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聚焦消费税和社保费

2017-09-13

文/本刊记者 郭士军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税费改革进展引人注目。通过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等方式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在经济学上属于需求侧管理;而供给侧管理重在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生产力、降低税费负担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这是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2015年针对供给侧管理的一段描述。


2016年5月1日后,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更加规范。


据了解,此类税费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减税为主,对于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而言,能够凭借进项税额的抵扣,使得所缴税负程度增值税税额减少。


营改增政策让许多行业受惠,具体到黄金珠宝行业来说,很多业务所缴程度都下降了。


“以东方金钰为例,过去抵扣的只是公司采购的黄金、翡翠等原材料这一项,营改增之后,差旅、业务招待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等进项都可以作为抵扣项进行抵扣,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综合成本。”东方金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彭卓义说。


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其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进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上来。具体到珠宝企业,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在供给端持续不断地创造出更多适应终端市场需求的产品,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竞争力产品的比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


近年来,我国把减税降费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以营改增为主要代表的税费改革,近两年来受到各行各业的一致称赞,中国黄金珠宝行业在这次改革中也尝到了“甜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一些企业反映税费负担仍然偏重,呼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而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聚焦点定格在了消费税和社保费等方面。

呼吁取消黄金首饰消费税

黄金首饰消费税自1994年开征以来,一直是国家消费税税种征收的重要对象。长期以来,围绕企业税负的争论不绝于耳。黄金首饰消费税改革的呼声愈演愈烈,更多倾向于取消消费税。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减税降费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税费改革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全国工商联向两会提交的《关于对消费税中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税目和税率进行调整的提案》中,就黄金珠宝首饰消费税税率调整提出了具体建议:将黄金饰品区分为普通黄金饰品和高档黄金饰品,适时取消普通黄金饰品的消费税;建立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税目动态调整机制,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税目下的贵重商品进行重新划分,适时将由高档消费品变为生活必需品的商品移出征税范围。消费税改革的呼声进一步被推向高潮。


“取消5%的黄金饰品消费税,是顺应黄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藏金于民’战略目标、拉动居民黄金首饰消费的一大动力;同时,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黄金现货市场,取消黄金饰品5%的消费税,可鼓励黄金饰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发挥我国黄金饰品加工业的劳动密集型优势。”资深黄金珠宝行业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消费能力随之上升,黄金珠宝首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必需品和装饰品,黄金首饰的奢侈品性质逐渐发生改变,取消黄金首饰消费税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据了解,目前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均没有向黄金首饰征收消费税,以此鼓励消费者购买金饰品。

呼吁降低社保缴存比例

据了解,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五险一金”的支出负担过重,亟须降低社会保险费用,给企业减负。


随着国内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保缴存额呈连年递增态势,企业相应压力也不断增大。在企业人工成本支出这本“账册”里,除了定期的工资、租金、管理等固定成本之外,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等也是企业承担较大负担的项目之一。


◎ 沈阳某珠宝店员工五险费用缴费清单


◎ 沈阳个人住房公积金缴纳金额


一位业内人士晒出了辽宁沈阳某珠宝店员工的五险一金费用单,除了员工自己按时定期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外,企业必须按社保相关规定承担起1190元左右的五险费用;同时,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占比也不小,以当地最低缴费基数12%为缴纳比例,共计183元。


总体计算,沈阳当地某珠宝店的员工按照基本工资2500元计算,公司必须再缴纳1373元的五险一金费用。所以,公司的实际支出为3873元,五险一金费用占员工实际工资总额的近35%左右。


对于降低社保费用,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有效推进:第一,降低企业缴存比例,进而降低税费负担;第二,加大国企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将国企部分利润划拨给社保基金运营部门,来进一步缩减中小企业五险一金缴纳的比例。


任何一次税费改革的动力和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藏富于民,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和压力,转而刺激消费,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虽然目前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国家减税降负的决心更加坚定。业内人士指出,越在经济下滑时,越要用减税为企业减负,以“放水养鱼”,而企业轻装上阵后焕发新的活力后,反过来可以为国家贡献更多税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