资产的泡沫被遏制,比如不断创出新高的美股有很大几率会进入调整时期。全球几大央行几乎都准备收紧金融环境。市场难免会有更多的波动,这点也已经在上周的债市中体现出来。


现在市场已经逐渐出现“紧缩恐慌”,有人已经开始为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浪潮消退做准备。货币退潮,一些“裸泳”的资产将会被露出,不过黄金不在此列。因为金价虽然短期会受到货币价值的影响而波动,但毕竟从2011年后就开始逐步“深潜”。即使四大央行联动左转,黄金也不至于呈现出“裸泳”的姿态——至少比其他大部分资产更晚“裸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