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所思所想

2018-02-27

文/本刊记者 张圆


从业:累与乐


有的人是初入职场,有的人已是资深店长;有的人是就业,有的人是创业。不管哪种身份,何种岗位,痛苦和快乐并存是必然的,但选择了,全力拼过了,就足够无悔。


赵妍:

经常压力很大,梦里还在想设计图稿,终究是热爱让我坚持下来。我会坚持做有文化根基的设计,我近期完成的一个系列就是希望让年轻人用新概念去重新欣赏古老元素。


赵博文:

创业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是最大收获。但当老板也确实累,要想着如何做好生意,养活员工,还要照顾员工感受。管理不易,我的方法是认可员工能力的同时能提供帮助,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陈垠臻:

我家里做黄金生意,没有珍珠业务,我出来创业,就是为证明自己。珍珠市场还是相对好的,我也对珍珠感兴趣。最开始做生意,就是要去各地展厅、各地展会跑新客户,无可厚非。他们经常说我是勤奋的卖货郎,背着包,包里带着货,跑到哪里就卖货到哪里,哪怕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但我觉得勤奋就是做生意的态度。


何耀睿:

一线业务员虽然工作强度大,但也成长最快。一天下来接待客户到凌晨,第二天六七点照样起床,每天如此,持续半月。我一个人一个月,跑业务的开销能在9000到12000元。但我最佩服省代下面的业务员,他们知道省里每一家店的老板和联系方式,这都是跑出来的。


胡宝玲:

我做珠宝零售7年,工作氛围很愉快,每天还能和漂亮的首饰打交道,从新员工一路晋升到店长,晋升渠道很明确,培训到位。就是休假没那么自由。



观行业:吐槽与思考


“太传统了。”这是大家对珠宝行业吐槽最多的一个印象。传统在哪儿?管理模式、思想观念、产品设计、包装营销……你认为从何改变?听听他们怎么说。


刘婷婷:

重资产的珠宝店压钱太厉害。迟早我会自己创业开店,所以会选择轻资产模式。比如珠宝定制,配合微商。我认为微商在有实体店的情况下是不错的选择。


叶芳:

未来的检测工作可能不再需要检测人员来检测宝石的真假好坏,机器可以直接鉴定。也许只要10年,毕竟国外已经在制定钻石分级机器了,到时候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机器就好了。


赵妍:

未来拥有扎实珠宝专业功底的设计师会大受欢迎,整个行业已经开始认真重视创新与设计,我相信设计师的春天就要来了。现在,珠宝行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薄弱等等痛点是我比较感同身受的。


何耀睿:

二三线市场还是认黄金,毕竟还是刚需。但我看到很多一线品牌向他们的加盟零售店施压,零售店完不成任务,就会拿黄金现货当成旧料处理给总部,亏几万元的工费,再拿新货,这就是一个死循环。零售商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兴起了做珠宝城的风气,在当地做自己的品牌。


赵博文:

我认为行业不缺乏创新,但创新之后要接地气,步子不能一次迈太大。很多人创业是有了想法,然后去做。而我是因为有市场经验,才有想法去创业。


杨晓旭:

我非常排斥高仿或模仿大牌设计。作为一名设计师,在观摩、研究了很多作品之后,要做到避免和那些作品产生类似性。也不是说抄袭,就是原创性不够。我认同MIC创意设计大赛的主策划师说的——创作时参考别人的设计,如果来不及消化理解当中的真正含义就开始画图,那出来的东西就有很强的模仿性。而我认为这是全行业造成的问题。比如说珠宝公司视设计师为创意机器,要求每天出图,创意不足只能去抄。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也有买高仿的需求。但行业有引导消费者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消费者还会跟风戴高仿,现在大家也能欣赏原创和小众的个性设计。总的来说,我很看好国内珠宝行业的未来,审美提高了,对原创的重视度提高了,大浪淘沙以后,留下来的都将是精品。


业余:养生与浪


二十多岁,抗拒被小朋友叫“叔叔”“阿姨”,拒绝变老但也偶尔自嘲“浪不动了”,这是“90后”们的常态。是“中年危机”还是“朋克养生”,对此,我们有一百种生活,可宅居在室,可出门撒欢,不必瞧不起我们谈论的游戏和星座,因为这已经是“90后”的日常社交方式。


叶芳:

我喜欢玩,喜欢跟朋友聚会,逛街,吃饭,休闲,已经逛遍了深圳的大型商场,偶尔会来个短期旅游。


赵妍:

逛街,聊天,看书。最喜欢收拾房间。

赵博文:业余就是交际。微信联系不够立体、直接,要面对面喝茶或者吃饭。现在的手游也是有效的社交方式,如王者荣耀和跳一跳这样的,平常不联系的客户都可能会邀请你跟他来一局。


陈垠臻:

养生,白天不喝茶,都喝枸杞水或者白开水,但晚上常常反思生意,睡得晚。手游也是我的放松和社交方式。


何耀睿:

不养生,常熬夜。看新闻,刷微博,关心时事政治、军事历史。社交就是喝酒吃饭见客户。年轻人怎么可能不玩游戏?刚来深圳的时候没有朋友,就跟重庆的朋友们玩网游,在游戏中就完成了和朋友间的聊天和沟通。游戏不重要,但沟通很重要。


胡宝玲:

喝咖啡,做美甲美容,看电影,吃饭,唱K。


消费:剁手与理性

不要再揣测“90后”们是无脑剁手族和月光族了。他们说,我们比你想象中的更理性。那么什么样的首饰能入他们的法眼呢?


刘婷婷:

真正吸引人的好东西绝对不是从流水线出来的,一定是工匠精神手工做的。以前的人提到买珠宝,没钱就不买,但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且不论高低总能买个一两件。这次回家我给妈妈做了几件胸针用来搭配大衣、围巾。到了一定的年龄层次不会戴便宜的东西,因为合金不可能会做精致。都是为了搭配,首饰要好看好搭,要用得到。


叶芳:

好看的、价格能接受的就买。要买那种一眼看上就喜欢的,营销和品牌效应对我都没用,反正材质和平价珠宝是一样的。最近买了个珍珠耳坠,用来搭配之前买的珍珠项链。我喜欢粉嫩的或灵动的宝石,比如葡萄石。还真从没考虑过买黄金。


肖若含:

我喜欢18K金经典款饰品,比如梵克雅宝四叶草、蒂芙尼钥匙等等,设计大方不容易过时。

赵妍:我喜欢小巧、精致、清新的首饰,例如花朵、简单的几何图形、爱心、皇冠等造型,一般不买大克重的,最爱吊坠、耳钉类,会选择克重轻、便宜、闪亮的,平时生活中最大的开销花在了衣服上。


胡宝玲:

好看就行,有创意的设计也会考虑。不过,我们上班时要佩戴自家的产品,所以也就只买自家牌子的首饰,大概两到三个月买1件,多的时候也会一个月买几次。没考虑过买黄金。


人生:折腾与安逸

他们究竟是“佛系青年”,不争不抢,有也行,没有也行?还是积极上进争当人生赢家?是迷茫还是清醒,未来选择如何?他们说该折腾,折腾,该安逸,安逸,工作和生活一个也不能放下。


刘婷婷:

有些网络热词,比如“油腻”,这跟年龄没关系,跟心态有关系,什么事情都讲究适度。我目前会有一点焦虑,想尽早经济独立。这个没办法解释,有多少钱才能有安全感,有车有房就够了?


叶芳:

去年8月挺难忘的,公司组织去九寨沟旅游,我们在九寨沟地震的前一天结束了旅行在机场打牌,就接到了亲友们的电话慰问。感觉世事无常,只能随遇而安。我最向往田园的惬意生活。


何耀睿:

我是重庆人,我们那边讲究轻松舒服,过几年还是想回家发展。在深圳买套房太难了。我女朋友是跟着我从重庆过来的,也进入了这个行业。我们准备结婚了。


杨晓旭:

选择一家公司,我就看重它的模式、体量和前景,能给我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工作头两年的目标是积累经验,深入学习。之后的发展空间就看自身能力,我相信厚积薄发。


赵博文:

一个字——浪。我觉得40岁才算中年,而我还在少年时期。


胡宝玲:

2017年在充实的工作中就这样度过了。2018年想接着晋升,下一步是区域经理,关键是得找个男朋友脱单了。



过年:回家与在外

过年,意味着回家和团聚,也有人还要坚守在岗。年味渐淡,他们会怎么过年?


叶芳:

质检站都要比公司和工厂晚一点放假,今年放的晚,大年前两天才能结束工作,回去就刚好吃年夜饭,之后到处跑亲戚。但我常常给父母“洗脑”,以后就不回家过年了,家里太冷,把他们接过来去个热一点的地方旅游,就挺好。


赵妍:

去年我结婚了,今年除夕夜在男方家里过,帮忙大扫除,吃海鲜年夜饭,一家人计划去附近的古民居旅游。


何耀睿:

过年就是团聚,一大家子十个人在大年三十那晚上一般会喝掉八箱老山城啤酒。我们有句话讲“山城啤酒,知心朋友”。


胡宝玲:

跟往年一样,我会继续留守在商场上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