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一门手艺两代人

2018-07-17


文/本刊记者 张明明 实习记者何思璞 



6 月 28 日,京郊,夏日炎炎。

天热得厉害,太阳白晃晃地照得人睁不开眼。上午 10 点,《中国黄金珠宝》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的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下称东方艺珍),一个坚守着非遗技艺,将“燕京八绝”之一花丝镶嵌发扬光大的老基地。


累丝工艺摆件




花丝镶嵌的前世今生


据东方艺珍副总经理张汝婕介绍,1958 年 5 月 20 号,北京市政府将失散于民间的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北京花丝镶嵌厂,成为全国较早的黄金、白银加工制造企业,这也是东方艺珍的前身。现在的东方艺珍集中了花丝镶嵌、錾刻、卡克图等工艺的顶尖人才,使花丝镶嵌技艺和现代工艺有机结合在一起,生产制作了许多精品,并多次完成国家级重点项目。


“花丝工艺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工艺演变而来的宫廷技艺,在明代发展完善,共有掐、填、焊、攒、堆、垒、编、织这八道工序,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常辅以点翠工艺使得产品更显华贵。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老祖宗传下来的花丝工艺受到极大冲击,许多花丝镶嵌厂由此转行或倒闭。东方艺珍虽是该领域内的权威,在当时也举步维艰。这几年,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和工艺的支持,以及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提高,这种技艺也获得了新生。” 通过张汝婕的介绍,可以感受到她对非遗技艺花丝镶嵌怀有深厚的感情。


在东方艺珍的展厅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花丝代表作品。有知名度、辨识度极高的花丝手包,以及各种镶嵌着珍珠、绿松石、红蓝宝石的花丝胸针、花丝吊坠、花丝手镯等。此外还 有工艺繁复的花丝摆件等,都是由工匠们采用掐、填、焊、攒、堆、垒、编、织这八道工序, 一点一点手工制成,无数精致的圈形花丝附着在金件表面,熠熠生辉。


张汝婕,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副总经理


东方艺珍行政专员国瑾告诉记者, 近期他们自主设计并制作了以花丝镶嵌为技术支撑的银杏珍珠胸针和耳坠等黄金饰品。特别是金、银、黑三色花丝编制手镯,既可以单独佩戴,也可以三个一起,显得非常时尚,在调研中, 很多年轻人表示非常喜欢,一点也没觉得这是“老旧的”“传统”花丝饰品。 国谨说:“这些最新研发的产品市场效果很明显,年轻人对这种品相时尚、技艺奇特的饰品很感兴趣。”


“这几年‘古法黄金’越来越热,许多珠宝公司都推出他们的古法金。但是在花丝工艺上还是我们的技艺最传统,功底最扎实,所以我们现在接了不少大订单,负责给市面上一些名气很大的公司代加工其中的花丝部分。当然,我们也在自主研发新品,今年还专门成立了市场部,直接和市场对接。整体来说,东方艺珍赶上了花丝首饰的好时候,企业效益逐渐好转,这几年一直在稳健上升。”国瑾跟所有的东方艺珍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期待。





待遇虽优厚 流动性仍很大


随后,我们在国瑾的带领下前往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工作间参观采访。在这间近 20 平方米的车间内,并排放着 3排 4列工作台,12 位年轻的工匠正在聚精会神地做活。或小心翼翼地拿着镊子捏花丝小圈,或把黄金丝线框成不同的形状,或脚踩“皮老虎”, 将喷枪对准未成形的金料灼烧,每个人都专注于手里的活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绕手中丝。”国瑾表示, 由于近期订单量大,工匠们都在加紧赶工。


李艳平是一位 1995 年出生的山东姑娘,来东方艺珍学习工作已经五年了。她对花丝镶嵌这项工艺学得很扎实深入,做起活来技法娴熟。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李艳平中专毕业后,被亲戚介绍到这里当学徒。工作间里的其他人,情况也和她差不多,就连师傅也只比她大了几岁,中专毕业在这里几乎算得上最高学历。


当问到生活情况,李艳平告诉记者:“前几年我刚来的时候,当学徒包吃包住还给发每月四千多块的工资。而这两年来当学徒,就不发或者只发很少的工资了,而且跟大师学的话,还要交学费。”


李艳平解释,因为一些年轻人比较浮躁,很多人学几个月就走了,没学会多少工艺不说,厂子还赔钱。学徒在学手艺的前大半年,厂子几乎都是亏损的。而那些学了两三年手艺学得还不错的呢,又有一部分“出师”去深圳单干,一般是开工作室、 接订单自己干, 这样能挣更多钱。 “所以现在过来的学徒,大部分都是家里人或亲戚朋友介绍过来学一门手艺,因为这样‘亲拉亲’稳定性比较高,厂子亏损率也能降低不少。再说,厂子管吃管住,我们也花不上什么钱。” 李艳平说道。


“当然,我们的工资可不低。” 李艳平告诉记者,手艺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她一个月工资大约能达到八千元到一万元,如果手艺再娴熟些或活比较多的时候,甚至能拿二三万元。


关于师傅是如何教学徒技艺的, 另一名工匠公辰告诉记者:“不同的师傅传授手艺的方法都多少有些差异,主要分两种:脾气好的会一遍遍教,一遍学不会就再教第二遍、第三遍,直到他能独立完成一道工序。稍严厉的就只是做他自己的,让学徒在旁边看着,‘看得多了就会了’。据说当初他的师傅就是这样教他的,他的师傅的师傅也是这样教他师傅的。”


公辰告诉记者,他们刚入行的时候,在私下里聊天,常常担心自己将来的发展,总觉得整个行业的前景不好,学花丝虽然工资还行,但很多人不了解亦不理解,好在这两年情况改善许多, 自己也更加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