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文化内涵才能走远
本刊记者张圆
邓江竹,独立珠宝设计师,原百泰首饰集团研发设计总监,拥有17年珠宝设计经验。
“我是从一年多以前注意到银行渠道开始有古法黄金出现了。接着是水贝圈在去年底到今年年初刮起了这股风潮。”她说。
“古法黄金现在在水贝圈炒得挺热,但其实并非新鲜事物。‘古法’二字顾名思义就是指老祖宗传下来的工艺,自古有之。”邓江竹称。
古法黄金最早来源于宫廷工艺,比如鎏金、金银错、点翠、花丝、景泰蓝等等。也有企业因擅长黄金传统工艺而闻名,如花丝和錾刻等工艺,只不过是没有像现在业内大范围地专门提出这样一个新品类。
现在市面上的古法黄金乍一看普遍是色泽做旧、质感厚重、造型古朴的样子,散发着黄金本有的光泽,但细细观察和感受,光泽、手感和质量还是有些参差不齐。什么是古法黄金?是否有标准和定义?邓江竹认为,古法黄金不能以真假而论。
“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和定义。各厂根据消费者不同诉求做出产品方面的不同改进,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会考虑不必太厚重,有的则更看重光泽。这不能说谁真谁假。”这是广义上的古法黄金。
她认为,单讨论狭义上的“古法黄金”才有可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那就是只有古代传统工艺,不能添加一丝比如硬金这样的现代工艺。
再往下缩小范围,多久以前算“古代”呢?她有自己的个人看法:“在我眼里宋代是巅峰。宋代是审美的最高峰,宋代由唐朝的繁复华美转向淡雅极简,讲究意境美。到了清代,审美就很具像。”
既然古法黄金自古有之,为何当下格外热闹?
老铺黄金在去年入驻深圳万象城。随后周大福也设了古法黄金产品专柜。紧接着水贝珠宝圈的黄金展厅里要么已经出现了这些产品,要么就是在研发的路上。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跟风吗?
邓江竹认为,古法黄金的兴起离不开消费者的需求,有需求才会有生产,这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必然趋势。她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举国倡导文化自信和家风教养的大氛围,二是消费者在喧嚣社会中追求返璞归真的产品和文化类产品的诉求。
她强调,古法黄金如果按现在的水贝模式——只按金价销售,不管配套设计理念的推广,这种文化工艺类产品更多要靠消费环境及产品文化的推广作为背景,不然很容易就难持续。
“古法黄金是很特别的文化产品,一定要深挖文化内涵。老铺黄金的古法黄金为什么卖得贵,消费者也买单,正是因为老铺成功地输出了产品文化的销售理念,加上店里的消费环境和陈列。店员经过统一培训,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产品的文化内涵及表达的理念。其它品牌的店可以学习?”
“没有文化内涵的古法黄金很难持续。老铺做了这么多年产品款式也不会太多。这波热潮过去,没有深挖内涵的工厂就会沉寂下去。古法黄金接下去怎么走?归根结底要么承载传统文化,要么承载人们的文化审美需求。”她说。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