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管家CEO孙吉光:黄金珠宝金融化 迈入“深水区”

2017-03-16

文/本刊记者 郭士军



黄金是一种集金融属性、商品属性、货币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商品,金融属性是黄金的主要形态,这就决定了人们购买黄金的基本诉求除了婚庆需求、佩戴需要等之外,绝大多数是满足自身的投资、理财需求。


黄金管家CEO孙吉光


人们在对黄金的认知上,黄金就是财富的代表之一。黄金的财富性质与一般的商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如手机、电脑等商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损耗,而黄金的价值并不发生损耗;同时,珠宝也具有金融化属性,如实现标准化的钻石产品。“黄金是一种标准化的金融产品,它完全是基于纯度、克重等要素决定的金融产品,钻石裸钻也是如此。但是,像其它的高工艺产品、艺术品等,很难实现标准化,因而其想要实现金融化显得更难。”黄金管家CEO孙吉光说。


毋庸置疑,黄金及珠宝就是财富本身。过去,人们购买黄金都在商场、线下等实体场所,黄金商品属性更明显;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黄金可以像股票等投资类产品一样放在账户里,供一般投资者选择购买。


孙吉光说:“金融,即财富的流动。实体的黄金珠宝流动性较差,而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更方便地让它流动起来。一旦实现流动,黄金珠宝的金融属性便开始发挥效应,也将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是互联网黄金金融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投资理财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黄金金融化的三个阶段


黄金珠宝行业的金融化经历了由小及大、由雏形逐渐成熟的过程。


2014年,互联网金融火热;2015年,互联网在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加速覆盖,市场波动频繁;2016年,互联网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并逐渐趋于规范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互联网黄金金融行业“摸爬滚打”近十年的孙吉光,对互联网黄金的金融化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他认为,从互联网黄金金融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现在的互联网黄金金融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朝着“深水区”继续探索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黄金投资理财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初步发展的阶段。


2014年,市场上出现了首批互联网黄金投资理财平台,如黄金钱包、国美黄金、存金宝等;2015年,黄金管家等平台陆续面市;2017年,互联网巨头搭建的金融平台蜂拥而至,包括京东的京生金、腾讯的微黄金等,互联网黄金平台逐渐进入“红海”时期。


孙吉光预测,2017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将发生巨变,360、百度、平安集团等或将陆续推出互联网黄金平台。这些平台均以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主,主动嵌入黄金业务,强化黄金的金融属性。黄金投资理财平台将在今年出现又一波热潮。


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整个黄金珠宝行业的互动期。在这个互动期内,线上将迅速打通到线下的通道,人们将体验到在账户(线上)购买的黄金,可以到线下进行即时提金的便捷;家里的旧金也可以随时存到线上账户内。孙吉光表示,提金和存金的话题已经谈论了好多年,但是,这个风口将在今年正式打开并突破。


“在这个互动期内,提金和存金等业务的并存,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平台正在做,但未来真正做强做大的,或将是京东或阿里,因为他们有全套的线上线下互动的供应链。”孙吉光说。

在黄金的金融化道路上,一般而言,传统金融企业更具优势,珠宝企业优势相对较弱。孙吉光分析说,传统的黄金珠宝企业更擅长实物黄金的加工、流转及品牌的塑造,但是,对于标准化的账户体系及金融的运营,金融企业优势更强。“金融的后台运营模式与实物商品完全不同,商品讲究的是周转率,而金融则是讲究规模,规模越大越好,交易频次越多越好。而且,两者的人才体系也完全不同。”他说。


但是,在整个市场产业链体系中,黄金珠宝企业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平台账户体系内,人们是在金融平台上进行参与和运作,而一旦涉及到实物流转如提金、贷金、回购等,黄金珠宝行业的优势不可替代。这就是线上互联网金融平台与线下黄金珠宝企业应该互相拥抱的内在原因。“在这个阶段里,黄金的金融化一定是一种新的分工体系的形成,而不是竞争体系的扩延。”孙吉光补充说。


第三个阶段,将是互联网深入到产业链体系中,颠覆和重塑产业链的流程。孙吉光预计,这一阶段或将在明年正式启动,经历三年时间发展成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业内已经开始有人陆续进行探索尝试,如黄金珠宝的租赁模式。


孙吉光解释道,在黄金珠宝行业产业链中,传统的流程是设计师进行设计、加工企业负责生产,进而进入到批发、零售领域;而未来的流程是用户首先选择他需要什么,选好之后,缴纳定金,加工厂再进行定制化服务,这完全是一种由需求刺激生产的流程体系。


举例而言,以金钞为例,过去的模式是生产企业进行设计和生产,转而通过银行、零售店等进行发售;而未来将是定制化模式,平台用户以低于当时金价的价格对用户预收款项,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在这个模式中,平台提前拿到订单,将其发至生产企业进行制造,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几乎没有任何资金断链和库存积压的风险。


孙吉光认为,在这个阶段里,用户的需求将成为根本动力。众筹、定制、预售、黄金珠宝租赁等将成为黄金珠宝行业的主流形态。“企业必须要以激发用户需求、创造用户需求和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由于用户在账户里存了一定数量的黄金,平台将其租赁给工厂,工厂进行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另外,订单销售的风险大大降低,因为客户已经提前进行定制、做出选择,就一定会完成后期的‘手续’。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供应链会变得很轻。”他说。


这一阶段实现的基础和动力,来源于前两个阶段的基础发展:第一个阶段里,用户的资金存放在账户中,可以随时提取;第二个阶段则彻底打通了线上线下的通道。


与互联网结合的黄金产业发展蓝图


传统的黄金珠宝市场是由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产业链及用户构成,而有了互联网之后,这个场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孙吉光认为,互联网的加入,使得原有的场景模式在三个领域内发生了变化:第一,信息流的改变,由过去人们进店获悉信息到现在通过手机微信、微博等方式获悉;第二,资金流的改变,由过去的用现金和储蓄卡完成交付到现在的线上(微信或支付宝等)直接完成交付;第三,物流的改变,由过去的物流到店到现在的物流由卖家或工厂直接邮寄客户等。


“黄金珠宝市场变得更为错综复杂,不再是简单的线上关系,交互领域变得更加宽广,在社交维度、O2O维度、电商维度等领域都有所体现,甚至在餐饮店内都可以和黄金珠宝发生联系。”孙吉光说。


维度的变化,使得黄金珠宝市场原有的场景不再是单一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外延变得更大、更宽,因此其发展空间也将越来越大。但是,新的发展模式下,对传统黄金珠宝零售店铺的冲击也不可小觑。


基于传统的黄金珠宝市场的发展,目前在此基础上已经逐渐形成了多个分支,如B2B、B2C、F2C、GAP(黄金积存)、P2P、C2B等多个领域,这对整个产业链“蛋糕”的分割势必将影响到产业链内原有的份额,尤其是终端零售的市场份额。


孙吉光说:“囿于多个分支对零售市场份额的瓜分,未来,终端零售店铺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改变,不能再局限于简单地售卖,而应该更加趋于综合化,朝体验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方向转变。”    


其它行业亦如此,以手机行业为例,现在一二线城市很难发现铺货进行售卖的模式,线下实体店都变成了体验店,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感。而线上才是其销售的主流阵地。“这些都归因于它们都是标准化的商品。能够完全标准化的商品,未来一定将是以线上销售为主。黄金珠宝市场也将会逐渐朝这一时期迈进。”孙吉光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