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一:钻石迎来拐点 市场复苏信号强烈

2017-10-17

文/本刊记者 张圆

9月,诸多重要钻石业界活动发布,释放出中国钻石市场“回暖”的利好信号。


9月11日,深圳百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树记珠宝集团在深圳举行国际时尚钻石珠宝品牌Love & Co.的发布会,宣布将开放加盟合作,推进Love & Co.全面进驻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9月13日,中国另一黄金珠宝市场巨头——中国黄金也瞄准了钻石市场发力,与戴比尔斯进行战略合作,在深圳举行钻石新品发布会,进一步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据了解,中国黄金钻石新品的定位是国际化与时尚感,此次布局钻石市场战略,是2017年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一个大动作。


身为黄金龙头品牌,为什么两者都在此时选择了钻石市场作为重大战略布局?亦或许是因为国内在经历了近两年的结构性调整后,展露了逐渐 “回暖”的势头;抑或是受到了今年以来钻石生产商巨头宣布诸多影响钻石消费的大动作的影响,趁势进一步打开国内钻石市场。


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行情开始下降后,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钻石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2017年上半年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出口交易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8.4%,预计今年将超过去年的交易总额。


中国消费市场的逐渐复苏,以及国民对于钻石的日常消费及结婚刚需接受度渐高,给予钻石业界市场“回暖”的信心,他们相信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的中国钻石市场仍有很大空间。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钻石市场之一,中国也被国际期待成为钻石市场复苏和增长的一个新引擎。


香港珠宝展上,钻石生产商协会(Diamond Producers Association,简称DPA)首席执行官李博赫(Jean-Marc Lieberherr)宣布,将在明年成立上海总部并开始在中国进行“Real is Rare, Real is Diamond”项目的市场推广,这标志着拥有7家成员公司,全球钻石原石销售额全行业占比超过75%的DPA正式落地中国。


近年来,身为宝石之王的钻石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追捧。值得注意的是,钻石除了是婚姻承诺的象征,在婚庆市场大放异彩之外,随着重视情感及自我表达的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钻石的消费需求也变得多元化。


戴比尔斯发布的2016年行业洞察报告中显示,中国的千禧一代(18~34岁)出于个人化庆祝的动机购买非婚戒的比例占近50%。


据报道,戴比尔斯计划今年投入1.4亿美元用于做钻石广告,影响消费趋势,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数额。主要目标人群是千禧一代的女性,据戴比尔斯公司说,随着收入增加,这些女性正在为自己购买钻石。


更深的层面上,对女性而言,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感的提升使得她们对于钻石的定义不再只是婚饰,还在于自购用来表达自我、探寻自我意义的首饰。实际上,有的单身男性,也在逐步接受钻石,我们可以在街上看到一些男士也戴上了中性风格的钻饰。


因此,有理由相信,钻石市场有着巨大潜力,而在有着庞大消费人群和消费力、消费需求多元化的中国珠宝首饰市场,钻石所占的份额也将会快速增长、稳步上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