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益求精, 开辟互联网海洋中的“新航路”
文/本刊实习记者 贺轶群
就在“双十一”到来前不久,11月6日,中投网发表了《又一电商平台倒闭,寡头时代,垂直电商哀鸿遍野》一文,文中列举了家园网、当当网、凡客、麦考林、聚美优品等几大电商平台由盛转衰、再到逐渐没落的实例,认为电商的寡头时代已然到来: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综合电商想从巨头手中分一杯羹尚且不易,而对于垂直电商来说,更是哀鸿遍野,一地鸡毛。究其原因,该作者归结为四点:电商产品在价格还与品质方面缺乏优势、用户基数较小、业务经营没有特色、资本回归冷静停止为电商“输血”。
与往年的大幅度增长不同,今年的“双十一”大数据显示的,已不再是“高歌猛进”,而是一种平稳发展的状态。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竞争生态,不断同质化、程式化的产品形态,严峻的经济环境与疲软的消费能力……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得追问:包含珠宝行业在内的互联网电商,转型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商场如战场,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笑到最后的不仅仅是“适者”,更是“强者”。其实,无论是电商垂直平台,还是平台上的商家,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内外兼修”。
修内功,就是要把产品质量作为经营策略的最终归宿点,避开盲目扩张规模、求大求全的错误思维,让产品有趣、有料、有文化,符合不同消费群体,尤其是年青一代人的审美需求。借外力,这是要转变营销思路:互联网电商,绝不仅仅是运营网店这么简单;展望未来,随着互联网第三次革命大潮的来临,人工智能、云计算、新零售、大数据的兴起,在此语境下,尤其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善用网络营销,让企业真正融入互联网生态。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离不开对产品、市场、消费者三大范畴的研究,珠宝电商也不例外。以出类拔萃的产品为内在竞争力,才能赢得外在的市场、消费者,无往不胜。如何在这三处着力点用功,为珠宝、为电商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这也正是行业内诸多“先行者”正在探索的未来。
1
案例一:
黄会长用他的艺术珠宝,诠释“产品为王”
深圳水贝——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最大的集聚地,商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但是稍加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里售卖的珠宝虽然有不同的品牌,产品的款式、设计却大同小异,审美风格千篇一律。在某种意义上,“水贝货”已然成为珠宝同质化的代名词。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这是番禺珠宝工艺委员会会长黄建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开发“艺术珠宝”,是他为番禺珠宝同质化问题探索到的新方向。
艺术珠宝的设计者并非来自传统的首饰设计领域,而是与国内外职业艺术家跨界合作,填补珠宝界、艺术界的双重空白,闯开一条路。
黄建民认为,在未来十年,80%的珠宝店都会转型、改变,无论线上线下,谁先转型成功,谁就赢得未来市场。因为传统的婚戒首饰已经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未来的珠宝设计,必须要以艺术性取胜。“现在的首饰设计有两大问题:一是千篇一律的平面化,缺乏空间感;二是太过具象化,盲目追求‘像’,这就剥夺了消费者想象的空间。”黄建民这样说。
谈到艺术珠宝的设计思路,黄建民认为,艺术珠宝应该完全打破传统设计思路,融入艺术家的思想,从故事、文化、工艺三方面发力,小而精,不模仿,要走出自己的路。
他主导设计的“舞动”系列作品,采用分色、喷砂、滴珠等工艺,在对艺术性的探索与呈现方面卓有成效,时尚感强烈,既具有优雅的气质,又兼得动感与韵律美,在同质化日益泛滥的珠宝界,堪称一股清流。
2
案例二:
钻老板——新零售、新思路、新市场
早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就曾提出“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
新零售,高谈阔论的人有很多,去实践、尝试的人已经是少数,这其中又存在相当数量的搁浅者。对“新零售”探索得较为成功的企业如凤毛麟角,深圳的“一号钻”团队便是其中之一。
团队自主研发的“钻老板”系统着力打造珠宝门店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方式,借助全渠道服务,让珠宝门店的经营变得简单化、系统化。并通过顾客信息采集、灵活会员分组的方式实现精准营销。
一号钻掌门人陈骙旭深谙珠宝零售行业存在的漏洞和痛点,他声称,开发“钻老板”新零售系统,目的就是要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科技,消除珠宝销售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灰色地带”,使营销、库存管理、采购、财务、等不同在同一平台上开展工作,将终端珠宝销售带上规范化道路。
在传统珠宝商集中力量搭建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同时,一号钻独辟蹊径,将关注点放在线下门店,用互联网技术武装传统珠宝零售商,取得了不菲的市场业绩。“钻老板”的事例为我们上了一课:“互联网+珠宝”,绝不仅仅是电子商务与线上营销,旧瓶也可装新酒,逆向思路,也可以带来全新出路——新零售,带来新市场。
3
案例三:
缔一世家的消费者画像
随着时代的推移,“95后”“00后”消费者正逐渐成长为珠宝消费的新生力量。而珠宝的消费观念,由“炫耀”“保值”悄然转变为“追求美”“体验感”。因此,在谈及未来发展思路时,缔一世家——这家位于深圳水贝的珠宝新秀,将“消费者画像”提升到企业战略方面。
缔一世家从消费人群入手,研究新生代消费者的整体特征,作为产品风格、设计的基础。公司首席媒介官李尚泽认为,“95后”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消费观、婚姻观,拒绝“标签化”。针对这些人群,珠宝店面设计不能中规中矩,必须酷炫、潮、好玩、科技感强。同时,必须跳出“珠宝是用于婚嫁”的既有思维,塑造珠宝的新用途,例如潮搭,用珠宝配特定的衣服等,把非刚需的珠宝和刚需的服饰结合起来。提倡一种生活状态。淡化珠宝的投资属性,让“珠宝不是珠宝”,而成为生活的必要选择之一。
对于电商平台,缔一世家创始人陶志明认为,电子商务不应该被定义化,电商与传统门店并不是对立存在的,而需要进一步融合。移动互联时代,信息的获取随时随刻都在进行,要善用新媒体为桥梁,融合线上、线下业务,O2O毫无疑问是珠宝电商未来的前进方向。
互联网时代,珠宝商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更加挑剔的消费人群,以及更加苛刻的产品设计要求。市场形势倒逼企业改革,无论产品、市场还是消费者,在未来都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需要企业经营者具备智慧的眼光、细致的布局,细分市场,差异化经营,并找准产品定位,在设计和品牌形象等方面提高产品附加值,结合新型营销方式,搭载网络渠道,驶向更远的未来。
最后必须要注意的一点,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业态,在发展中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高昂的广告成本,所以不是电子商务一上线就会有收益,珠宝企业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长远规划,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态,耐心经营,产品为王,赢在品牌口碑,硬实力达到了,对电商平台的驾驭自然水到渠成。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