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探索互联网黄金的新方向
文/本刊记者 张伟超
互联网黄金不能简单地被等同于“黄金版的P2P”,也不是单纯的“黄金众筹”。
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让投资者随时随地地买卖黄金,进而满足黄金生产及销售企业对黄金原料的需求的运营链条,仅仅作为过去式的、简单版、有待完善的商业模式。而基于当代先进互联网科学技术,结合黄金实物资产数字化、账户化和移动化理念,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互联网黄金“升级版”。
这是互联网黄金业态进入“2.0”时代的发展新方向、新思路。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对金融安全的高度重视,为了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国内展开了近年来最严厉,力度最大的一次金融整顿。我国黄金市场也进入整顿之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在黄金租借、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推出了多项谨慎、稳妥的举措,整个市场风声鹤唳。
同样,在监管严厉、政策不明朗的市场背景下,今年互联网黄金业态也放慢了创新的步伐。除了个别互联网黄金企业在融资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外,大部分互联网黄金企业动作较少,更多地趋向于强化自我管理、加强业务整合。一时间,互联网黄金业态似乎进入了休眠期。
新事物的诞生、旧事物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互联网黄金业态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互联网黄金业态中,过去一两年里的那股疯狂生长、烧钱扩张的势头已经不再,大家面对更多的是苦练内功,迎接挑战。
在互联网黄金业态“1.0”时代,互联网黄金产品已经成功解决了黄金的消费、投资、生息等难题,实现了实物黄金消费、交易、投资、积存、理财的功能。可以说,好吃的肉都已经吃掉了,剩下都是难啃的骨头。比如,解决黄金回购、黄金支付等难题亟待攻克。
这些问题,实际上才是真正考验互联网黄金业态生命力。比如说,黄金回购看似容易,可对于互联网黄金企业来说,需要解决多个操作和运营难点,难度相当大。黄金物流管理难题,当前的物流体系对于丢失、损毁等问题处理还不成熟,安全管理难题,黄金丢失后的索赔极其繁琐;质量检测难题,客户不在现场的检测过程,极易产生纠纷;回购定价难题,定价时间完全被收购方所决定,客户可能不满意;后续处理难题,收购后的黄金仍然需要各种繁杂的后续处理。
况且,当前的互联网黄金业态中,既有互联网巨头跨界,黄金矿企入股,也有投资机构,各方实力参差不齐、水平良莠难分,互相间的竞争已经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在商业银行、投资机构等各类机构纷纷进军黄金租赁业务,想从中分一杯羹的背景下,黄金生产及销售企业对黄金原料的需求是有限的,互联网黄金企业单纯依靠更高的收益、更低手续费用,已经难以为继。特别是在更强的监管压力下,信用风险、政策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蜂拥而至,互联网黄金企业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互联网黄金企业没有生存的余地,互联网黄金业态没有发展前景。重资产、低周转、毛利薄的黄金珠宝行业,一直以来其发展面临诸多痛点和难点,困扰着其转型升级。其中,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占用多、回款能力差,融资比较困难,亟待提高资金流效率。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流至今仍不够通畅,亟待打通中间环节。与此同时,百姓投资渠道不足,资产性收入欠缺,黄金资产一直被当做“不下蛋的公鸡”,沉睡在箱底。充分发挥黄金的商品、货币、金融属性,就要藏金于民,又要让黄金流动起来,这是货币贬值和通胀时代的重要课题。
这一系列痛点和难点,最需要更具创新力的互联网黄金企业去解决。痛点和难点的解决,就是互联网黄金业态的市场,更是快速发展的机遇。有创新就有风险,任何风险都是相对的,监管政策是针对不规范、违法乱纪行为的。只要解决了长期困扰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互联网黄金业态就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迎来发展的春天。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老百姓消费投资的习惯正在逐渐改变。过去只有年轻人才会网购以及网上理财,现在中老年人也已经通过网络购物和理财,而且银行等投资机构已经全面推广交易APP及网络投资产品。房屋买卖、汽车租赁等等固定资产,逐渐从网下转到网上交易。作为贵重金属的黄金,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单纯地在柜台购买黄金产品或黄金投资产品,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涉足黄金业务。
因此,在移动互联网上,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实物黄金消费、交易、投资、积存、理财、融资、征信、支付、转让、社交、馈赠和传承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互联网黄金企业在现有移动互联网买、卖、提、存黄金的基础上,可以结合黄金的三大属性及之间的融合,继续创新和探索,从而打通回购、支付等通道,让黄金全面融入老百姓在衣、食、住、行、玩中的每一个消费场景,真正实现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保值增值等多功能。
沿着创新的道路走,互联网黄金企业的前景是光明的,但过程必定是痛苦的。从商业模式上看,平台通过把沉淀的黄金租借给用金企业,只是未来互联网黄金业态中最简单、最基础的模式,而将来主导互联网黄金业态的商业模式,则需要在移动互联网不同场景下、不同业务功能融合中,进一步创新探索产生,有着多元化、全新的盈利模式。
黄金银行是一个探索方向。2014年9月9日,平安银行在业内推出黄金银行概念和品牌,以黄金货币化为核心,提供以黄金计价、结算的产品和服务,创立黄金资产负债表和资产池,满足客户全方位的理财投资需求。在黄金银行业务中,零售客户使用类似人民币账户的“黄金账户”进行黄金购买、“定存”、定投、理财、兑换、“转账”、质押,公司客户使用“黄金账户”进行融资、结算、托管、销售、套保。
构建黄金银行,可以依托多牌照、多渠道支撑,打通黄金支付的突破口。如此一来,老百姓手里的黄金将作为“无冕”的货币一样,自由地支付任何所需的货币,甚至换汇,从而唤醒沉睡的黄金。当然,黄金珠宝行业的诸多痛点和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一个全新黄金时代将到来。
与此同时,跨界进入黄金行业的国美黄金,正在打造“互联网黄金+场景化”融合创新的新模式。国美黄金跳出黄金这一垂直领域,站在大商品、全领域、一站式服务的更高角度,探索黄金与资产、黄金与电器等等黄金与其他场景化融合的发展路径。
和商业银行的牌照、渠道优势不一样,国美黄金依托于背后国美集团强大的产业链,可以开拓一条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商业路径。未来的国美黄金的黄金产品,除了传统的买卖提存理财等传统的服务外,还可能在国美电器、大中电器中随意变现为用户所需的电器等各类产品,让黄金支付在国美集团内畅通无阻。而国美电器、大中电器传统的提货卡,也可以轻松转换为国美黄金的黄金产品,参与国美黄金各种变现增值服务。
在国美集团这个相对封闭的产业链条中,除了数千家国美电器店铺和国美电商平台的数千万用户及高净值会员客户,也有国美金融这个拥有多金融牌照、服务水平较强的机构。此外,国美集团旗下还有研发智造板块、地产板块、投资板块等等,与国美黄金可嫁接、可融合的场景多、平台广,这为国美黄金打造互联网黄金+场景化融合创新的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黄金银行与国美黄金打造的互联网黄金+场景化融合路径,各自依托背景不同,创新思路不同,但都是互联网黄金业态近期发展与探索中有较好前景的方向,值得业界探讨和研究。
行百里者半九十,互联网黄金业态发展之路充满荆棘和坎坷,尤其是在当前这个黎明前的黑夜,一切举步维艰,先行者、示范者难能可贵。相信在探索互联网黄金新方向的过程中,总会涌现出一批引领者,带领大家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