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更需要常“新”

2017-06-14

文/本刊记者 魏翔琪


“零售,从未停下脚步,所谓‘新零售’,不过是对过去零售改革的总结词汇。”台湾今生金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扬帆如是说。在这个“新零售”词汇泛滥的当下,扬帆更愿意抛开错综复杂的概念词条,认真地对待“新”为今生金饰所带来的启迪。

“新”老板

这里的“新”老板并不是让企业去更换领导者。准确的讲是拥有新思维、新观念的老板。在这个新思维中,很多企业老板认为是“跟得上时代”便是新,便不会被时代淘汰,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扬帆说:“老板的思维改变更需要从根入手,如同众多年轻消费者已经不再为克重买账时,老板却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做起了电商,这不叫新,而是本末倒置。”的确,在众多企业中,看似老板都在追逐新、奇、特的各种浪潮,也会有很多看起来新潮的思想,但是,这些并不是企业当下所存在问题的答案。在“新”思想的带入中,企业需要更多的自我审视,看看那些腐朽和陈旧究竟在哪里,再去改变。


在扬帆看来,很多企业老板在2013年的那场行业危机中被“打蒙”了,突然之间,黄金珠宝不再拥有原料价格优势,一瞬间,众多企业都在寻求突破口,都在“寒冬”中煎熬着。其实,这也为所有企业老板“去陈出新”提供了一次机遇,但并不是所有老板都能把握住这次机遇。

现在,“新零售”又一次的来到沉浸在过去的企业门前,珠宝行业更需要的是新思想,是对市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对消费观念和心理的整体把握,对现代营销方式的接纳,对外部环境变迁的适应。如何通过新思想给行业以启迪,尽快促进整个行业的转变,是眼下摆在国内诸多珠宝商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新”产品

很多人都在热议以“千禧一代”为主的新型消费群体为产品研发带来了新方向,也让行业有了寻求“差异化”产品的道路。在这些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中汲取精华的企业也很多,但这并没有为珠宝行业产品差异化打开一条出路,而是为珠宝行业打开了一条新的“同质化”产品的道路。扬帆认为,很多企业在寻求“新”产品的过程中误入歧途,主要原因是企业本身只是改变产品外观去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并未真正地研究过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很多孩子从一出生,便与世界上的高科技接触,在他们认知的世界中便已经是当下的模样了。你还用简单的产品、包装、故事去销售时,这些孩子是不买账的。所以,新产品的研发要考虑如何走进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心中。”扬帆说。


今生金饰也在打造“新”产品的路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今年,今生金饰推出的四个系列的产品中,使用了富有寓意的中国古代元素,同时,还在包装盒上下足了功夫。例如,在宝宝礼盒中会有一个制作精良的“圣旨”可以填写孩子的姓名和祝福的话。让产品在细节中增加温度,让“新”产品有热度。

“新”服务

今生金饰专注终端零售近三十年,在各大商业街区的商场中都开设有门店、岛柜。除根据商场定位的高、中、低的不同安排不同区间价格的产品外,同时还为不同级别的商场提供不同的“新”服务。


扬帆介绍,在厦门的高端商场店中有一台显微镜可以通过观察指甲上的微循环进行身体亚健康情况的初步诊断。这样设置的理由很简单:首先,这个商场为高端商场,来这里的客户一般不会为钱而努力奔波,另外她们会有充足的时间逛商场;其次,这些顾客大部分会有亚健康的症状,却不自知。选用这样的简单仪器为前来的消费者增加一项不同的体验。这项服务也让这个店业绩不断提升。


这样的健康服务,看似简单,甚至还有一些“玩笑”的感觉,但是,这项简单的健康检查可拉近顾客和导购员的距离,也可以增加消费者店内逗留的时长,最终也可以让消费者在“新”服务中体验到有趣,并愿意常来常往,为店内增加人气。


每一个门店都需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新”服务模式。不要让简单的“端茶倒水”成为服务的标杆。


END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