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产业转型的风口

2017-05-15

文/解萧语

梧州宝石城。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12年经济增速下降至7.8%,自1980年以来首次跌破8%,预示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新常态”。2015年11月10日,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战略,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生产力上,而产业是生产力的核心,因此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城市化飞速发展,增加了消费者的收入,为市场带来了更高、更多元化的消费偏好,然而原有市场供给却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国家整体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2016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宝石257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4.1%,进口宝石金额8525万美元,同比减少56.3%;中国出口宝石111吨,同比减少70.2%,宝石出口金额为3971万美元,同比减少38.5%。伴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加显著,国际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我国宝石产业也逐步走低。同时,在全球价值链的新分工下,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价值链分工模式中,我国力推的“市场换技术”实践并没有成功换来高端技术,“世界加工厂”的“要素租金”并没有给我国带来丰厚利润,还出现了国际产业的碎片化植入与本土产业融合性不足,外生比较优势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较低等问题。


面对新常态不只有忧虑也有机遇,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制造业服务化正在引领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全球制造业分工正处于重塑演化阶段。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互联网+”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找到了新突破点。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将要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过去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结构由重工业和低端产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转变。只要抓住要领,跟上整体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按照经济大趋势运行,搭上改变的先机,中国的产业经济将会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


产能过剩,供需错位


从宝石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中国经济的新发展,都对宝石产业产生多重影响,特别是产能过剩和供需错位。


从宝石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成长性过剩是宝石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市场需求拓展过程中,过剩情况会逐渐得到缓解。在低技术水平上重复发展是目前我国宝石产业的成长性过剩的重点问题,它主要是由于部分行业中的核心技术缺失。这一问题在宝石加工制造行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能的严重过剩对我国整体宝石产业“调结构”造成极大的障碍,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从微观层面来看,会造成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产业整体效率和效益下滑,甚至引起企业破产;从宏观层面来看,会加重生态环境压力,使“资源、环境红利”更趋减弱,容易引发系统性经济风险,影响社会稳定。            

               

在宝石产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有了累累硕果,但是现行的经济市场中由于原有社会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珠宝首饰市场是典型的信息极不对称市场 , 信息不对称幅度呈波动性增长, 市场机制对信息不对称极为敏感。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消费者搜寻成本增大, 从而抑制珠宝首饰的消费需求, 最终导致市场失灵。


打造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升级路径


梧州人工宝石目前在世界上是发展中的产业, 有较好的盈利, 对新进入者有较大的吸引力。梧州人工宝石加工制造产业开始的一次性成本投入不高、容易获得生产原材料和设备、消费者转换成本极低,而且梧州人工宝石尚未形成超级品牌使消费者成为忠诚顾客,也没有能力去阻止新进入者, 进入壁垒很低。


世界人工宝石原料年产4200吨左右, 其中大部分产于我国, 约为3600吨。由于成本、人工、技术等原因, 现在已经没有锆石原材料生产厂家在梧州生产。虽然梧州市现在宝石加工使用的切石机、圈石机、研磨机、抛光机及相关配套机件, 基本上都是由本地厂家生产, 技术工艺成熟、机械性能稳定, 并有不少厂家生产的机械及相关配套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但是梧州没有一家生产原料生产设备的企业, 现在宝石原料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 基本上都是上海、大连等地方生产。而且梧州没有超大的企业来牵制供应商, 因此供应商的谈判能力较强。如果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集群能向后纵向拓展业务, 生产原材料和各种机器, 将会削弱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反之, 如果供应商向前拓展业务, 自己加工生产人工宝石, 将会使梧州市人工宝石集群的谈判能力大幅度下降。                         

梧州加工的人工宝石主要销往泰国、印度、美国、意大利等国家, 小部分销往广东、港、澳、台等地的首饰加工企业。目前,人工宝石交易统货(B级居多)占据了一半的市场, 真正需求A级以上产品的是中国的港澳台以及美国、意大利、墨西哥、俄罗斯的首饰镶嵌企业。因为客户的购买量是该产业内公司销售额的重要来源, 同时客户可以轻易地转向另一类产品, 不用承担很高的转换成本。现在,梧州市人工宝石产业集群的宝石镶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仅有 1 家合资镶嵌企业, 且规模较小, 尚未能向前延伸自己的产品线, 因此客户有较大的议价能力。


水钻、压克力、玻璃等人工宝石的替代品出现后, 中、低档的饰品生产厂家基于成本因素而选择使用替代品, 占据了人工宝石很大的市场份额, 替代品的出现对宝石的冲击很大。


随着市场的进入者不断增加,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梧州市没有生产高端产品的大规模企业,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较小, 顾客在产品间转换的成本很低, 产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在GVC分工时代,基于全球产品价值链分工的拓展,梧州宝石产业结构处于如上图凹点,还是劳动初级要素密集与附加值低的阶段。根据新的全球价值链的调整,梧州需要进行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考虑:一是总体上遵循传统的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演变的产业间的高级化路径;二是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的价值环节向价值链前端的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三是从低端的加工型制造环节向价值链后端的服务与管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环节的攀升。换言之,梧州宝石产业结构演化升级,不仅在于宝石产业间的结构高度化演进,更关键的在于宝石产业价值链的结构高度化演进以及产业价值链结构转换能力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