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仿“劣币”驱逐正品“良币” ——访宽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赵俊
文/本刊记者 郭士军
近几年,充斥在珠宝市场上的高仿产品层出不穷,各种国际大牌、明星产品等高仿在珠宝市场上频现,扰乱了珠宝市场的健康秩序。而高仿珠宝从法律层面来讲,该如何去界定?高仿珠宝的出现,背后的机制或动力,以及预防之策有哪些?对此,记者专访了宽和律师事务所赵俊。
“高仿珠宝是与市面上已存在的奢侈品珠宝有着相同外观、商标、包装,但未经权利人授权生产的奢侈品珠宝的复制品。究其实质,所谓高仿就是假冒伪劣,正如近期香港的一则公益广告所指出的‘99%高仿,100%假货’一样。”赵俊说。
但同时也要看到,高仿珠宝与以往大众所熟知的假冒伪劣商品有着明显不同——以往的制假售假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经营过程中不仅侵犯了原品牌持有者的权利,在消费者误以为购买的是“真货”的前提下完成交易,更欺瞒了消费者。但在现实很多的高仿珠宝消费中,消费者明知其所购买的珠宝是仿制,并未受到欺诈。赵俊解释说:“从表面上看,高仿产品直接侵犯的仅是原品牌持有者的权利(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但其引发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效应,势必构成对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承担损失。”
高仿蔓延背后的“作祟者”
○
对于国内珠宝行业高仿产品频频出现,赵俊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高仿企业可以通过侵权行为获得稳定的利润,即可节省大量的设计、研发经费,更规避了自主研发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整个行业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还不高,甚至较一般的制假售假还少了消费者举报、监管的风险,增加了行为的隐蔽性。
在市场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仿这种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自然就成为没有或缺乏研发设计能力的经营者的选择。
“第二,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巨大的价格差所带来的市场需求。”赵俊表示,一般而言,高仿珠宝价格相对便宜,消费者买不起价格昂贵的品牌珠宝,但又确实有消费需求,高仿能很好地满足这类消费者的偏好。而这里的相对便宜,往往指四倍到十倍的价格差。“目前,高仿消费的现状,就是消费者花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买到一件‘国际奢侈品牌珠宝’,而经营者还能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利润空间。在这种经营者与消费者双方‘互惠’的刺激下,高仿自然也就层出不穷。”赵俊说。
本质上来讲,高仿产品也属于商标侵权的一个领域。据赵俊介绍,若珠宝公司在国内进行了商标注册,那这种未经许可直接在珠宝上私贴商标的行为,就已构成商标侵权。工商部门有权查处该侵权厂商,要求停止侵害行为,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商标持有人还可以要求侵权厂家和商家赔偿损失。若侵权涉及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倘若该高仿珠宝只是与奢侈品牌珠宝款式外观近似,那这种行为具体是否侵权,还得对特定商品进行认定后才能判定。
据了解,要适用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规定,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侵权人主观上是“恶意”的;第二,侵权情节在客观上是“严重”的;第三,计算方法是“权利人损失”“侵权人获利”或者“许可费用的合理倍数”乘以1到3之间某个合适的系数。
多管齐下 避免高仿泛滥
○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解决高仿泛滥的问题,需要界定和把握很多内涵和证明。赵俊表示:“司法机关需要通过一定数量的案例来引导人们明确‘恶意’和‘情节严重’的内涵和证明方向。另外,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亟待出台,需要认可‘损失’‘获利’‘许可费用’估值的多元化。”
目前,以上三种基础值的计算方法,是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难以实现的最大障碍。因此,可以考虑通过规则引导的方式,认可在实践中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多元化计算方法。例如,市场假定法、可比价格法、行业平均法等行业或领域通用或公认的分析评估方法,从而提高损害赔偿计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高仿的经营者与消费者已形成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时,单纯地从法律方面来解决高仿泛滥的问题已经很难了。”赵俊补充说。
除了法律层面,如何更好地维护源品牌“正品”的权利,仍需要在多个维度下功夫。
赵俊建议道,源品牌产品可从设计的深入、工艺水平的提高、新工艺的采用等角度出发,增加仿制的难度。如德国的Hemmerle珠宝于2016年推出的“AL”Project珠宝,采用的电镀技术模仿植物的天然色彩与质感,就是新工艺的例证。同时,源品牌持有者除了切实提高产品自身价值外,也应该正视产品的物理成本与售价间巨大的差价带来的问题。
行业经营者或同业协会从正品宣传与消费意识引导两方面入手,鼓励大家消费个性化的正品,而非跟风消费奢侈品牌中的普及版的仿品。
“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仿冒工厂的惩治力度,政府与相关部门亦应鼓励仿冒工厂转型为自主设计品牌,并且对优秀公司给予转型初期的补助或支持。”赵俊说。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