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行业未来十二问” 之智能首饰会杀出一条生路吗
文/本刊实习记者 张圆
周大生儿童智能吊坠
智能珠宝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那套功能都学了过来,无论是监测人体健康数据、卡路里消耗计算、还是来电提醒、一键拍照等,珠宝行业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一样没落下,甚至比大部分可穿戴设备的颜值更高,体型更小,“有科技,有颜值”,简直要秒杀大部分智能手环了。
看起来,前景光明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我们很快察觉到,科技元素与设计元素的融合问题,在珠宝领域依旧存在。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能否和谐共处,默契十足,携手推出符合大众消费需求和心理的产品,这一点十分考验双方各自对消费市场的理解。换句话说,颜值与功能,该如何权衡,一直都是重点,也是智能首饰能否稳步占领市场的要旨之一。
想要两者兼得,很容易沦为“鸡肋”产品。尤其是当一款智能首饰身上还承载了不止一种功能,设计者还能做些什么?
但事实是,智能首饰的接受度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甚至有人说整个智能可穿戴领域的资本泡沫屡屡破裂,寒冬已至。红极一时的智能穿戴黑马Jawbone、科技巨头英特尔无一幸免。
颜值与功能,该如何权衡?做好减法才是解决之道。
一款正在众筹的名为“Make 100”的智能珠宝定位为“女性守护神”,女性可以在察觉危险时立即发出警报,内置的GPS模块,可以即时定位佩戴者的地理位置,方便收到报警信号之后采取下一步行动。这是这款智能珠宝主打的唯一功能。
功能细分且专业、专门为消费者定位的产品或许更吸睛。周大生在2015年做的防止儿童走失的“宝护”系列,2016年又为女性打造了“爱护”,都吸引了行业较大的注意力。
或者,干脆转化观念,回到“首饰”二字。智能首饰首先是首饰,其次才是科技产品。
智能首饰的定位不应仅止步于一款满足受众对美观和装饰的基本需求的可穿戴设备,其本质上应该是一件首饰,科技是为了让首饰成为更好的首饰。
这是笔者看到巴菲特近期投资一款名为“Ela”的智能穿戴首饰后的启发。巴菲特对“Ela”的定位是增加了数码功能的首饰,而不是一款科技含量颇高的数码产品。用户可以根据心情来设定“Ela”首饰的颜色,还有少量实用的功能如来电提醒。
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珠宝行业早已提出了定制化设计拯救未来的主题。科技因素如果能够帮助首饰突出设计创意,最大化增加装饰效果,或者降低用户个性化定制珠宝的技术门槛,这或许是智能珠宝打破“鸡肋”困局的关键。
2016年,TOTWOO发布了“绽放”系列智能珠宝,佩戴者可以随心情、星座运势、周边环境,通过app随时让珠宝闪出不同的光芒。这就是用户在智能珠宝上能够得到的交互的乐趣。
或者,可以通过改善更多细节来优化传统珠宝首饰的佩戴效果进而影响我们的佩戴习惯。比如说,在温度较低的季节贴身佩戴首饰,皮肤一般会感到冰凉,影响舒适度,如果在珠宝镶嵌的材质上加上微型的温度传感器,还能调节温度迎合人体,这样的首饰是不是能让人舍不得摘呢?
我们曾想象一件智能衣服可以自己改变颜色款式来适用于大部分日常场景,再也不用发愁搭配,不用更换,未来智能珠宝首饰是否也能够无缝对接我们的生活场景呢?
不过,再也不用更换首饰或许太过剥夺爱美女性复购的乐趣,智能珠宝还是该好好考虑,怎么对应不同的佩戴场景,不断推出层出不穷的产品。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