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塘珠宝小镇: 珠宝出口名镇的转型

2017-08-15

文/本刊记者 张圆


番禺珠宝制造工艺在业内享誉世界。据有关方面统计,番禺珠宝首饰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占港澳地区市场份额的70%左右,作为全国知名的珠宝加工制造出口基地,讲究设计与镶嵌工艺的“番禺工”对外树立了中国珠宝的良好形象。与国内其他珠宝产业园区不同的是,位于番禺区沙头街大罗村的大罗塘珠宝小镇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其时,往来香港方便的地理优势、各方面成本低廉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香港珠宝企业选择入驻番禺,番禺首饰加工业渐渐崛起,成为全国知名的一张名片。


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珠宝加工厂分布在区域的各个角落,以来料加工的海外接单生意为主,为众多国际知名珠宝品牌生产加工珠宝饰品。廉价的土地租金和人力成本,一度成为周大福、谢瑞麟等多个港资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地。


“从前,番禺珠宝加工集聚区的厂房大门紧闭,依靠国外订单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可谓闷声发财。但是现在,大罗塘珠宝小镇的街上立起了一栋栋的珠宝交易中心,展厅里人来人往。这是自2014年之后番禺珠宝为全力拓展内销市场,打造的珠宝首饰交易中心。”一位常在番禺来往的资深业内人士介绍道。


据沙头街街道办事处经济管理科秘书长胡红介绍,经过30年的发展,这里已形成了集原料销售、生产工具制造销售、技术工人培训、设计研发、生产、半成品和成品销售、电子商务、检验检测、会展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拥有2000多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及商户,从业人员5万多人,汇聚超过200种来自5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宝石原材料以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原料,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三成,占港澳市场份额约七成。


胡红表示,大罗塘珠宝小镇的总体定位是服务珠三角、辐射内地、面向世界、产研销于一体的珠宝创意珠宝小镇,成为全球珠宝贸易的专业化集散地。具体规划为,在原来首饰半成品出口或销售为主向最终产品零售批发转变,以彩宝交易为核心,形成专业化市场,通过国际珠宝展、电商平台等实现珠宝贸易及加工基地,强调大罗塘珠宝产业规模领先的同时注重珠宝加工企业的技术领先发展,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成为珠三角地区珠宝创意设计前沿,以深圳珠宝创意设计发展为目标,积极拓展培训,扶持珠宝创意设计企业发展,鼓励大型珠宝加工企业向加工、设计与零售一体化发展,在规划区注入现代服务、商务办公零售批发多种业态,构建大罗塘珠宝产业带为珠三角珠宝创意前沿。


大罗塘地区已积累了雄厚的珠宝首饰产业基础,近年,番禺区委、区政府和沙头街积极响应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项目建设推进成效显著。其中,政府联合金俊汇国际珠宝首饰推广中心,按钻石、黄金、白银、彩色宝石等分类,集合大罗塘地区的设计、工艺、产品、包装等优势,帮助大中小微型企业创建品牌,开拓国内市场,在一二线城市设立销售点,做好产品推广,扭转大罗塘地区珠宝首饰加工、代工基地的被动局面,变为“国际珠宝首饰品牌首创地”;同时,引导珠宝首饰企业沿“一带一路”加速走向海外,打响品牌。


番禺大罗塘珠宝首饰商会副会长、金俊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董事方志勇表示,金俊汇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已进驻番禺大罗塘珠宝小镇有两年时间,与番禺大罗塘珠宝首饰商会、广钻中心、广宝中心等为营造良好的本土珠宝品牌孵化环境,经常组织采购团到场内采购,运用新媒体对商家品牌和产品进行推广,打造代理商与厂家无缝对接的推广中心及线上会员订货系统,解决了外省珠宝品牌代理商到番禺珠宝产业区难找到合适的厂家及工艺师的主要问题,并希望可以藉此带动整个产业区积极寻求变革与创新的氛围,推动区域发展。


“过去是只有工厂没有门店,产品和企业都不为人所知,接单纯粹靠熟人介绍或自己辛苦找寻,现在设立了展厅,商场运营商帮助推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公司,机遇也越来越多,但很多明星订单和大品牌订单都有保密协议,不能对外公开,这也成为品牌发展路上推广的一个阻力。”方志勇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