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中的上塘珠宝城

2017-06-15

文/本刊记者 郭士军

上塘珠宝城内景。


从“盐碱地”到“金银滩”,从最初的小规模生产模具、推销银饰,到拥有福建名牌产品9个、著名商标7个、知名商标12个、国家专利80多项,上塘地区银饰产业经历了20多年时间的发展和积淀,极大地提升了珠宝城的品牌效应,先后获得了“中国银饰之乡”“中国银饰城”“福建省特色商业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已经成为继深圳、义乌之后,全国第三大银饰交易市场、海峡西岸最大的金银珠宝集散地。

“五吨白银进,五吨白银出”

上塘珠宝城是近年来莆田市秀屿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的“五大工业园区”平台之一,是一个集珠宝设计、生产、贸易与展示于一体的专业性工业园区。园区总占地面积1588亩,产业规划分为珠宝加工区和珠宝贸易区,其中,珠宝加工区拥有169家生产加工企业(含80家规上企业);珠宝商贸区暨珠宝交易中心一期占地56亩,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现有商户近200家。


上世纪90年代初,上塘人从推销金银首饰和模具开始,逐步积累了资金、技术和经验,在上塘初步形成“珠宝一条街”,主要从事金银制品、人造宝石、首饰工具的加工和销售,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新世纪初,上塘村抓住历史机遇,把村里的废转盐田开发成金银首饰交易市场,使原有的废弃盐田变成远近闻名的“金银滩”;2006年起,秀屿区委区政府决定利用周边1500多亩的废转盐田,建设一个专业性的工业园区——上塘珠宝城,引导家庭作坊逐步入驻园区,实现从个体户向公司发展的重大转变。自此,上塘珠宝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目前,上塘珠宝城主要的经营品类是传统银饰、玉石、金镶玉、包装等品类。2016年,上塘珠宝城交易量为70多亿元。


据上塘珠宝城管委会主任许金坤介绍,上塘珠宝城银饰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已形成四大特色产业和一批代表性企业:一是以七度珠宝、雪峰银饰、金海湾首饰为龙头的银饰生产加工企业;二是以泰扬工艺品为龙头的寿山石、玉石雕刻加工企业;三是以伊莱特珠宝为龙头的金镶玉生产加工企业;四是以亚通珠宝首饰包装牵头的珠宝首饰配套加工企业。


传统白银饰品生产加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上塘白银原材料交易行业的发展壮大。“五吨白银进,五吨白银出”便是上塘银饰行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同时,上塘珠宝城是海峡西岸最大的白银原料交易市场。据悉,上塘从事白银原材料交易的商家有5家,日均交易规模均稳定在4至5吨左右。

提质增效 电商孵化产业应运而生

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努力实现行业提质增效。2015年,莆田秀屿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发展战略,全面启动上塘珠宝城“互联网+珠宝”发展战略,把电子商务发展做为推进上塘珠宝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充分发挥“找银网”B2B电商批发平台和“也买银”网络分销平台作为上塘珠宝电商产业孵化器的示范作用,带动上塘珠宝城产业集体转型跨越发展。


据了解,“找银网”成立于2015年,是秀屿区重点扶持发展的B2B银饰产业链电商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银饰B2B电商交易平台之一。该平台最大的亮点是实现银饰银材料线上批发对接线下批发,实现上塘银饰资源与国内二三四线城市批发商对接。2015年,“找银网”成功对接阿里巴巴中国质造·淘金山聚银矿活动,累计实现交易额4.1亿元。2016年,“找银网”平台实现交易额16亿元。


“也买银”通过整合上塘现有的珠宝产业资源,打通上中下游产业链,最终实现B2C一站式产品采购供应。据了解,该平台有三大特色:一是整合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专注为广大电商(淘宝、微商)中小卖家提供产品拍摄、选品配货、产品包装、物流代发及其配套服务,一站式实现数据对接网店、零库存备货和代发货;二是精准定位,提供大数据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当前市场潮流风向,组织线下几万名电商会员定期举办活动,实行统一定价和集中打造爆款新品,既提高了银饰生产批发企业的产品利润率,又保障了淘宝卖家的利润,避免陷入压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三是清销库存,实现合作共赢。定期组织会员参加聚划算等团购活动,帮助厂家清销库存,从而盘活企业现金回流,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实现产销合作共赢。2015年,“也买银”实现交易额1025万元;2016年实现交易额4000万元。

规划建设 努力实现年200亿元交易规模

相对于深圳水贝、海丰等地的珠宝市场,莆田上塘珠宝城优势略显不足。首先是上塘银饰珠宝企业是以传统的代工、批发为主,定位较低。同时,上塘珠宝城生产加工比例比重小、创新能力尚不足,在自主研发设计、对工艺技术要求更高的产品生产等方面,与外地市场竞争有一定差距。


据许金坤介绍,未来几年,上塘珠宝城将继续秉承创新转型的发展思路,规划布局建设上塘珠宝城二期,深耕传统银饰市场,持续引进金镶玉、玉石等品类及模具等配套设施,力争在规划完成后实现每年200亿元以上的交易规模。

许金坤说,目前上塘珠宝城内的金镶玉企业有十多家,上塘珠宝城已经另设130亩(8.67万平方米)专业地域,兴建了金镶玉现代化标准厂房,为金镶玉企业长久落户上塘作重要铺垫和保障。目前,上塘珠宝城正在整合资源、鼓励玉石企业入驻。“政府将在租金、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给予企业优惠的租金、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入驻。”他说。


据了解,银都金银产业园是上塘珠宝城园区珠宝产业重点配套工业生产项目,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00多亩、建筑总面积16万多平方米,组团80多家金银珠宝生产加工企业入驻。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底全面竣工投产,旨在打造集生产、设计、贸易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珠宝生产加工基地。


在上塘珠宝城规划实现年200多亿元以上交易的“盘子”里,许金坤介绍到,上塘珠宝城将在传统银饰、玉石、金镶玉、饰品以及模具等配套设施等方面下工夫,努力推动上塘珠宝城在转型升级中把握新的机遇,助力珠宝城华丽转身。


END


相关阅读