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到2019 ——珠宝行业上市公司表现分析与趋势预判
作者:吴璠
编者按:
年初,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18年度财报,据珠宝行业内反馈的消息,以及各主要上市公司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出,2018年国内的珠宝行业经历了过山车似的转折。上半年尚有一线曙光,业绩增长;在8月之后出现显著回落,业绩归于平淡甚至负增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经营困难已经成为珠宝企业共同面对的形势,上市公司也面临销售额下滑、股票价格普遍下跌的窘境。对此,在2019年的经营中,珠宝企业更应遵循经济规律,关注现金流的健康,深耕发展,培养长久增长的动力。
本文选取了12家市值居于前位的珠宝上市公司以及在运营方面有一定亮点、在行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包括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东方金钰、金一文化、潮宏基、赫美集团、萃华珠宝、明牌珠宝、爱迪尔、刚泰集团、通灵珠宝。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12家企业里,整个2018年,股票价格还能增长的只有2家企业:老凤祥(4.4%)和周大生(0.7%),而且增长率也并不高。其它企业股价下跌7.5%(萃华珠宝)至70.5%(东方金钰)不等。7家企业全年股票价格腰斩,占样本比重58%。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股票的月度变化,2018年5月之后,80%以上的股票进入下降通道,并保持“跌跌不休”的趋势。图3统计了2018年主要珠宝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月度变动率为正和为负的月数。12家企业里10家企业的半数以上的月份里股票价格下跌,超过样本80%的比重。可以说,2018年对于众多珠宝企业而言是非常煎熬的一年。
图1:2018年主要珠宝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年度变动率
图2:2018年主要珠宝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变动图
图3:2018年主要珠宝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月度正负变动统计
美团的CEO王兴调侃的一句话在网上流传甚广:“2018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一语成谶,这句话同样可能适用于珠宝行业。
作为珠宝行业翘楚的企业,周大福是香港上市的市值最大的珠宝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拥有86年历史的著名珠宝首饰品牌,在全球共有3085个零售点。其中,中国内地占其珠宝业务比重最大,并持续为其主要溢利来源,2018年财政年度中,占本集团主要经营溢利超过75%,同比增长约19%;其零售营业额占约66%,加盟店增加约17%;产品上,黄金产品比重最大,最新数据营业额占60%。
2018年上半财年周大福业绩表现十分抢眼。周大福在截至6月底的第一财季内,港澳零售额同比涨21%,同店销售额增幅为26%;中国内地零售额同比上涨11%,同店销售则增长4%;而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2018财年第2财季),其内地销售额同比涨15%,同店销售增幅为6%,港澳销售额增幅则达25%,同店销售增幅为23%。
但是受国际经济环境等宏观因素以及香港本地消费及中国内地游客支出下降影响,香港零售商业绩出现疲软状态。周大福已公布的截止2018年12月31日的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期内中国内地零售额增长1%,但同店销售额下跌7%,港澳零售额下跌1%,同店销售额下跌6%。这是周大福珠宝集团两个财政年度内季度同店销售出现的首次下滑。
从产品类别看,内地珠宝镶嵌首饰同店销售下降5%,其它零售额增长3%,同店平均售价从6900港元下降至6600港元;港澳地区镶嵌首饰同店销售下降8%,平均售价从11800港元下降至11500港元;内地黄金产品同店销售大跌11%,平均售价从3900港元上升至4300港元,黄金港澳市场则下跌6%,平均售价从7000港元上升至7400港元。周大福第三季度财报呈现低迷状态。同时在股票表现上,2019年1月,周大福股价下跌。
与之相对应的,在整个样本中相对表现突出的老凤祥,2018年第3季度的财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65.05亿元,同比增长10.73%;实现归母净利润9.88亿元,同比增长10.14%。但是,单季度环比,其第3季度同比增长11.72%,增幅小于第2季度的12.03%;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2%,增幅小于第2季度增长的16.28%。第3季度减缓的增长基本符合整个行业趋势。老凤祥2018年3个季度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第三季度分别比同期增加了4.28亿元和6.2亿元,增长幅度均超过10%。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基本与2017年持平。综合毛利率第3季度7.99%,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费用率为2.97%,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3%/0.88%/0.46%,同比分别变化-0.19/0.08/0.08个百分点。存货周转率与2017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从老凤祥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这也是老凤祥股票价格下半年反转的基础。
另一家有增长表现的企业,周大生也是一家专注国内加盟连锁的上市公司,2017年成功上市。截止2017年底拥有自营店276家,加盟店2448家;营业收入达到38.05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92亿元,年度增长率分别为31.14%、38.77%。其业绩增长在行业中备受瞩目,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十分强劲,摆脱了上市前受到的“只涨利润,不涨收入”的疑问。其次,其财务数据在增长的过程中也有相对改善。2017年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47% 和 54.24%,均低于2016年3.07% 和74.64% 的水平;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有所提升,从2016年的37.46次和1.24次,升至46.81次和1.37次。
除了快速增长业绩之外,的我们还注意到(1)其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大幅增长:2017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增长了44.07%,达到9598万元,近1亿元;存货增长了30.08%,达到21.06亿元,远远超过2016年水平。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营业收入增长率变动几乎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神同步,而净利润增长率基本与存货增长率的变化保持一致。(2)自营门店与加盟门店的单店收入和利润的差距,包括自营与加盟门店的单店收入和利润差异以及单店绩效的下降和自营与加盟店的镶嵌类首饰毛利率的巨大差异。其自营店镶嵌类首饰的毛利率与加盟店的差距基本在5倍的水平;镶嵌类首饰在公司自营店的销售收入中占比达到三成,而在加盟店的销售收入中占比重八成,加盟店的其它二成的品类如素金,其毛利率低于镶嵌类首饰的情况下,该公司加盟店的单店毛利率从25%左右提高至50%左右,将近翻倍。
而其它企业,如进行纵向收购的刚泰集团,因现金流紧张,已终止其最近一起对布契拉提品牌的收购;希望快速升级进入高端消费品市场的赫美集团,因收购的业务未能有效整合,也存在资金链紧张和收益下滑的问题;具有强烈并购冲动和行业扩张的爱迪尔珠宝其最近的两起收购融资提案也受到交易所的质疑而搁置,最近才获有条件通过;金一文化急速冒进,做大的同时未能作强,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以1元价格被收购;东方金钰因市场环境和经营问题也陷入债务危机。而珠宝行业新贵,通灵借助比利时皇室IP,实现品牌升级,走上大规模加盟连锁的道路。虽然其加盟商规模、营业收入、利润增长均表现突出,但是其过重的存货比重和销售费用凸显其经营和销售效率的压力,不利于长期效益,其股票价格从年初的近28元跌至12元,跌去56%,已经腰斩。
诚如,我们之前发表的文章提到,“2018年,违背经济规律的企业操作的后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迅速验证:经济规律如自然界法则,无论出发点多么积极,仅可以短期逆袭,但不能长期违背。企业还是需要深耕内涵发展,练好内功,才是长久增长的动力。”
同样,知易行难。
容易改进的方法都已经被多番尝试和深入使用,之前急功冒进、好大喜功的方式在经济繁荣时期积累的深层问题,在当前经济迟缓时期将会集中爆发。消费降级与升级同时并存。现在真正到了攻坚战的时刻。人的培养和改变是最难的环节。如何落地先进的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营销战略,将成为考验珠宝企业的重要试金石。
对外保守一些,不宜过度铺摊子,注意现金流的健康;对内激进一些,尽快推进管理体系和方法的改革,扎扎实实的做好内部机制的升级换代。这是我们对于奋战在一线的珠宝企业家们最中肯的建议。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