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TC: 搭建完整珠宝产业技术服务 框架体系
文/本刊实习记者 张圆
珠宝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规范和引导,离不开对新品种、新的优化处理方法、新的人工合成宝石的关注。珠宝玉石首饰的鉴定和定名、统一标识等方面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挑战永远是与时俱进的,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与市场和研究成果密切相关。
据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称“NGTC”)科技与对外合作部主任陈华研究员介绍,NGTC一直关注着国内外珠宝市场的热点和检测难点,并开展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研究最新检测技术和方法及研制检测设备。前几年在珠宝检测遇到的问题,如和田玉籽料和皮色鉴定,碧玺的充填处理、红蓝宝石的热处理与充填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2015年NGTC研发出可快速排查合成钻石的检测仪器——GV5000 宽频诱导发光测试仪。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各种研究成果为标准研制和修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陈华介绍,NGTC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珠宝玉石首饰检测技术服务,此外还为市场提供科研、标准、培训等技术服务。由NGTC举办的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以及不定期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为珠宝行业搭建了技术交流的平台,并展示新技术和新成果。
NGTC总工程师张钧告诉记者,截止2016年,我国与珠宝玉石首饰有关的标准一共71项,其中国家标准42项,行业标准29项。2016年8月,《蓝宝石分级》《红宝石分级》的文字标准出台并将于2017年3月正式实施,相应的标准样品也即将发布。《珠宝玉石 名称》、《珠宝玉石 鉴定》、《钻石分级》三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已于2016年完成,现在正在报批中。
标准是统一行业的尺规。张钧认为,推行质检机构公共服务标准化少不了以下步骤方法:第一,质检机构标准化管理体系中,两个标委会TC256和 TC298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负责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标准申请立项;第二,搭建标准体系构建图,从上到下,分次展开,进行标准的制定,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第三,市场调研,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并制定适合市场的标准;第四,组织培训,对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进行分层次的系列培训;第五,配合政府进行监管。
质检机构之间的交流依托不定期的质检工作交流会及实验室比对活动。NGTC的分实验室之间常进行盲样测试、质检人员之间的比对,各国家级、省级实验室之间的样品比对的频次也越来越高。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