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调查: 透视产业金融化(一)

2017-03-15


今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互联网金融进入纵深发展期。促进金融改革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成为2017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表示,金融的归宿是实体经济,金融体系作为供给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为经济升级换代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应当受到重视。他认为,在普惠金融方面,要鼓励“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但是,金融无论怎样创新,都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也要依靠法治给出的制度环境,引导资本市场走正道。


今年2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黄金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鼓励黄金金融产品创新,有序发展黄金租赁、远期和期权等业务,建立多层次黄金市场体系,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利用“互联网+”,完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快黄金珠宝交易云商平台、现代珠宝产业服务创意发展平台等建设。


“这将利好互联网黄金金融化的发展,同时,鼓励黄金金融产品创新,也是发挥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普惠金融的优势,践行国家‘藏进于民’重要战略的重要体现。”众多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2016年,我国珠宝行业黄金消费量超过900吨,已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其中,首饰用金量同比下降18.91%;金条和金币用金量都出现同比28.19%、36.80%的高速增长。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从金条、金币用金量大幅增长的数据上看,黄金投资市场相对更为红火,人们对黄金“保值”作用的重视,正在超越其“装饰”作用。而且,这种增幅反映的是市场对黄金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对行业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刺激行业内部创新的机遇。


大势所趋 黄金金融化队伍不断壮大


对于黄金珠宝行业的人来说,谁都忘不了2013年“中国大妈”抢黄金的案例。


稍作分析不难发现,“中国大妈”购买黄金无非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消费需求;二是投资需求。黄金虽然有保值避险功能,但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身兼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决定了其价格将受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


四年过去了,很少再现“中国大妈”挤爆各大商场黄金店铺的场景了,但是黄金金融化的趋势并未因此停止脚步,转而“牵手”了互联网,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黄金金融平台,如黄金钱包、国美黄金、存金宝、紫金金行、黄金管家等。这些平台的出现,让黄金投资变得更加简易和便捷——“足不出户,手机在手”就可以轻松实现投资与理财需求。


除了终端市场上百姓对黄金投资理财的需求外,催生一系列互联网黄金金融平台出现和壮大的另一层原因,是由于目前黄金珠宝行业遇到的诸多困境所致。


黄金珠宝行业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正面临着材料成本高,大量生产导致产能过剩、终端市场库存积压严重,产品同质化等诸多问题困扰。加上近几年来,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珠宝行业的态度由过去的“贴心管家”变成了现在的“严厉大叔”,对企业的资金借贷等业务急剧收窄,企业因不堪重负的资金难题而接连出现断链、甚至关门倒闭现象。这一现象在2015年已经凸显。


黄金珠宝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但同时又是一个从不缺乏创新的行业。在大经济环境下,黄金珠宝行业需要金融化创新的推动,保持血液畅通、健康运作。以解决全行业资金借贷、解决资金服务难题为基础服务的平台风起云涌。这些创新平台和模式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成为转型升级路上的重要标杆。


据了解,对于一般的互联网黄金金融平台来讲,投资者在其平台上购买黄金托管产品之后,平台将托管账户中的黄金租借给中小黄金加工企业使用,收取租金。这样不仅能盘活黄金投资者手里难以流转的黄金,也能解决中小黄金加工企业资金周转的痛点。


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购买生产需要的黄金,从其他渠道融资成本也很高,所以从互联网黄金平台租借黄金相对成本较低。互联网黄金平台租借黄金给中小企业的收益一般在5%左右,且有资产质押,针对投资者有保险公司承保,互联网黄金平台拿出部分收益给黄金投资者,仍然能确保一定的收益维持平台运转。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兴起的以黄金珠宝为基础业务的金融平台大多都是以线上为主。随着黄金金融的互联网化趋势日益显著和成熟,传统的银行机构也看准了这块市场“蛋糕”,亦想在这波浪潮中瓜分“一杯羹”,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集中介入,成为此次互联网黄金金融化发展的一大亮点。


未来可期 黄金金融百花齐放


黄金是硬通货,即使金价短期下跌,黄金都不可能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这是黄金与一般投资理财产品如基金、债券、股票等的显著区别。但是,把金条放在家里,缺乏一定安全性,而放在银行保险柜,需要交租柜费用。


如何才能既安全又方便地投资黄金?从2014年开始,逐渐兴起和成长的互联网黄金金融平台,在经历了近三年时间的发展后,其在投资、理财领域的发展规模逐渐壮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系,以阿里存金宝、微众银行微众金等为代表的BAT系,以紫金矿业的紫金金行、山东招金的淘金园等为代表的传统龙头企业,以软银投资的“黄金钱包”为代表的原生企业系,以国美黄金为代表的传统企业跨界系等五种类型系。而且每个类别的规模都在不断壮大,预计今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容。


目前市面上许多互联网黄金理财的投资门槛都很低,例如蚂蚁金服存金宝把投资门槛产品拉低到1元起,而腾讯微黄金、黄金钱包、黄金树、黄金黄金等平台均是0.001克起,按照目前的金价计算,买入门槛约为0.27元。


不管是黄金钱包,还是国美黄金、黄金黄金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它们进入行业的“敲门砖”都是首先解决了黄金不生息的痛点——正如股神巴菲特过去所揶揄的“黄金是只不会下蛋的鸡”,不仅没有分红与利息,而且还要承担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对比其他行业,传统黄金珠宝行业的金融化发展尚且“落后”。


在过去一年里,有一个行业的热度有增无减,它就是——出行。以共享单车为例,ofo和摩拜的出现,实现了人们将自行车“装进口袋里”的愿望,骑行变得更加便利,再也不会为丢车、被撬锁等而烦恼,反而让出行的共享经济又前行了一步。ofo和摩拜的出现,可谓是共享经济发展浪潮下的进行金融运作和管理的重要典型。


设想一下,未来的黄金珠宝行业是否也可以搭载共享经济的“大船”,推出创新型的服务和体验,如首饰租赁等。这种模式的发展和壮大,或将进一步将整个黄金珠宝行业的产业链进行革新和重塑,真正实现需求刺激生产的目标,减少库存积压,产业链将变得越来越轻,行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放大。


黄金管家CEO孙吉光认为,以投资和理财为主要核心内容的阶段是互联网黄金金融发展的第一阶段,目前已相对成熟;而未来,互联网黄金金融将继续深化,朝着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迈进。第二个阶段的显著特征,将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整个黄金珠宝行业的互动期;第三个阶段,将是互联网深入到产业链体系中,颠覆和重塑产业链的流转方向。


目前,互联网黄金金融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朝着“深水区”继续探索发展。


不可忽视的是,不止行业内,行业外的阿里巴巴、腾讯及京东等亦开始跨足黄金珠宝领域,通过金融平台,进一步推进黄金珠宝的金融化。对于这些平台来讲,接连进军黄金领域的初衷、模式,以及未来布局等话题,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