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互联网金融风控管理

2016-08-18
 文/本刊记者 任心悦

互联网企业染指金融,银行、基金公司进军互联网,让原本互不相干的两个行业相互跨界和博弈。互联网金融,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话题嘉宾

张云起: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互联网商务金融研究院院长

盛相中:浙江黄金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建海:紫金金行(深圳)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姚卫东:淘金科技投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孙元模:深圳市中金恒泰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建军:前海新黄金科技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

杨岙罡:北京盈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仕坤:深圳金雅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庄清鑫:深圳市福麒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前海德钧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当互联网创新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国有黄金矿山企业、黄金珠宝加工、零售企业等产业链企业纷纷加上互联网的基因,“互联网+黄金”浪潮也就此推开。在探讨“互联网+”和“供应链金融”的声音中,黄金金融时代正式拉开大幕。

在2016中国国际黄金大会“黄金珠宝产业链金融与互联网论坛”现场,众多业内人士、专家学者坐而论道,纷纷围绕互联网金融时代黄金珠宝产业链金融风控管理进行了智慧碰撞。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大家不仅看到了互联网金融与黄金结合的的优势,扩大了黄金生产者的生存空间,也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风险控制成为最核心讨论的问题。纵观古今可以发现,很多金融危机往往是在“高歌猛进”的背景下开始酝酿的。因此,应时刻关注互联网金融时代黄金珠宝产业链金融风控管理,加强金融监管。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

风控是互联网金融的立身之本

张云起:
过去一讲风险都是讲的风险带来灾害,其实我的第一原则就是风险创造效益,风险越大背后的机遇越多。所以我们不要怕风险,关键在于把握不确定性。风险是不确定性,但是未来能把控住就没有风险了。

陈建海:
黄金珠宝产业的互联网金融要提前考虑风险的控制,当前探讨金融风险是非常及时的。风控是互联网金融的立身之本,越早把握风险的不确定性,才能让互联网与黄金的融合之路更稳健。这个行业刚刚兴起,快速发展和扩张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也要怎么刹车和风险控制。

孙元模:
对于黄金珠宝行业来讲,最大的风险就在于黄金价格的波动,第二个风险就是政策。大企业来讲他们本身的风险控制是好的,但是我们这些小企业没有办法做好风险控制,因为我们的人才不够,我们的管理不够,所以对风险控制的把控是不够的,甚至来讲是缺失的,这个缺失对于我们金融产生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企业没有风险控制能力,就达不到实时价格处理,也得不到黄金价格在快速波动的了解。所以掌握风险控制的能力,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是迫于眉睫的,是非常需要的。

盛相中:
风险课题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主题,前端把整个项目运营好,把整个商业模式实现好,应该说都是没问题的,关键就是后端风险问题。我们平台是大众平台,几万几亿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所以如果说风险没做好,我们的平台也不会存在,否则是害了千万人、亿万人,所以说这个课题也值得研究。整体来讲,作为互联网交易平台是很容易的,但是做风险控制是很难的课题,银行这么多年的金融风险都没有控制好,值得探讨值得研究的。

必须坚持产融结合

张云起:
互联网+黄金,使得互联网金融有了黄金产业的特色,而对于风险管理,需要把握黄金珠宝消费特征、产品特征和互联网金融在本行业的特色,“只有把握住‘三特’,才能创造黄金珠宝特有的‘互联网+’”。

陈建海:
互联网金融必须要与黄金产业融合。针对黄金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首先要把握一点,就是坚持产融结合。金融依附于产业,在黄金产业链系统里面,企业必须根据收益水平和收益率来制定黄金的托管利率和相关费用,如果脱离整个供应系统的盈利水平,很容易造成错估而导致企业利息过高的损失,如若想办法弥补,必然会产生风险,所以,紫金金行从一开始就坚持务实,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过度的互联网化泡沫化。

依托大数据建立征信体系

张云起:
大数据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对黄金珠宝产业有极大参考价值。大数据风控即大数据风险控制,是指通过运用大数据构建模型的方法对借款人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提示。必须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预测,把不确定转化为确定。未来,信联网将会在互联网金融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机制,互联网平台才能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空间。

赵建海:
珠宝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形成大数据存在障碍,所以我们应该立足行业规范化,后续尽量能够使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来渗透这个行业。只有完成了数据化的操作,我们整个信用形成信联网、信用数据才是有基础的,这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去营造这样一个氛围。

庄清鑫:
我觉得从风险方面分两方面去说,一个从互联网角度就是网络安全的风险,因为我们现在听到或者看到有很多我们说的网络黑客或者说帐号被盗等等,所以我觉得在这块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风险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从行业里面来说,行业的一个风险程度。2014年和2015年行业陆续出现频繁跑路的情况,就是盲目授信,市场出现各种恶性竞争,还有高成本的利息,是导致这个业内出现的风险的主要问题。黄金+互联网,其实通过互联网的衍生,我们降低了成本,然后通过互联网,我们能点对点,帮助到一些需要的企业。但是归根到底,我们需要的是大数据。大数据掌握着客户的周转、货物周转、资金周转,甚至说客户他的征信问题,只要掌握了这一部分问题,我们才能尽可能额规避风险,才能把风控尽可能做到最好。同时需要打通整个行业内外的工业体系,分享行业内的资源,才能尽可能的把握风险。

杨岙罡:
我刚接触黄金创业的时候,我觉得只有黄金珠宝行业信誉度极高,因为选择的是真正做事情的人,而不是选择投机的产业,所以我觉得信誉度极高,很多这个行业的老板哪怕自己亏钱也不会让自己身边的上下游受损失,真的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二位,把商家用户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我觉得这种出发点让我觉得这个行业金融体系是健康的。但这两年有一些跑路的行为,一些矿商和房地产商投机进入,不懂行业,尤其是整个经济销售下滑的时候他的盈利能力就会下降,使得跑路概率加大。举个负面例子,有一个珠宝品牌,这个人是2008年开始从事珠宝行业,前身是做房地产的,他这个人管我平台要借15公斤黄金,人际关系、背景调查、个人征信都不错,但是后期我们发觉,他在8月份、9月份的时候去了澳门,住的是普金跟威尼斯人,因此我们觉得他有赌博风险,虽然他的盈利能力非常好,但是因为有赌博嫌疑,我们就没有借,事实证明他在1月份的时候被人抄家了。所以我的风控点就是从人上手,实例证明风险控制点的关键是人,归根到底是诚信问题。围绕人去做大数据征信,我觉得才是风控的核心。

为什么我们企业是亏损的,因为坦白说我们前端的成本极低,后边成本太过,我在公司风控模式投入资金最多,我去年在整个风控体系建了一个风控团队,招了很多剑桥、北大、清华的一些数学系、物理系高材生给我们做了一个专业的数据模型,就是为了让咱们珠宝行业信用能真正的大数据化。

差异化发展创新盈利模式

陈建海:
应该在创新的同时,打造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把盈利模式做扎实,不管是现在盈利还是未来盈利,至少盈利模式可执行、可预期、可实现,才能实现风险控制最大化。我们需要打持久战准备,万万来不得马虎,否则有一天风刮起来了,猪飞起来了,但是猪飞起来还有没有机会落地。

姚卫东:
整体来说,大型互联网黄金金融企业要更加注重全面探索,招金通过大集团全产业链进行信用背书,实现招金特色的互联网加黄金,在互联网流通体系建立黄金社群化产品来提升黄金发展的机会。他杀淘汰,自杀重生,黄金行业面对互联网冲击,一定要能创造自己的模式。

杨建军:
在风险控制的商业模式上,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自营模式,一个是平台化模式。我们知道京东是自营模式,包括仓储及一揽子的服务,但2013年京东已经发现一个问题,自营是有瓶颈的,做不大,因为包袱非常大,所以必须加入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所以他活过来了,现在慢慢转危为安。而平台化模式就像修路一样,把路修好了,车自身存在风险与你无关,这个路本身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是设立一个收费站。当大量的车从我的路上过的时候,我会延伸各种数据流,各种商业模式的延伸都可以延伸出来,平台化模式可以尽可能少的减少企业自身的风险。

黄仕坤:
说到风险,我们在大行业周期经历了三次大风险,一次是金价的大幅下跌,一次是黄金过度征信和分发引发的风险,还有就是一连一贷带来的风险,但是我们都躲过来了。今年我们准备重新在珠宝行业做三个事情,第一我们准备做个交易销售平台,建立现代化的珠宝孵化基地,线上我们在自贸区建立了商品交易中心,线上线下打通做交易。第二做融资平台,我们把各种对产业链的保理、典当、融资租赁都筛选出来,现在融资信贷很困难,我们看到整个行业有几十亿元 的融资需求。第三个就是建立投资平台,整合好的行业资源,让他们资本化。打造我们特色的盈利模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