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话展会

2018-07-17

本刊记者杜灏、张圆

众说纷纭话展会。




市场总是有好有坏,

我能做的只是等待好转。



意大利参展商——GILORO品牌负责人马尔切洛·本齐(MarcelloBenzi):


这是我们第8年参加香港展。这届展会情况不太好,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获取更多的新顾客。近年来的展会确实在走下坡路,人流量明显下降。但我仍会继续参展,也许市场明年就会好转,市场总是有好有坏嘛。我很乐观。至于向展会主办方提什么建议,我不认为他们能改变这个情况。市场不好的时候,他们也没办法。作为供应商,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受到影响的是品牌商。现在展会情况不佳,我能做的就是等待这个市场好转,此外毫无办法。





展会衰退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大环境的衰退,

但展会本身的创新营销也很重要。



香港品牌商——远东珠宝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运经理林诺慧:


我们曾参加过新加坡、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迪拜等亚洲和中东等各地的珠宝展。但从2016年起,我们大幅减少了参展次数,因为收益显著下降。现在还坚持去的是马来西亚展和香港展。香港展虽比以往有所衰退,但在全球的展会上人流量还是比较多的。我认为展会的衰退与大环境下的行业衰退有关,当然展会的广告营销对于吸引人流达成销售也很重要。

 

我们在展会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参展商直接在展位前对着手机直播或者拍照卖货,这几乎成了一个趋势。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对参展商的冲击对象以销售中低档珠宝的商家为主,高档珠宝更强调线下体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与其说是互联网的冲击,我认为更多的是市场大环境的影响。





中国内地珠宝展过于泛滥。



台湾展商——绮丽珊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家宏:

我们已经连续参加香港展35年,主要通过香港展来开展海外批发业务。以前会参加欧洲以及美国、中国内地的展会,但现在主要以香港展为主,也会依据市场行情选择性参加别处的展会。我们很重视中国内地市场,但我同时认为内地的展会过于泛滥,几乎每个礼拜都有珠宝展在举办,这使得行业的一些信息变得很透明,对供应商不利。但香港的珠宝展上,参展商一直很多,也方便企业对接内地市场和进出货。


但是,即使是我们很重视的香港展,展会上的人流量和交易量也在下降。这当然跟互联网有关,因为很多微商来展会拍拍照片给他们的客户就可以了,客户本身不用到展会现场。





渴望开拓中国内地市场,

但价格无法与内地竞争。



泰国珠宝学院参展品牌商LAETA珠宝业务负责人:


我们经常组团参加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泰国、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珠宝展。我参加香港展四五年了,每次都感觉人变少很多,交易量也在下降。之所以还继续参展是为了拓展人脉,认识新顾客,中国内地来的客户越来越多。但我们的银产品如果要进入中国内地,价格没有竞争力,因此还没有进入内地市场。





香港展活力依旧,

珍珠市场火爆,竞争激烈。



日本珍珠振兴会专务理事内海芳宏:


我们基本上参加了亚洲所有知名展会,最多的还是香港展。各地展会经济下滑,但香港的展会因为免税,所以对企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在上海珠宝展销售货品需要缴纳43%的税,在日本需要缴纳8%的消费税,在香港却是免税。因此,很多大客户选择在上海展上展示品牌,在香港展上采购。


我们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这几年日本珍珠销量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前来购买日本珍珠的客户中,中国客人占比62%。拿3月香港珠宝展来说,2016年日本珍珠振兴会参展企业总计销量80.7亿日元,2018年涨到115亿日元。这两年,中国客人购买行为很极端,买很多最高和最低品质的珍珠。他们喜欢把珍珠当成投资品一样购买,因为珍珠比钻石有更高的资金周转率,再加上市场需求大,竞争也更加激烈。我预计明年超A品质的珍珠竞争更加激烈。今年3月香港珠宝展上,我们带来的蓝色akoya珍珠就非常抢手,多种颜色的珍珠也许会慢慢热起来。





希望在展会接触更多业内客户,

看好明年彩钻市场。



艾瑞思珠宝总经理塞利娜(selina):


一年四次的香港珠宝展我们都参加,还有比利时展、拉斯维加斯展、中国内地珠宝展等。粗略估计这次6月香港展交易额较上年减少20%左右,很多老客户没来。今年我们在展会上的销量总体是下滑的,但大分数段的钻石(1克拉以上)销量上涨15%,1克拉以下的钻石销售则不太乐观。可能是因为小分数段竞争比较激烈。


香港展主要聚集了我们在亚洲、中东的客户,小单多,整体销量不错;比利时展以经销商为主,大单更多。比利时、拉斯维加斯等展会上,高价值货品的成交量很高。内地的展览也参加过几次,但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因为逛展人员比较杂,有业内买手,也有普通消费者。作为裸钻批发商,我希望更多的业内人逛展。

 

就钻石市场风向来说,一些花式切割钻,如近几年市场出现的心形钻、五角星钻以及这次展会出现的佛像钻,仍是小众选择。国内热炒的十心十箭在国际市场也没得到特别认可。我看好明年的彩钻市场,黄钻、粉钻将继续扩大影响,蓝钻、绿钻将会异军突起。





互联网对珠宝业来说有两面性。



科迪澳宝(中国)有限公司合伙人陈全福:


我们以前至少在中国内地参展三次,但现在只去中国国际珠宝展。展会经济下滑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行业大环境不景气,二是互联网的冲击。


互联网对珠宝行业来说具有两面性。一个是互联网让低价和恶意竞争变得更容易。客户在网上只顾比价,对实物的品质却没什么概念。网上不良商家美化照片又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误会更深。但另一方面,企业也依赖互联网为客户提供网购渠道。


我们在此次展会的交易额较上年下降了近一半,但以后我们还是会继续参展。我们的产品以欧泊为主,客户以欧美为主,但现在欧泊在内地市场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欧泊在中国的市场还未完全打开,我们需要继续参展来寻找扩大市场的机会。





对于稀少宝石来说,

参展的首要目的是推广。



加拿大斑彩石展商奥萝拉(AURORA):


拉斯维加斯和亚利桑那州的展览会我们都去。以我们20多年的参展经验来看,全世界的展会上,人流量都是越来越少。此次香港展的斑彩石展商才4家。但我们在这次展会上收获还不错,因为感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斑彩石这种稀少宝石,交易量尚可。我们会继续在香港参展,推广斑彩石。我们还打算进军内地市场,但这个计划暂时还实现不了,因为税较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