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金融是未来产业金融 的重要趋势

2017-04-18

文/本刊记者 郭士军


“珠宝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切入金融服务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恒悦汇公司负责人刘山(化名)说。



从去年开始,刘山就开始在心里盘算,如何在行业资金难借贷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出路。在一次次的计划和项目敲定过程中,他最终选择了首饰租赁项目。


首饰租赁是传统的珠宝行业切入金融服务的一个典型代表。在首饰租赁环节中,消费者既可以选择租用,可以免费退换。但是这个环节需要设定一个期限,在这个期限内,消费者如果如期归还,可以免费退还押金,如果想继续佩戴或拥有它,也可以最终购买。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和金融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盘活产业中的库存,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销售达成。


“首饰租赁之所以可以在行业开展,主要原因在于珠宝的保值和其穿戴损耗极低。”刘山说。


首饰租赁 产业金融的小场景


在刘山看来,首饰租赁是有效降低企业资金紧张、扩张难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首饰租赁环节中,刘山扮演着向下游终端消费者提供租赁首饰服务的角色,消费者通过缴纳与首饰本身相当的押金,在一定期限内,就可以选择佩戴,到期后可以收回押金。


金融是资金的融通过程,有进有出才能产生价值,使“一元变成两元”甚至更多。首饰租赁如何通过金融服务,实现盈利的呢?


资金输出是首饰租赁企业的主要收益方向。在首饰租赁项目中,对于终端消费者缴纳的押金,刘山选择了行业较普遍的稳健输出方式——红本抵押,即企业将消费者的押金投资给第三方,前提是第三方需要提供房产的红本抵押。“通过这种方式,租赁企业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同时在这个租赁过程中,也可以减轻上游生产端的库存压力,并刺激其在工艺、设计、款式等方面的创新,以迎合消费者的喜爱。”


对于租赁企业来讲,消费者如果看中了任何一款价值较高的首饰,但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用于抵押,如何满足消费者既想佩戴又没有可用资金的问题呢?刘山表示,可以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对消费者垫付资金,消费者只要提供给第三方一定的利息,即可满足自身佩戴的需求。


这种共享首饰的概念,解决的难题就是满足消费者用最低的价钱可以短期“拥有”的愿望。比如,在很多的晚宴场景中,佩戴适当的首饰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但是很多的晚宴类首饰,并不是日常消费者经常佩戴的款式。消费者可以通过租赁首饰,满足自身对场景首饰的需求,而不用永久“拥有”它。


刘山认为,首饰租赁也是一个小的场景,在这个场景内,生产端、金融端、消费端被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业态圈。在这个业态圈内,各个角色扮演着不同的作用,每个角色都是这个小场景内不可或缺的一环。


场景化金融打造产业生态闭环


珠宝行业永远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镶嵌类企业永远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工厂堆积货品的时间周期问题和应收款问题。比如,加工期为20天的镶嵌货品,不得不在工厂堆积20天才能出货,工厂要在这个期限内承担所有的资金成本。生产好的货品发给终端客户后,应收款项也并非全额收齐,下游客户一般通过每天、每周的销售来给上游交付款项。


产融结合在珠宝行业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刘山说:“第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库存,即在生产线上需要一定数量的加工原料;第二是下游销售端的应收账款。现在的产业金融基本上都是切入这两个端口,以解决上游或下游的痛点。” 


刘山认为,在产业金融化过程中,供应链场景金融发挥着更大的优势。


一句话定义场景化金融,就是将以往复杂的金融需求变得更加自然——将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融合,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动态化,让风险定价变得更加精确,使现金流处于可视或可控状态。


一般的产业金融,企业和金融平台是一种债权关系,即金融平台向生产企业提供资金或黄金原料,企业向金融平台缴纳一定的利息。而供应链场景金融是在整个珠宝行业内进行延伸和拓展,它更能看到产业面临的难题和痛点——行业生产资金沉重,销售渠道有待延伸和拓展。供应链金融就是抓住了这两点生产企业的痛点,既对生产企业提供借金和资金的需求,又扩展下游终端零售,帮助生产企业定向解决销售渠道。


供应链场景金融打造的动力在于资金的安全性。产融结合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或风险是,平台提供给客户资金,客户却将资金用于其他产业,如房地产等,资金的风险较高。“只要在安全的可控范围之内,资金的成本就可以降低。未来,供应链场景金融只要打通上下游接通的通道,就会相对更安全。”刘山说。


据刘山介绍,在未来供应链场景金融体系中,金融平台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它可以通过给零售终端店一张“特定卡”,到上游供应链平台的指定生产端客户群内进行采购,而不能进行其他商业活动,这样,资金的安全性降到了更低,成本也就可以降低。


除了金融平台、生产端、零售端组合的供应链场景金融外,全国连锁品牌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打造产融结合的场景化模式。


当下,很多知名的上市珠宝品牌企业在行业资金“输血”困难的背景下,在生产端和零售端进行并购、收购,扩大其自身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举例来说,目前,一个在全国有2300家连锁店的珠宝品牌,每年的镶嵌饰品需求在150万件,以每个工厂每年生产2万件计算,需要75家工厂。“75家工厂就是上市品牌企业进行‘输血’的重要对象,而那2300家连锁店完全可以满足这75家工厂的产销需求。”刘山说。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它们玩起金融来的主要方式将是打造一个以自身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借助自身的资金优势,在生产端、零售端都有丰富的资源,通过资金的“输血”或借助社会资本,来最大程度地活化自己生态圈里的产业链条,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未来的产业金融是一种绑定式的场景化模式。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互相捆绑在一起,打造产业金融生态圈,将融资成本降到最低,产品也做到极致,这样在终端市场上才会有更大的竞争力。”刘山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