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积淀才能创新” ——专访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崔西伦
文/本刊记者 张明明 实习记者何思璞
技艺永远只是手段,是服务于最终成果的核心支撑,技艺的背后是文化,真正要继承的也是文化。 ——崔西伦
第一次见到崔西伦大师是在他的办公室,这是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专门为他留出的大师工作室,他正伏在书桌上画设计草图。崔西伦早年间毕业于北京首饰工业公司技工学校,学的是雕塑专业,设计并打造过许多著名的大型摆件,如《黄鹤楼》《福字盘》等。作为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他对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十分关心,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
《中国黄金珠宝》:崔老师您好,您觉得,现在的手艺人和过去的手艺人处境有什么变化吗?
崔西伦: 我是学雕塑出身的,也擅长亲自做产品,所以我既是专业的设计师,也是传统意义上的手艺人。现在的手艺人和过去的手艺人处境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学手艺那会儿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手艺人在厂子里做工,只要结婚,厂子都给分配房子。当时去医院看病直接写个单子交给医院就行,该就诊就诊,该手术手术,自己都不用花钱,厂子全部报销,比现在的社保还实惠。那时候虽然工资不高,但有地方住、还管吃。现在房价这么高,北京的手艺人一般再努力也挣不够一套房子钱,他们也焦虑。社会地位方面的话,其实变化很小,但综合待遇方面似乎略有下降
《中国黄金珠宝》:这两年“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这些高频词成为行业热词,那在您看来,“工匠”一词应如何定义?现代工匠如何建立传承和创新?
崔西伦: 设计这些口号的初衷很好,要文化自信必然要振兴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技艺,但是他们对这个行业毕竟不了解,所以就直接引用这个来自日本的词“工匠”。
在日本,工匠分两类,一类是专门传承古老技艺的,就像厂子里的许多老师傅,他们一辈子虽然不懂理论,可就是能把损坏的器物修复得完美。给他看一遍某个器物,他能做出来一模一样的。他们不需要创新,只要做得和几百年前的一样就行。另一类是专职创新设计的,他们不仅懂传统技艺,对设计也很在行,他们能从传统技艺做出的传统器物中汲取灵感,创新出符合当下市场需求的产品。
“工匠”这个词在中国则指代混乱。你说它是指手艺人还是指设计师呢,还是两者都囊括在内? 官方强调的是专注、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也表示对传统手艺传承问题的关心。匠心精神确实应当弘扬,但实际上技艺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便发现它作为一些做活的手法,不外乎捶捶打打再加上一些小技巧。
技艺永远只是手段,是服务于最终成果的核心支撑,技艺的背后是文化,真正要继承的也是文化。手巧的学徒学三个月就能跟着我做活,我画什么样她就能做成什么样,可是要是让她改动一些小细节,她却不知道该从哪下手。让他们只做活他们能做得很好,但谈及创新根本做不来。
谈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我当年是学雕塑的,可我们的核心课程不仅有素描、水墨画、工笔画、艺术史等,还能自由地选修一些文学课程等。要看很多很多书,才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才能把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创作中去。现在的手艺人跳过的不仅是设计理论,还有这么重要的文化素养的积淀,他们如何能创新?
《中国黄金珠宝》:您对有志于学习这些传统技艺的年轻人有没有什么建议?
崔西伦: 任何时代,年轻人都是最好的,他们有活力、有激情、爱学习。我认为年轻人不能浮躁,要静下心来多接触技艺,多作一些文化层面的思考。西方的首饰设计极讲求造型,结构严谨甚至无懈可击,而中国文化境界极高,讲求温润、韵味,追求的是一种“余音绕梁三日绝”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中国的立体现代设计是从日本传过来的,而日本也是从欧美传入,但在日本匠人手中就产生了日本特色。中国的设计师也要考虑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将两者完美融合,创作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首饰设计。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很值得为之努力。只有对文化理解得够深,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走向世界。好东西终会被世界认可。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