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品牌布局均衡,淡旺季明显

2019-06-19

本刊记者 贺轶群  马佳




关键词:消费观传统、偏爱高纯金、无强势品牌





河南是传统的人口大省,它庞大的消费群体、相对较好的经济,为珠宝市场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作为内陆省份之一,河南的消费市场带有一定的保守性,具体到珠宝市场而言,对足金产品的热衷仍然是主要特征之一,讲究高纯度,K金的销售仅占市场份额的一成左右。


黄金珠宝消费简史


河南省珠宝终端市场繁荣,起步较早,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21世纪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十分明显。


提到“金伯利钻石”,恐怕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国际潮牌,其实不然,金伯利最早是源于开封市尉氏县的当地品牌,也是促进河南省珠宝产业发展的初始力量,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带动了一批加盟者。但当时黄金交易还处于管控状态,市场体量有限,整体不温不火。


2002年黄金交易放开以后,河南首饰零售业迎来了第一轮高速发展期。2003年~2006年,许多手机、服装行业从业者看中珠宝市场的利润率,纷纷转行,开设了一批地方性小型珠宝零售店,每个店100平方米左右,产品以钯金、钻石为主,成本较低,利润丰厚。


2008年开始,一些黄金类珠宝品牌逐渐走入消费者视野中,当时发展较好的是老凤祥、周大生,加盟商、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逐渐成熟。2009年~2012年,是河南珠宝市场发展迅猛的三年,国内各大珠宝品牌开始了第一轮“跑马圈地”的热潮。


2012年以后,珠宝市场规模逐渐强大,综合性特征明显,以黄金为主,附带进行珠宝销售,在后来几年的发展中,又加入了一批品牌。到2016年以后,县一级市场主要以几大品牌为主,市场布局基本成熟。


品牌布局均衡,“圈地运动”频现


河南珠宝终端市场的一大特征是品牌分布均衡,没有出现实力悬殊的状况,没有形成强势品牌,而是一个比较融合的市场,每一个品牌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且彼此的兼容性较好。这与庞大的消费者基数有关,高中低档产品均有需求,每一个品牌都可以找到与之定位相符的消费群体,所以雨露均沾、百花齐放。



据了解,河南珠宝市场共有三大类珠宝品牌:一是人民银行金店,该类店铺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是黄金管制时代的产物,但在现今的县一级行政区域中仍然占有一定的份额,且发展早,有官方背书,消费者信赖度较高;第二类是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金伯利公司带动的加盟企业,以及从其他行业改行而来的地方性品牌;第三类,是小型品牌在出现经营困难以后,加盟的境内外珠宝大牌,主要有老凤祥、周大生、周大福、谢瑞麟等。


近年来,随着各地开发区的建设和房地产的持续火热,几大主要品牌在郑州开始了第二轮“圈地运动”,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领先机,纷纷开设新店,理念先进,装修豪华,即使在短期内不盈利,也要在第一时间获取市场资讯,等待新一轮商机。


珠宝消费淡旺季明显


在一年中,河南珠宝消费的淡旺季区分十分明显,这主要与人口流动、农作物种植与节日文化有关。


首先是人口流动,河南是人口输出大省,春节前后庞大的返乡潮,会为黄金珠宝消费制造一个小高峰,使得春节假期成为传统消费旺季之一。其次,作为农业大省,黄金珠宝消费也受农忙时节的影响,例如6月前后是种麦子的季节,农民返乡种田,珠宝消费进入淡季,开春之初,青黄不接的农闲季节,又会成为市场消费旺季。



除此之外,节日也会带来珠宝首饰消费热,尤其以传统节日为主,主要有春节、妇女节、母亲节、五一劳动节、七夕节等。据销售人员介绍,妇女节的销售最火爆,有时一天的销售额与平时一个月的销售额相当。与之相比,“520”“双十一”等新兴购物节对珠宝消费的影响程度有限,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由此也可见一斑。(责编:刘丽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