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行业“中国制造2025”:再讲春天故事

2016-07-27
本刊记者郭士军

近两年,“供给侧改革”成为一个影响中国的高频词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对于黄金珠宝行业而言,如何借助供给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造经济发展新动力,走出行业发展困境?

黄金珠宝行业“中国制造2025”:再讲春天故事

7月27日,第二届中国国际黄金大会“黄金珠宝产业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改革”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供给侧改革”主题,对目前黄金珠宝行业智能制造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进程,对黄金珠宝行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将成为助力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对大众而言,“供给侧”是个相对陌生和专业的经济学术语。但实际上,供给侧改革早已“潜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一系列助力产业升级的顶层规划相继出炉,便是“供给侧”发力的明证。

深圳百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周灿坤围绕“中国黄金珠宝智能制造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主题分享,从智能制造的内涵、行业现状、发展应用的趋势及百泰的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周灿坤认为,智能制造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手段之一,智能制造最终目的是满足大规模商业定制需求。对于智能制造未来的发展趋势,周灿坤表示,要充分认识道国内外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差距,发挥“互联网+”的意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领导者需要大魄力和长眼光。“企业要在智能制造上走的远,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这样才可能从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他说。

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使“中国制造”强筋健骨、提质增效,形成竞争新优势,无疑是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的重要举措。论坛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郝亮作了“3D打印在我国黄金珠宝行业的发展潜力与趋势”主题演讲。郝亮指出,3D打印技术和珠宝首饰结合具有较强的优势:激发创新潜力、减少创新周期、提升创新价值、降低创新成本。

“在制造产品过程中,3D打印不需要模具,既节省成本时间,又能够设计出更多款式、风格的产品,同时,3D打印提供的个人定制手段成为另众多消费者瞩目的焦点。就目前而言,传统的珠宝首饰制造流程要经过起银版、压胶模、开胶模、注蜡、修模等多种程序,程序多且杂,设备、场地、材料、人力及时间成本较大。而未来,珠宝首饰产业发展中创意(Idea)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凸出。‘创意(Idea)+3D打印云制造’模式将成为未来珠宝首饰高效制造的重要出路。”郝亮说。

智能产品的输出,需要智能理念的保证,同时智能化的设备及技术同样是关键的一环。作为黄金珠宝行业的一员,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化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从智能机床(i5智能运动控制技术),到智能工厂(WIS车间信心管理系统),再到智造生态(Sesol在线技术解决方案),他们研发的智能系统可以概括为以智能系统为基础,以智能机床为核心,以智能工厂为载体而构建起来的智能制造新生态。智能数控技术会形成一种分级结果,原来大而全的企业逐渐被缩小,形成新的呈现分布式布局的制造单元,这就是智能工厂。

德国KORAS公司总经理Thorsten Koras(科拉斯),周大福珠宝金行(深圳)有限公司产品管理部黄金科总监韦剑锋,上海豫园黄金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孙云飞,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宝康,分别以“绿色制造”技术、黄金珠宝消费升级对珠宝供应链的影响、黄金珠宝‘三品’行动与我国黄金珠宝消费市场的发展、可穿戴珠宝方面的探索实践及行业发展路径等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