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黄金饰品
本刊实习记者 李立博
印象中的黄金戒指大多是粗大的“福”戒指,显得很老气,而年轻人追求个性,因此年轻人选购戒指时,就会不自觉地排除金戒指。
为什么当代年轻人对黄金始终提不起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的情绪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提起黄金的时候,大部分年轻人总会与货币挂钩,潜意识里认为黄金很俗,总觉得会有一种铜臭味。也是基于此,现在的年轻人对黄金饰品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
首先从设计上来说,我身边的大部分年轻人很少会去关注黄金饰品。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黄金做出来的佩戴物尽管有,但是有限。
印象中的黄金戒指大多是粗大的“福”戒指,显得很老气,而年轻人追求个性,因此年轻人选购戒指时,就会不自觉地排除金戒指。
过去几年,暴发户在全国的热度高升,大金链子也成了暴发户的标配,因此黄金饰品的“俗气”“老土”等印象被植入年轻人的思想之中。当潜意识里存在着这些印象的时候,年轻人可能就会对黄金项链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经营黄金的这些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帮助人们摒除这些观念,或者说,他们的确努力地去改善企业形象,也想努力去改变年轻人对黄金饰品的刻板印象,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只有商场里那些黄金饰品在孤傲地展示着它们的“个性化”。
其次从生活上来看,黄金固然是一种饰品,但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对通货膨胀的投资产品。因此,在2013年,黄金价格一天下跌20%的时候,大量中国民众冲进就近的店铺抢购黄金制品,一买就是几公斤,他们也被称作是抄底黄金市场的“中国大妈”。因此,当年轻人再想到黄金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国大妈”,而基于此,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个年纪,佩戴黄金饰品是否合适,黄金饰品会不会很俗气等等。我觉得,这也是影响年轻人对黄金饰品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因素。
相反地,与黄金的“中国大妈”相比,钻石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尽管听上去也略显俗气,但是自有一种浪漫情怀,因此,这也更能激发女孩因对爱情的向往,而对钻石饰品大爱有加。
最后,从广告宣传上来讲,印象中的黄金企业选用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一般都是年龄较长的明星。并不是说她们不好,而是如果市场是面向年轻人的话,我觉得会有一种距离感的存在,基于此,也会对自己这个年龄佩戴黄金饰品是否合适而产生怀疑。
我们都很清楚,未来的市场是属于年轻人的,既然黄金企业想要争取年轻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想要改观年轻人对黄金饰品的刻板印象,那么这些企业是否真正了解年轻人的心理,了解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认为“我做了,我去迎合了大众。”
“做”很重要,但是“投其所好”才是关键所在。
(责编:刘丽丽)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