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黄金:文化比工艺更重要
本刊记者田金刚
在很多业者看来,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中,古法黄金可能是最具“冠军相”的选手。
位于郑州市紫荆山路与东大街交会处的金多银多珠宝广场,是河南省著名的黄金珠宝地标之一。几乎所有进入中原区域市场的黄金珠宝品牌,都在此拥有据点。作为连接源头厂家和终端店面的枢纽,这里是业界观察中原市场走向的风向标,也是品牌推新、打新的试验场。
在这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古法黄金热”正伴随着郑州6月的暑气一起升腾。在一些装潢风格各异、规模大小不一的黄金珠宝展厅里,这种风格古朴、质感十足、工艺独特、价格不菲的黄金饰品正逐渐通过经销商的采购,辗转进入一个更大、更为分散的终端市场。如果把市场竞争看作是不同品牌通过产品和服务抢占消费者心智和钱包的一场竞赛,在很多业者看来,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中,古法黄金可能是最具“冠军相”的选手。
文化和工艺缺一不可
郑州市鑫龙凤珠宝有限公司(下称“鑫龙凤”)总经理翁玉锋是最早一批嗅到“古法黄金热”商机的人。一个偶然机会,他进到老铺黄金的店面,被其产品的文化底蕴、工艺特点以及店面的装修陈列风格吸引,从此预感到“这可能是一次好机会”。
这种敏锐,既源于冲破当前同质化竞争藩篱的现实压力,也得益于其二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对黄金古法工艺的沉淀和积累。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品牌扎推、商圈林立,让郑州在同质化竞争中更容易成为“红海”。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或品牌策略,很难在品牌丛林中立足。而另一方面,翁玉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黄金工艺的情有独钟,让他对古法黄金产品多了一份亲近感和认同感。再加上鑫龙凤的前身是郑州市金银漆器工艺厂——这是建国初期全国第一批珠宝厂家,曾凭借精湛的工艺和个性化产品在当地小有名气。这些因素也让鑫龙凤在“试水”古法黄金时更有优势。
认知决定布局。2016年年底,翁玉锋开始调整工厂生产线,缩减“普货”规模,一门心思钻研“古法黄金”产品。经过半年时间的摸索,鑫龙凤的第一批产品成功面世。从最初的素面手镯、戒指,到带有各种古代纹饰、图案的吊牌、珠串等,不一而足。在大多数人眼里,“古法黄金”的核心在于“古法”,强调工艺的独特性,包括手工的比例、工序的繁复程度等。但翁玉锋认为,真正的“古法黄金”,应该是包括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工艺技术以及主题阐释等在内的一整套制作过程。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水平,很难设计出真正的古法黄金产品。
“老铺的古法黄金做得好,并非其工艺多么先进,最关键的在于老铺有一批真正的文化大师在提供创意、设计服务。”翁玉锋说,相比而言,一般工厂的设计人员,很难有那么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据悉,鑫龙凤出厂的每一件产品,都会配有详细的产品说明标签,包括其图案、形制的历史、断代、寓意、内涵等。在翁玉锋的设想里,这些都是产品的文化基因,是终端导购营销话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产品增值的重要内容。
工艺同样是区分“古法黄金”优劣的核心要素。据翁玉锋介绍,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古法黄金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法黄金,而是按照现代首饰工艺一次制作成型的、仿照古代图案或形制的产品。“古法黄金的一种制作工艺就是‘锻打’,通过多次‘锻打’让黄金变硬,这正是黄金质感的来源。”翁玉锋说,而通过磨砂工艺的应用,黄金表面就有了哑光的效果,从而回归黄金的本真颜色,而且不会被轻易划伤。“凡是称产品容易被划伤的,说明买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古法黄金产品。”
据翁玉锋介绍,与一般“普货”不同,古法黄金的独特性还体现在,由于手工环节的增多,古法黄金产品在制作工程中的损耗通常达到5%,远高于“普货”1%左右的损耗,而且基本无法回收。此外,古法黄金的良品率最多为30%,生产周期通常也是黄金“普货”的3至4倍。这些因素最终也让古法黄金的综合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探路者的情怀
鑫龙凤位于郑州中原区的加工厂,是一座白色的三层小楼,从外观看和一般的居民楼无异。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当前正处于传统的黄金珠宝销售淡季,目前鑫龙凤的“普货”生产线接近一半处于停工状态,绝大部分工人都投入到古法黄金产品的生产中。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该工厂的古法黄金出货量就达到15公斤左右,前来拿货的包括几家在深圳水贝拥有大展厅的知名品牌。
不过,与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不同,“古法黄金”在终端市场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在位于金多银多珠宝广场13层的鑫龙凤展厅内,古法黄金新品占据了三节柜台,里面摆满了鑫龙凤自主研发的系列产品,包括最新款。产品类型有手镯、戒指、珠串、吊牌、平安扣等,其中一些产品还融入了花丝镶嵌工艺,配石包括玛瑙、绿松石等“佛教七宝”系列材质。据展厅负责人介绍,自去年7月份正式在展厅铺货至今,古法黄金的月批发量逐月走高,仅今年5月份的出货量就达到了3公斤,最大的一单超过800克。不过,和其它品类的黄金饰品相比,古法黄金的销售总量依然较低。“很多批发商都是小老板,且大多都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小县城。估计担心不好卖,第一次拿货都不会拿太多。”该展厅负责人说,还有一些是批发商自己试戴后,觉得不错,给自己或者家人买一件。而在所拿的古法黄金产品中,一款刻有梵文《心经》的手镯最受欢迎。
而在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鑫龙凤品牌终端零售店内,古法黄金产品似乎也有“遇冷”之嫌。与展厅的产品上线时间不同,这家鑫龙凤在郑州设立的唯一直营店面从5月中旬才开始推出古法黄金产品,而且仅选择了一节柜台,不过由于正好处于两节长柜台的接驳处,位置比较显眼。据该店面负责人介绍,自从推出古法黄金产品以来,店里面来咨询古法黄金的人越来越多,不过真正购买的人很少,半个月时间只卖出了两件戒指,而且克重并不大。不过,该店长对这样的结果仍感满意。“毕竟刚推出来,大家还不熟悉,而且这么高的工费,还有人愿意尝试。比我们预期更好一些。”
目前,该店面推出的产品类型主要以手镯和戒指为主,克重小的按件计价,而克重较大的,按每克加收原料费和工费的方式销售,与黄金“普货”相比,平均每克古法黄金产品的工费会多收80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据鑫龙凤店面负责人介绍,买走两个戒指的顾客,均是年龄为刚30出头的年轻人。这与翁玉锋预想的并不一致。在他的最初设想里,古法黄金产品的定位是“轻奢”,是可以作为下一代收藏的传家之物,或者是只在一些重要场合才会佩戴的珠宝。以此推测,古法黄金的受众也应该是一群有一定财力和社会地位的中产阶层,喜欢古法黄金这种从质地和颜色上都展现的“低调的奢华”。这群人对价格也不会太敏感。
不过,尽管市场前景仍不明朗,但翁玉锋依然保持着极大的信心。在他的未来规划里,除了通过设计研发和工艺创新去丰富古法黄金产品体系、扩大生产规模外,最重要的是继续扮演好“古法黄金”探路者的角色,加大终端产品和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让古法黄金的概念深入人心,也让真正的古法黄金首饰走进千家万户。他的近期目标是择机在郑州市中心的大卫城开设一家专营古法黄金产品的品牌专卖店,与卡地亚、宝格丽等国际大牌同台竞技。在他的设想中,这家店面将采取完全不同的装潢风格、道具陈列方式,并配备一支专门团队进行形象设计和品牌打造。
而在内心深处,对于古法黄金,翁玉锋还有着更高的期待,一种商业之外的期待:如何通过古法黄金的概念回归,让厚重的黄金题材重新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