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黄河岸边 探访最美中国元素——三门峡黄金珠宝文化匠艺采风行
2016-06-20
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进入21世纪以来,时间快车的车轮仿佛突然加快了速度。日新月异的渐变,沧海桑田的巨变在这个时代越来越让人不以为异。设计,寻求差异,寻找灵魂,寻求已经迷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渊源。中国黄金珠宝会客室第13期,我们来到了“天鹅之城”三门峡。三门峡,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从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无论是口头相传的史前文明,还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明肇造,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虢国文化的考古发掘,有大量遗址遗物可以体现西周时期的文化的特点。5月25日至29日,趁着三门峡市举办“黄河文化旅游节”的档口,珠宝设计师们也受三门峡市商务局邀请,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原创采风之旅。此次由“特色文化原创设计产业推广委员会”牵头的活动,除了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理事设计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外,还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珠宝分院的老师们,同时,深圳鸳鸯金楼品牌、粤鹏金珠宝以及金明珠珠宝企业也大力支持,中国黄金报社更是拿出深圳办事处品牌访谈栏目《黄金珠宝会客室》进行了现场直播推广。河南天鹅城珠宝实业作为本次活动唯一的本地珠宝品牌全程给予大力支持。 此次特创会,在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和中国黄金报社的支持下,以原创设计和地方特色区域品牌打造为主题,深入文化核心,为各地特色文化站台,以创新活动形式宣导原创落地,推动设计师群体职业化发展。此次采风行是对当地文化合作模式、专项研发区域文化产品的一次积极探索。 采风期间,珠宝原创设计专业团队先后来到虢国博物馆、灵宝函谷关、陕县地坑院、仰韶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圣地,以一地一论坛、一景一创作的形式,邀请了当地文化学者进行实地文化访谈,开展设计师创作主题头脑风暴。中国人对“根”一直存有特别的“好奇心”。当说到某某根源的时候,便很难抑制住自己内心的那份好奇。三门峡是很多文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我们一直追求的姓氏的“根”就在这里——虢国历史文化博物馆。
虢国作为两周时期重要的姬姓封国,对西周及王室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都曾产生强烈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文献对虢国的封君、地望、变迁、世系等记载过于简略。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为周文王弟弟的封国。三千零五十二年前的上阳城,姬发叔父在土沃草肥的封地上,依旧念想岐山故乡的虎——如今虢国人崇拜的图腾。随着季父天下第一剑出鞘的寒光,玉柄铜芯铁剑彰显着青铜文明、孕育出铁器的新时代,梁姬五璜玉佩连珠玛瑙长链的玲珑之音、展示出美学和礼仪的完美结合。会客室嘉宾:深圳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秘书长 李安新、虢国文化博物馆解说员 茹亚楠、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院长 王海涛、深圳市代波军艺术珠宝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代波军据了解,虢国文化博物馆是三门峡历史悠久的一个景点,可以从黄金珠宝的角度介绍下虢国文化的特点吗?虢国哪些文化与《周礼》相关?黄金珠宝是体现美的一种载体,博物馆里哪些初期饰品有所体现?虢国博物馆展现出来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距今3000年的历史。虢国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博物馆,给大家展现出来的就是西周时期的历史背景。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西周时期虢国的诸侯墓葬区。考古学者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勘探工作,发掘了一些墓葬,清理出很多的精致文物,所以说,在这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博物馆,向大家展示出了当时一个具有极具厚重感的历史文化。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讲,了解了虢国文化之后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去继承和发扬这些文化?虢国博物馆之行,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之前,我们寻找文化之源,多数会去北京的故宫,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文物,都是以明清的为最。而这次来到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新的视角来探寻文化的“根”,或许会有一些新的感受。反推李克强总理对文化文物及创意的商业文化产品的推广措施,实际上是把市场模式和博物馆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空间。青铜器、玉石、红玛瑙组玉佩以及我们最喜欢的“天下第一剑”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商业的文化产品。我们设计师协会的重点就是深根专业化,筹备商业化,走向国际化。那么,我们借助于中国黄金报的合作,推出特创会的概念,是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吸收更多的养分,把虢国文化更好地以当代化形式体现出来。我们也相信我们能够学到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通过我们专业的智慧设计出来,成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的产品,让每一个产品都能够追根溯源,寻找到虢国文化的特点。作为一名独立原创设计师,代波军您是怎么看待虢国文化能够与珠宝设计进行有效切入的?说到原创,不了解历史,就很难去做原创,即使做了,很多东西都是没有底蕴的。底蕴从哪里来?就是应该从文化中来。
这次来到虢国博物馆,可以了解到我们祖辈很久远的历史,对我们的创造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如玉器的形状和符号,对以后创作产品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产品不能凭想象而做,既空洞又缺乏吸引力,而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文化的东西。从教学的角度去看,虢国文化能在艺术教学上引起哪些共鸣?从虢国出土的饰品中可以看出,古代饰品的材料和现在的几乎是相似的,如玛瑙、黄金等。当时的黄金可以提纯到含金量八成之高,这个还是让我很吃惊的;在文化符号方面,我也重新认识了虢国文化,一方面了解了“虎”符号不仅是虢国的图腾,也是体现当事人对岐山的思乡之情,以及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勇猛的民族可以与虎搏斗,与虎相伴。这个虎的符号,不是具象的,而是很抽象的,并且具有它的文化性。还有很多动物形象的玉饰,无论是‘虢’字的来源,还是玉文化的发掘,祭祀、纹样,它这个时代与很多国家都存在不一样的,这些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和设计来说都能提供很大的素材。在这些文物中,虢季墓出土的玉柄铜芯铁剑,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为一体,制作精美,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两个世纪,由14件象征面部特征的玉片连缀在丝帛上制作而成,形象逼真,做工考究,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瞑目”造型,也是汉代金缕玉衣的雏形。一套8件有铭文的铜甬钟,是迄今为止西周晚期墓葬考古发掘出土的惟一一套最为完整的甬钟;由十二种金器组成的黄金腰带饰,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饰品;皮马甲及盾牌也是国内首次发现;用墨在10余片圭形片上书写而成的遣册是国内发现的时代较早的书法珍品;300多件仿生动物玉雕,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北温带地区生物品种。这些文明的印记不仅让我们回顾了历史,更让我们看到古人的艺术创造能力,看到每一件青铜器的造型、纹饰以及铭文。不难发现,古人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同时,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属性的艺术为我们的原创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原创的设计背景,不仅要结合古代历史文化的内容,更要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设计,如同出土文物一般,可以通过我们的设计去给后代一个更好的解读。没有钢筋混凝土,没有精良的仪器,却让一座雄关要塞屹立千百年,我们不得不佩服先辈们的智慧。曾经有一团“紫气”从东方缓缓飘来,当留住这祥瑞的“紫气”时,却诞生了影响世界的哲学。为寻求建筑的艺术魅力,为探寻影响世人的人生哲学,我们辗转第二站——函谷关。函谷关地处长安古道,紧临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会客室嘉宾:深圳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秘书长 李安新、深圳市艺中乐珠宝创意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义超、河南天鹅城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亚东《道德经》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那么作为本土企业河南天鹅实业有限公司在老子文化的熏陶中学到了什么?在经营之中获得了那些启迪?要深刻地领会道德经的内涵,从道德经的内涵里面学到做人、做事,从中启发到很多经营之道。老子的本意,应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从道德经中学习与人为善、遇事不争、诚信经营,这样才能让企业稳健地走下去。我们1998年从60平方米做到现在1000多平方米,期间也感受到了道德经中学习做人做事的底蕴和文化,这是我们企业这些年做人、做事的基础,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的代表著作,同时在函谷关也留下许多佳话。函谷关的文化可以给设计方面提供哪些启示?首先,距我们2500年左右的《道德经》,不管我们的生活如何进步,它都已深深地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函谷关一直以来是每个男人的一个梦想,几十年来我们都是听的函谷关,心向往之,在两山之间既是阻隔也是互通,从老子和尹喜的这段佳话,两千多年的道德经,文化已经深入到人的骨髓之中。这里讲的文化和结构的结合,如果没有美的机理,没有深邃的文化,是很难融合到一起的。李克强总理提到,文物文化尚且要商业化推广。道德经、函谷关,加上三门峡今天的文化发展,但是这其中有个问题,如何将文化结构、商品等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我相信,接下来我们会做很多有效的创作,打造出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老子文化及函谷关魅力的文化产品。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讲,在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寻求什么样的切入点去做珠宝首饰的设计?
其实我感受很深,我们做人、做事都非常值得学习。之前只是一直都是看书,现在来到现场,这种感触更深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很多时候知足也就是一种财富,道学的哲学思想对事业和做人都有帮助。再到家文化中,一个是守信用,一个是大度宽容,不要斤斤计较,很多事可以转化成积极的一面。我们珠宝行业在信用方面是很重要的,而在创意这方面,要以原创为主,不要去一味地复制别人的东西。无论是古老的道教文化还是全新的道商文化,都秉承了老子《道德经》的思想智慧。我们该如何来认识“道”?
道商合一,富民强国。用中国哲学运作商业模式,目前是一个研究领域。西方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破坏自然环境,疯狂开采资源,很多的物种也都濒临灭绝。所以,当西方发展的种种弊端出现后,我们要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那么道商学院的精髓,对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都是一种指引。
我觉得作为商人,应该加强学习。大道似水而不是水,身为道商,一定要效法于水。水滋养万物,施恩而不图报,道商要利益众生而不去与众生争;水绕圆则旋转,遇方则回转,堵塞则止行,决口则涌流;水行不通则退,止不住则漫。道商有令则行,行不通则或退或让。真正的道商,在商业经营中,千万不能固执僵化和封闭教条,一定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投资项目与经营策略,不拘一格,见效则易。在艺术设计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们讲:“当你真的没有任何设计灵感的时候,那么就将简单的符号不停的重复下去。”这听起来似乎不太靠谱的教学,却经得起数千年人类设计的推敲。简单的符号是设计的元素,不停的重复是设计的手段,这古老的方式却成就了各个时代的设计师们。这样使用符号的方法能不能追溯到黄河流域的原石文化?为此,我们来到了第三站——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二千里,绵延数千年,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最早就发迹于黄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遗址中诸多考古发现,如陶器制造、纺织做衣、绘画雕塑、文字、历法、宫室营建等,同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相吻合。会客室嘉宾:深圳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秘书长、李安新深圳市粤鹏金珠宝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张权、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教师 李园、仰韶文化博物馆解说员 罗晓露仰韶文化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彩陶器,尤其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小口径瓶”。虽然它只是古人挑水的陶罐,但它已经体现出古人的智慧了。当底尖进入到水里,是不用摇晃便可以将水打进陶罐中,并且瓶肚很大,可以增加水的储存量,小口径的瓶口,避免水在运输的工程中溢出来。
对仰韶文化墓地的发掘,为认识仰韶文化带来了许多贡献。墓地的随葬品和下葬的方式为当时的生活方式、信仰、生活条件带来了许多启发。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格,羊比较少。另外,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些陶环,类似我们今天佩戴的手镯,这些配饰的出土也体现出我们的老祖宗在七千年前对美就有了追求了。今天博物馆的参观,把我们对仰韶文化从鱼面陶瓷的纹路这种朦胧的印象,带到了真实的文化当中,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七千年前中国古人的智慧。我在参观中留意到一句话:“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句话会在仰韶文化当中提及,也是体现了古代人的生活居住模式。通过这次的采风,在后期的黄金珠宝创作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创作出以仰韶文化为元素的作品,给广大的消费者带来比欧美更时尚的黄金珠宝饰品。
通过对仰韶文化的探寻之旅,我们发现很多的图案、色彩等方面的元素都可以应用到设计中去。我们也会穿越这七千年的文化历史,深度挖掘更加广阔的仰韶文化元素,并将与黄金珠宝首饰有效结合起来。仰韶文化的陶饰品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我们在欧洲看到的早期首饰多是金属的饰品。我们也会通过仰韶文化的这个特点,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珠宝首饰中。从企业的角度去看仰韶文化,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设计上的新启发?哪一种仰韶文化的特点可以运用到产品创造中去?
我在参观中看到了一些文字的雏形,很多陶罐上的符号其实都是文字的雏形。我觉得我们在做首饰中也可以加上很多文字的符号进去,也是能够跟我们一些很抽象的形象结合,做出更好的作品。
仰韶文化中有很多内涵,但这些符号不仅具有了历史感,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这些符号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二次创作,与我们的现代工艺相结合,可以创造很多具有文化内涵的珠宝首饰。我们一直以来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工艺的结合,接下来会继续秉承这个思路去开发新的产品,将传统的技术和艺术完美的结合。现在,珠宝设计的同质化已经很严重。从教学的角度看,应该如何通过仰韶文化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设计?
这里是仰韶文化的发源地,可能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人面鱼纹的图案的彩陶罐。其实今天参观之后,我们都可以从其它图案上挖掘到更深的文化,并将之应用到首饰设计当中。我们在讲首饰概论中,仰韶文化也是重点。通过了解仰韶文化,将传统的文化应用到当代的设计当中,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有必要对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如果在课堂之余有机会直观地接触到这个文化,和书本上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制作首饰设计的时候,会首先让学生搜集这些素材,然后站在文化的基础上,再跟首饰设计相结合。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我们相信,经过这样早期人类文明的洗礼,从起初的认识到深度的认知,循序渐进地发展下去,可以为我们的学生带来更多设计上的元素,做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黄金珠宝首饰,同时,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从而不会为市场经济所钳制,随波逐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