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壁垒的灰色产业如何滋长 ——高仿珠宝产业链条调查

2017-03-21


文/本刊记者 杜灏  


近年来,各大媒体频频爆出各地监管机构不断查处市场上出现的假名牌珠宝,令消费者不胜唏嘘。“名牌珠宝同款可定制、可代发”,甚至在网络上还出现了“高仿专卖店”。从珠宝产品、营销话术、全套包装,到产品证书一应俱全。部分微商还承诺支持专柜验货,可以看出高仿的技术“炉火纯青”。据了解,这些高仿珠宝产品每年销量惊人,并且在近两年来愈演愈烈。


深圳某珠宝企业生产车间。


高仿珠宝,这个行业人人皆知,但又不愿多谈的灰色产业正以怎样的模式运作?《中国黄金珠宝》记者实地访,试图揭开目前高仿珠宝的产业链条。


设计:基本没有技术壁垒


《中国黄金珠宝》记者从多位工厂负责人处了解到,复制大牌设计并不难,随便咨询几家工厂里的起版师便可获悉。如果被仿产品款式简单、工艺不复杂,技术工人只需要看图,就可以用软件绘出初步的草图。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起版师还可以根据品牌官网产品的比例图与基本信息,直接推敲出产品的规格。


卡地亚的love系列、梵克雅宝的四叶草系列等,这些基本上是每一家高仿店铺都会有的产品。“这些款式也是最容易复制的,很多大牌经典款的模板都是通版,在业内制造高仿产品的工厂几乎每一家都有模板。”一位起版师对记者讲到。


由于这些珠宝产品本身的技术壁垒不高,仿制更没有门槛。据知情人透露,高仿工厂会时刻关注大牌最新动态,了解市场销量最火爆的产品,并及时了解消费者问询最多的款式,立刻推出最新的高仿产品。市场上某些大牌新款一旦销售火爆,往往就有客户前来下订单,起版师便着重了解产品细节,快速出图,最快的高仿新品大概一周左右就可面市。

记者还发现,大部分从业人员和技师并未曾见过正版珠宝,制作高仿珠宝都是根据产品外形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设计”出来的。


当记者走访到各大珠宝交易中心、批发卖场,咨询定制高仿珠宝时,店主就会从柜台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产品图册,图册内容整合了市面上各种常见知名品牌的爆款产品,详实地标示出了各个产品规格、材质、比例等详细数据。几乎每一家能够定制大牌款珠宝的店铺,都有类似这样的图册。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本图册在珠宝圈内很普遍,基本上做高仿的企业人手一本。产品信息最初的来源可能是香港,随后流传至深圳。“在珠宝行业内有一类人专业研究各种爆款的规格、模型。每次知名品牌上新品时,技艺娴熟的珠宝从业者就会快速研究并制作成模板,再将模板售卖给工厂。”


生产:以隐蔽式小型作坊为主


在生产方面,记者走访多家工厂了解到,大型珠宝首饰制造工厂基本上不生产高仿珠宝,只有部分小型作坊生产。据知情人透露,这些工厂分布极其隐蔽,生产车间封闭,只有熟人才能找到。


而在各种售卖高仿珠宝的店铺与微商、淘宝店中,绝大多数高仿产品都来自广东,特别是潮汕、深圳等地。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珠宝业者谈到,由于历史原因,高仿珠宝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后,广东作为“前沿阵地”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入驻,从早期为各品牌代工起步。第一批从事珠宝行业淘金的人大多从这些合资企业中出来,模仿外资企业中学到的技术,自己成立公司。而一些技术工人由于碎片化的职业经历和成长经验,导致他们没有足够文化沉淀进行原创,多是吸收其他品牌的成熟经验,仿制成为了最简单快速的方法之一。


长久以来的高仿珠宝产业,逐渐按照工艺精细程度分为低仿、普仿、高仿、超高仿,不同的等级工艺对应的价格也不等,超高仿的工费最高;按照材质的不同,分为了铜板、银版、金版9k、金版18k、金版24k。这些产品从外形来看与正品的差别并不大,区别在于对细节的处理。


销售:熟人经济 口碑相传


这些高仿产品的销售一部分依靠下订单,还有一部分则通过最传统的方式--熟人介绍,进行交易。“制作高仿的这些工厂原本就从事珠宝生意,有些起初是制作传统珠宝首饰,形成固定的老客户群。多次往来建立信任之后,就会通过这些熟悉的老客户销售高仿珠宝,或是通过熟人介绍。”一位曾经从事过高仿珠宝销售的人士告诉记者。


另外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淘宝、微信成了消费者高仿购物的重要渠道,借助这样方便的渠道,能够使工厂直接找到零售客户。“高仿产品可以一件代发,还可以招收代理,零售客户经常介绍朋友购买。太多的人喜欢那些大牌珠宝,但是大牌的价格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许多零售客户经常会主动问我,‘某大牌又出新款了,你这边有货吗?’”一位微商店主告诉记者,近几年来经济萧条,但是很多女性顾客爱美之心依旧不减,缩紧口袋又满足要求,高仿产品成为了不二之选。


对比珠宝零售门店,这些高仿产品的售价确实低于珠宝门店的销售价格。微商、淘宝上仿大牌珠宝的利润同比门店至少相差三分之一。大牌款产品较传统款式更容易销售,而通过微信销售不会像在淘宝一样程序复杂,几张简单的图片、一套通俗易懂的话术便可轻松销售高仿珠宝,并且私密信息能更好地被保护。而在淘宝上搜索“高仿”字样是无法搜寻到的,相反,如果直接搜寻某品牌,如“卡地亚”,就会有大量的代购产品出现。“这些代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高仿产品,很多消费者没有见过或者没有仔细观察正品珠宝,大多数人为了价格便宜而选择购买这些隐形的高仿珠宝。”


虽然近些年工商局、市场监管部门逐步加大对于制作、销售高仿珠宝的惩罚力度,但这产品还是无孔不入地出现在市场当中,因为有需求就有买卖。


放眼望去,西方拥有几百年历史的珠宝品牌似乎不少,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珠宝品牌更是数不胜数。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坚持,对于工艺的极致追求、对于产品的无限专注,让每一件珠宝都有灵魂。从西方珠宝企业的珠宝本身,看到的是荣耀感,而从中国珠宝产品中业者最常提到的是“金+工+石”即金价、工费、石重,更多的是交易中的利润。很多原创珠宝本身有着很好的理念与构思,但在市场新品的浪潮中,一旦销量惊人,就会被众多业者模仿。原创所付出的心血就会被仿者顷刻间掠夺,所以很多无力支撑的小型工厂选择“因噎废食”,索性锁定市场爆款,什么产品好卖就做什么,因为保证生存才是关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