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黄金饰品

2019-08-16






                    本刊实习记者 李立博



印象中的黄金戒指大多是粗大的“福”戒指,显得很老气,而年轻人追求个性,因此年轻人选购戒指时,就会不自觉地排除金戒指。


为什么当代年轻人对黄金始终提不起兴趣甚至会出现反感的情绪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提起黄金的时候,大部分年轻人总会与货币挂钩,潜意识里认为黄金很俗,总觉得会有一种铜臭味。也是基于此,现在的年轻人对黄金饰品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


首先从设计上来说,我身边的大部分年轻人很少会去关注黄金饰品。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黄金做出来的佩戴物尽管有,但是有限。


印象中的黄金戒指大多是粗大的“福”戒指,显得很老气,而年轻人追求个性,因此年轻人选购戒指时,就会不自觉地排除金戒指。


过去几年,暴发户在全国的热度高升,大金链子也成了暴发户的标配,因此黄金饰品的“俗气”“老土”等印象被植入年轻人的思想之中。当潜意识里存在着这些印象的时候,年轻人可能就会对黄金项链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经营黄金的这些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帮助人们摒除这些观念,或者说,他们的确努力地去改善企业形象,也想努力去改变年轻人对黄金饰品的刻板印象,但很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只有商场里那些黄金饰品在孤傲地展示着它们的“个性化”。


其次从生活上来看,黄金固然是一种饰品,但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应对通货膨胀的投资产品。因此,在2013年,黄金价格一天下跌20%的时候,大量中国民众冲进就近的店铺抢购黄金制品,一买就是几公斤,他们也被称作是抄底黄金市场的“中国大妈”。因此,当年轻人再想到黄金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中国大妈”,而基于此,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这个年纪,佩戴黄金饰品是否合适,黄金饰品会不会很俗气等等。我觉得,这也是影响年轻人对黄金饰品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因素。


相反地,与黄金的“中国大妈”相比,钻石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尽管听上去也略显俗气,但是自有一种浪漫情怀,因此,这也更能激发女孩因对爱情的向往,而对钻石饰品大爱有加。


最后,从广告宣传上来讲,印象中的黄金企业选用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一般都是年龄较长的明星。并不是说她们不好,而是如果市场是面向年轻人的话,我觉得会有一种距离感的存在,基于此,也会对自己这个年龄佩戴黄金饰品是否合适而产生怀疑。


我们都很清楚,未来的市场是属于年轻人的,既然黄金企业想要争取年轻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想要改观年轻人对黄金饰品的刻板印象,那么这些企业是否真正了解年轻人的心理,了解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认为“我做了,我去迎合了大众。”


“做”很重要,但是“投其所好”才是关键所在。

(责编:刘丽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