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守得住经典 当得了网红
文/本刊实习记者 孙涵
结束这一轮采访,回头总结我们发现,企业理性思考随处可见,在国潮的狂潮面前,每家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应对,因企制宜,各“潮”所需。但其中也能看出几个共性的特征:
其一,对大国文化自信的共识。传统文化的复兴,大国文化的自信,国货势力的崛起,还有大家对此的认知共识,已经贯彻了黄金珠宝产业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国潮的概念或有其保鲜期,但中华传统文化的崛起却是永不过时的。
其二,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对年轻消费群体,以及他们独特的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已经渗透了从制造批发到零售品牌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上游企业,开始试着以零售品牌的视角去思考,开始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研发和生产的原点,这种变化,是这个古老而传统行业向现代化企业运作进步的一个鲜明的标志和特征。
其三,国潮填平代际鸿沟带动新增量。国潮文化以其独有的嫁接传统与时尚的特性,很好地弥补了黄金珠宝行业消费者的断层,以“国”文化在新老消费者群体中达成共识,以“潮”文化吸引新一代年轻群体加入,成为市场的新增量,这一点,在寒冬背景下的珠宝行业,简直无异于雪中送炭,大约这也是上下游企业纷纷主动或被动拥抱国潮的主要原因。
其四,理性思考不盲从。在国潮的汹涌大潮中,黄金珠宝业一贯的保守姿态演变成了自己独有的理性。其他行业潮起潮落的跨界、联名等种种自嗨式的炒作手段,在黄金珠宝业并不多见,大投入吸引眼球却无法带动销量转化的困局也没有大面积出现。大家都理性的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策略和方式,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其五,回归。回归的趋势已经为黄金珠宝从业者广泛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盲目与比攀的狂热回归到注重高性价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性行业。零售品牌向产品品质回归,上游生产研发向市场需求回归,这些回归,既是寒冬市场倒逼的结果,也是市场先行者主动拥抱变化的选择。
其六,大胆探索。无论是上游百泰向国潮文化IP化的大胆探索,甘露向珐琅这种新工艺的普及和探索,还是零售企业中萃华、千年试图将“国潮”融入品牌基因、建立有效壁垒的努力尝试,都将推动整个行业向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3.0时代前进。
只是,行业内还有跟风抄袭现象,还有不经思索的粗制滥造存在,只要能够“戒骄戒躁,戒跟风,戒抄袭,戒粗制滥造”,把创新的尝试再加多一点,大胆一点,同时,姿态再放低一点,放下传统文化的偶像包袱,再可爱有趣一点儿,真正和消费者“玩在一起”,“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黄金珠宝行业完全可以在这股国潮风潮中稳健前行,并平稳过渡至下一个风口。
相关阅读
百泰集团:弘扬黄金文化,理性看待国潮
2019年是百泰的发力年。作为黄金珠宝生产制造企业公认的领头羊,百泰在2019年9月珠宝展期间两大举措吸引了诸多关注:其一是与周大福高调合资成立福盈泰,整合7大国际IP引业界关注;其二是以“百泰精工”全新定位打造五大原创系列,风风火火搅
粤豪集团:传承创新,“碰巧”融入国潮
“粤豪的企业使命就是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这个使命是自粤豪创立之初就确立,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的。”粤豪集团的市场负责人这样介绍。“关于这个使命,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把它贯彻了下来,你在全公司任何地方包括员工手册都能看到,所有员工入职都进行培训的。
甘露集团:以零售视角创新价值
当国潮风刮起的时候,珠宝行业有时尚尖端的年轻“潮”风,有故宫宫廷风,也有老上海怀旧风情的,还有传统时尚混搭“土酷”风的,而甘露的洋派国潮在其中就显得别具一格。问及为何会用“洋”模特来表现“国”潮,甘露集团总经理郑焕坚介绍,“现在流行新国潮风
中国黄金:要以高水平审美将国潮文化传递下去
从故宫淘宝的爆款文创产品“故宫口红”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故宫博物院掀起了一股带有“传统文化复兴”意味的“国潮”风,并在近两年来带动了各行各业对中国元素的推崇。2018年底,中国黄金开始关注文创相关首饰,陆续有合作供应商将故宫文
中国珠宝:“国潮”风势不可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对“国潮”这一概念的明确解释。而近两年“国潮”这一概念在国内高频次地出现,上至国家相关部门,下至普通民众,使其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