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守得住经典 当得了网红

2019-12-17


文/本刊实习记者 孙涵


结束这一轮采访,回头总结我们发现,企业理性思考随处可见,在国潮的狂潮面前,每家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应对,因企制宜,各“潮”所需。但其中也能看出几个共性的特征:


其一,对大国文化自信的共识。传统文化的复兴,大国文化的自信,国货势力的崛起,还有大家对此的认知共识,已经贯彻了黄金珠宝产业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国潮的概念或有其保鲜期,但中华传统文化的崛起却是永不过时的。



其二,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对年轻消费群体,以及他们独特的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已经渗透了从制造批发到零售品牌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上游企业,开始试着以零售品牌的视角去思考,开始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研发和生产的原点,这种变化,是这个古老而传统行业向现代化企业运作进步的一个鲜明的标志和特征。


其三,国潮填平代际鸿沟带动新增量。国潮文化以其独有的嫁接传统与时尚的特性,很好地弥补了黄金珠宝行业消费者的断层,以“国”文化在新老消费者群体中达成共识,以“潮”文化吸引新一代年轻群体加入,成为市场的新增量,这一点,在寒冬背景下的珠宝行业,简直无异于雪中送炭,大约这也是上下游企业纷纷主动或被动拥抱国潮的主要原因。


其四,理性思考不盲从。在国潮的汹涌大潮中,黄金珠宝业一贯的保守姿态演变成了自己独有的理性。其他行业潮起潮落的跨界、联名等种种自嗨式的炒作手段,在黄金珠宝业并不多见,大投入吸引眼球却无法带动销量转化的困局也没有大面积出现。大家都理性的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策略和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其五,回归。回归的趋势已经为黄金珠宝从业者广泛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盲目与比攀的狂热回归到注重高性价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性行业。零售品牌向产品品质回归,上游生产研发向市场需求回归,这些回归,既是寒冬市场倒逼的结果,也是市场先行者主动拥抱变化的选择。


其六,大胆探索。无论是上游百泰向国潮文化IP化的大胆探索,甘露向珐琅这种新工艺的普及和探索,还是零售企业中萃华、千年试图将“国潮”融入品牌基因、建立有效壁垒的努力尝试,都将推动整个行业向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3.0时代前进。


只是,行业内还有跟风抄袭现象,还有不经思索的粗制滥造存在,只要能够“戒骄戒躁,戒跟风,戒抄袭,戒粗制滥造”,把创新的尝试再加多一点,大胆一点,同时,姿态再放低一点,放下传统文化的偶像包袱,再可爱有趣一点儿,真正和消费者“玩在一起”,“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黄金珠宝行业完全可以在这股国潮风潮中稳健前行,并平稳过渡至下一个风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